【閱讀現場 X 一本書店】

Miru/在綠川,橋上的說書人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從去年(2018)的3月開始到11月,一本書店前面的綠川工程期終於結束完工了。 這段綠川數十年來如舊地沒有改變過,堤岸規模是日本時代建立的,用卵石壘疊、用水泥固著,河床底部也是大小卵石。這個工程會如何改變,居民深感惶恐,而這份惶恐是來自對綠川的愛。住在這裡的人民知道,綠川最美的是遺世獨立的寂靜感。每天走過綠川小巷,大馬路上的車流旋即隔離在外,隨即而來的是樹、風聲、鳥鳴、水流聲,這份景致多年來從未改變過。

當工程消息一露出,擔憂就開始了。這幾年台中市政府整治柳川、改造綠川,所得來的是水泥觀光化的結果,吸引了打卡拍照人潮前來,也形成了以曝光度作為政績的表現指標。工程說明會開了兩次,都是在居民不太清楚的狀況下展開,後來負責設計的姜樂靜建築師自主舉辦公聽會、投信箱邀請了沿岸住戶,在社區公園聆聽居民的意見,不管是在地居民或是曾經在這裡成長的人們都來參與了。他們表達了不願成為觀光打卡點、不願破壞這裡的寧靜老樹氛圍。半年多後,這段完工的綠川用的是木結構造橋,並且保留原本的每棵樹,展顯出明朗開闊,居民大多滿意這個改變,但我們也在慢慢適應著這個改變,期待這裡有甚麼連結與相遇。 因為一本書店在綠川旁,建築師設計了橫跨綠川的書橋,上面安置了幾個書櫃,也有座椅可以放空凝望流水,舒緩的吹吹風。

書櫃的設置在台中市屢見不鮮,許多地方都有漂書站,也有書席設置,但這些大筆經費製作的特殊造型書櫃,常常淪落到被民眾放置家裡「不要的書」,這樣的分享的意義已經不美好。每次經過這些地方,都對櫃子裡的書感到哀傷,但也無法改善。

過去書店也接收到書席的活動邀請,這樣一次性地把書放上去,最後都淪為許多人來搶這些活動預算購買擺上去的書,沒過多少時日又被民眾放置家裡「不要的書」。我婉拒了這樣的活動邀請,也認真寫了一個「說書人」的提案企劃,遞交給主辦單位。真心想推廣閱讀的單位,是不是能真心來做這件事⋯⋯當然這個企畫也是默默沉入大海、無聲無息。 橋上的書櫃剛剛完成,一本書店準備了一些舊書擺上去,但還沒擺上去之前櫃子裡就被塞滿選舉廣告傳單,在整理時只是感受到這些選舉人的私心,這是公共空間,書櫃與書橋的意義不用多說,是很清楚的。

書擺上去之後,馬上就開始有人取走、有人放入,書也經常維持在不少數量是「不要的書」。因此我們得繼續整理,補上一些書或是淘汰一些書。做著這些事情時,想起那個沉入大海的「說書人」提案企劃,這個計畫冥冥中又回到自己手上,那就自己去執行看看吧。 因此「在綠川,橋上的說書人」粉絲專頁成立了,我在腦海裡、電腦中搜尋誰可以來說書。這個計畫沒有任何公部門的經費,在書店收入有限的情況下也沒有能力提列預算,可以邀請誰來、什麼樣的人願意在沒有任何費用下,來引領大家走入書的美好?

我相信老天會賦予天使到來。

第一位天使說書人是小海,她選的書是我們都很喜愛的《聆聽寂靜》,我希望人們知道這段綠川最珍貴的是「寂靜感」,每個來到綠川的人都能緩下腳步、收起打卡拍照的手機,細細感受這個場域帶來的感官之美。在橋上說書時,小海要大家閉起眼睛呼吸,緩緩放開感官的觸發,夕陽西下時,陽光從遠方照到書橋上暖暖的,整個活動結束時大家都不捨的繼續坐在橋上看書。我從沒想過在戶外說書的魅力,會因為大樹、流水而如此不同。

第二位天使說書人是淑垣,她帶來了一本《青春追憶》,從前曾流行去梨山採水果打工,躺在書橋上涼風徐徐吹來,浸潤在回憶裡,再看看現在的台中,這是淑垣特地為台中這個城市、為綠川所說的書。聊畢餘韻不散,淑垣為我們預告:她要來橋上為孩子說書,我們既興奮又期待下次的約定。

第三場是一場冬至的音樂朗讀會,由設計綠川書橋的姜樂靜建築師邀請吉他演奏家吳建南前來。整個下午用手工縫好詩本,晚上開始在橋上演奏吉他與朗讀和鳴,好幾位朋友輪番接替朗讀。這個夜晚,感染的氣氛真是美好極了,朗讀結束後不少人依依不捨的流連。

第四場說書人是張明純,她在16年前為短短2、300公尺的綠川做了一本《綠色珍珠鍊》書,16年後她在綠川上回憶這件事。這天來了很多想了解台中過去的民眾,明純不知道16年後還能從倉庫挖出一些書,就把賣書的費用捐給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作為空汙與綠能議題的基金。說書結束後,明純沿著綠川帶大家走了一趟沿岸,介紹過去的訪調與綠川故事。

第五場是淑垣依約而來為孩子說書,在場的人被不可思議地深深觸動。由繪本《為你取個名字》開始,每個人都為自己命名,並且朗讀詩句。邀請命名為樹葉的女孩上前,大家為她畫了一幅小炭筆畫,擁抱後送給她。端坐在橋邊的小狗也參與整個過程,我們的眼眶一陣一陣發熱,也在朗讀觸發下落淚。好幾天後我們仍然回想著這個下午,真是全世界最美的下午。 有個朋友告訴我:橋是能量特別的場域。這裡的流水與大樹,帶來如此豐富的每一位說書人。

而我想到,這段綠川或是這座書橋,該為這個場域帶來什麼?如果可以,願意是如此美好的感染繼續下去。綠川完工3個月後,青草長出來了,小白鷺也回來了,駐足綠川小小停留。每天居住在此的鄰居們,自動的打掃沿岸步道與書橋。 如果你願意「分享」閱讀,請放上書箱;讓豐足你心靈的書,能找到下一個浸潤的心靈,而不是淘汰「不要的書」。

如果你覺得綠川真美,也請帶走手上的垃圾。

願所有來到綠川的人,都能感受到這份珍貴的寂靜感,也共同守護這份寂靜。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