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電子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首頁
最新
深度專題
我的閱讀
選單
專
題
被攝影占領的城市
黃世澤/不服從的影像:2025亞爾國際攝影節現場觀察與省思
2025.7.19
專
題
創影者言
林肇圀/封閉的門窗,點亮的記憶:桃園航空城內的變遷居所
2025.9.13
專
題
藝術公民
Kaya L/戳破「國王的新衣」:以身體血肉抗爭的泰國藝術家Ramil
2025.8.30
專
題
攝影節觀察
沈裕融/時延的顯影術:從Photo ONE參選作品,看見記憶、場域與媒介的潛像
2025.8.24
專
題
攝影節觀察
侯鵬暉/不只是評選──Portfolio Review如何成為從在地出發、向國際對話的影像節實驗?
2025.8.24
專
題
攝影書摘
追濁水溪的精神性──莊瑞琳專訪《追一條溪》許震唐
2025.8.9
專
題
被攝影占領的城市
黃世澤/不服從的影像:2025亞爾國際攝影節現場觀察與省思
2025.7.19
專
題
創影者言
林肇圀/封閉的門窗,點亮的記憶:桃園航空城內的變遷居所
2025.9.13
1
2
3
4
5
6
巫致潔/下一個天亮與撕不掉的標籤──他們是青年,也是無家者
夜裡至拂曉,或坐或躺於台北車站、地下街、西門町網咖及萬華巷弄,在嚕米、OA、小潘年輕的面容下,已經歷逃家、勞動剝削等生命的頓挫。在NGO協助下,他們找到某種生存與喘息的平衡,但在社會上仍有難以撕去的標籤⋯⋯
2025.7.12
小廖與阿美的沖印歲月,還有我的攝影家三叔公:李鳴鵰
小廖在手工暗房,阿美在放相時,李鳴鵰在做什麼?「你三叔公每天早上都要我送一根油條給他。」小廖口中的三叔,像是給了李鳴鵰一種人設──要求準時、盡責、不攀關係、細心。那麼其他人眼中的李鳴鵰呢?
2025.6.27
詹育杰/上帝之眼、戰爭宣傳與玩家視角,無人機影像如何改變對戰爭的理解與想像?
不只當代戰爭策略,戰爭的「再現」也正因為無人機空拍而迅速改變。它讓前線後方的平民百姓,將自己投射到正在發生的戰事中;媒體上傳播的無人機拍攝影像,則以新的方式講述戰爭敘事,遠離了或英雄或悲壯的戰爭幻想。
2025.6.21
【圖輯】專注與無畏──超越年齡界限的競技
陰錯陽差,台灣意外成為亞洲第一個舉辦世壯運的國家。雖然賽事執行上有所不足,年過30站上賽場的的選手們,即時落敗後也多少有沮喪、失落與淚水,只有完賽後滿臉笑容地感謝場地、感謝觀眾與感謝對手⋯⋯
2025.5.30
更多文章
看見改變
看見改變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