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電子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首頁
最新
深度專題
我的閱讀
選單
專
題
《報導者》攝影工作坊
蔡昕曄/不只是娃娃:BJD「娃爸」、「娃媽」的情感與認同
2025.4.26
專
題
精選書摘
小廖與阿美的沖印歲月,還有我的攝影家三叔公:李鳴鵰
2025.6.27
專
題
史觀影像
詹育杰/上帝之眼、戰爭宣傳與玩家視角,無人機影像如何改變對戰爭的理解與想像?
2025.6.21
專
題
2025世界壯年運動會
【圖輯】專注與無畏──超越年齡界限的競技
2025.5.30
專
題
攝影評論
汪正翔/「照片」還是「影像」?《時代劇場》如何定義當代攝影的疆界?
2025.5.17
專
題
圖文故事
唐佐欣/在「藥」與「愛」的漩渦中:他們在朝露農場尋找光的方向
2025.5.10
專
題
《報導者》攝影工作坊
蔡昕曄/不只是娃娃:BJD「娃爸」、「娃媽」的情感與認同
2025.4.26
專
題
精選書摘
小廖與阿美的沖印歲月,還有我的攝影家三叔公:李鳴鵰
2025.6.27
1
2
3
4
5
6
2025世界新聞攝影獎:年度圖片的背後故事,以及評審視角中的影像選擇觀察
「這張平靜的照片,響亮地道出了不只是男孩的故事,更是戰爭對下一代更廣闊的影響。我們對攝影師感到無盡感激,她願意承擔個人風險與情緒代價,將這些故事記錄下來,讓我們有機會理解、同情,並受啟發去行動。」
2025.4.16
不是為了觀眾,而是為了存在本身──專訪攝影藝術家黃迦談《Silence Is Speaking》
緣起於2018年報導者的一篇報導,黃迦從法國里昂回到台東,與一對自閉症兄弟展開為期半年的共創計畫。「我被他們不用培訓,原始的、無限的東西吸引。我覺得他們的生命裡有自己的一套系統,不為觀者存在,卻充滿了美感。」
2025.4.5
王建勳/盛場.家族:一場關於「故鄉」的探尋
童年隨著北漂父母在台北經歷「城市遊牧」歲月,攝影師王建勳心中對於「故鄉」的定義始終困惑。為了追尋解答,他回到父親成長的台南中西區沙卡里巴,將老市場的那時與此刻交疊相印成家族史的影像紀錄⋯⋯
2025.3.15
沈昭良/暗夜幽光:威權歷史遺址的空間書寫
台灣有許多建築承載著過往威權時代的幽暗記憶,它們曾是權力運作的場域,也是無數生命被壓抑、掙扎的見證。攝影師沈昭良走進安康接待室與新店軍人監獄,以空間書寫捕捉建築的痕跡與氛圍,企圖更趨近歷史與真相。
2025.3.1
更多文章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