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宏興遠洋喋血案十年
人權和獲利能否兩全?改善船艙起居、Wi-Fi通訊,新一代遠洋漁船的改革動力和阻力
2023年10月24日,位於屏東縣東港鎮的健富造船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船塢內停放著數艘建造中的新船。去年的同一天,台灣首艘「人權漁船」就從這廠房中完工、啟航。(攝影/楊子磊)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2022年10月24日,台灣第一艘依循國際漁業公約打造的漁船從東港啟航,乘載年輕船東和人權團體的期待,他們試圖推翻血淚海鮮之名。

但實際作業一年後,這艘人權漁船卻被部分業者認為成本過高、缺乏效率,讓改革成為港邊禁忌的話題。一群自願改善漁工起居空間、開放漁工自由使用Wi-Fi的船東,會被同業反問:「你為什麼要做?」

《報導者》團隊走訪屏東東港漁港和高雄前鎮漁港,看見受燃料飆漲、魚價下滑雙重打擊影響中,兼顧人權讓船東遭遇哪些挑戰?而在漁業寒冬中繼續投資、改善漁工人權的船東,是否能在質疑聲浪中堅持下來?

屏東健富造船「第三代」接班人曾譯霆的電話響個不停,前腳剛確認訂單進度,轉身又騎上電動機車,在廠區裡奔波盤點鋼材數量。31歲的他接手家業不久,6年前才從澳洲攻讀船舶設計、工程管理歸國,曾譯霆正渴望證明自己,也想讓孕育他成長的台灣遠洋漁業注入新血。

此刻產線上至少3艘漁船正在動工,曾譯霆驕傲說著:「每艘的設備都符合國際漁業公約。」但回到辦公室,一翻開旗下船隊的漁獲報表,曾譯霆的表情轉為苦笑──報表上漁獲量最差的漁船就是「健元銘88號」,自去年底(2022)首航至今,捕魚表現始終落後其他船隻。

健元銘88號由曾譯霆一手打造,是台灣第一艘依照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C188漁業工作公約
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LO)於2007年頒布,2017年實施的國際公約,內容詳細規範漁船勞動環境,盼提升船員生活品質,減少因疲勞導致的海上意外。目前全球共18國簽署公約,包含台灣漁船經常停靠的阿根廷、南非、泰國等;台灣不屬於聯合國會員,無法簽署公約,目前正主動配合公約內容,避免遭此18國制裁。
」(ILO-C188)設計的新建漁船,曾譯霆原本想靠它向父親證明「人權和營收得以兩全」。然而一年過去,不少長輩仍把它視為賠錢貨。
全東港都在看第一個起跑者的「成績」
Fill 1
健富造船工業總經理曾譯霆背負家族期待,受過西方教育的他認為,遵守國際的漁業配額與人權要求,是台灣遠洋漁業唯一的活路。(攝影/楊子磊)
健富造船工業總經理曾譯霆背負家族期待,受過西方教育的他認為,遵守國際的漁業配額與人權要求,是台灣遠洋漁業唯一的活路。(攝影/楊子磊)

台灣有1,102艘遠洋漁船,其中持續在運作者約8成,除了500噸到千噸的大型遠洋漁船外,中小型的船隻內部過往由於船艙空間有限,多數船東選擇犧牲船員舒適度,主要的空間讓渡給存放漁獲、物資的漁倉。在這種限制下,曾譯霆形容,「船隻就像一棟無法擴建的公寓,只能更改裡面的結構和擺設,硬擠出地方放家具。」

但C188公約首重漁工生活舒適度。為了讓健元銘88號達到公約標準,曾譯霆將同級漁船可硬塞20人的大通鋪拆成多個2人及4人房,加裝冷氣、書桌,新設獨立用餐區及附帶熱水器的浴室,還開放漁工定期使用Wi-Fi上網。

在一艘體積固定的船上擴大船員起居空間,倉庫空間當然被迫減少。遠洋漁船離開台灣動輒半年以上,期間會前往不同國家的港口卸漁貨、補給飲食,同級船半年內只需靠岸2次,健元銘88號裝不下太多貨物,半年得回港3次,「多跑這一趟的油料錢,至少200萬在燒,」曾譯霆說,對其他船東而言,這是破天荒做法。

把通鋪改為正規寢室後,健元銘88號可容納的船員人數也少於同級船2至5人,在1名台籍船長、1名台籍輪機長之外,目前僅13名印尼籍漁工輪班,嚴重影響作業人力。曾有長輩問曾譯霆,「人少怎麼抓魚?沒人輪班就看著魚跑掉嗎?不要把外國那套帶回來。」

Fill 1
健元銘88號船艙內部的臥鋪,雖仍比陸地狹小許多,卻已是台灣中小型漁船史無前例的舒適。(圖片提供/曾譯霆)
健元銘88號船艙內部的臥鋪,雖仍比陸地狹小許多,卻已是台灣中小型漁船史無前例的舒適。(圖片提供/曾譯霆)
總重198噸、船長33公尺,屬於「CT5」級
100噸以上,未滿200噸之漁船。
的健元銘88號和同級船價差約3至500萬,同級船平均6到7年回本,曾譯霆原先預估健元銘88號「大概要花9年」,結果出海後的作業成本遠高於預期,「最近一算發現不虧錢就要偷笑了,回本,暫時沒有去想啦。」

身兼造船廠總經理、遠洋漁業船隊船東兩種身分,曾譯霆不諱言:

「整個東港很多長輩在看,我當然會怕這艘船失敗,反而象徵台灣做不到永續漁業。」

雄厚家底既是健元銘88號得以完工的最大本錢,也成他的壓力來源。即便如此,曾譯霆仍未想過放棄。留學澳洲海事學院期間,他在課堂上不斷聽到國際公約的重要性:

「如果違法賣不出去的話,捕到魚又有甚麼用?」
業者苦嘆:改革是有錢人才能承擔的風險

C188公約自2017年上路至今,已有阿根廷、南非、泰國等18國簽署;雖然台灣不屬於聯合國會員,農委會(現為農業部)及交通部仍在2020年踏出第一步,「規定」所有新造船隻都得符合C188公約,「鼓勵」舊船以C188標準改造,避免台灣船停靠公約國時遭檢舉。

但在2022年健元銘88號下水之前,沒有任何一艘新船通過交通部航港局的C188認證,僅有少數船東願意配合改造舊船。

南部一位60多歲船東受訪時說的直白:「有錢人才能承擔投資風險。」

景氣寒冬加上出海成本,是政府推動漁業轉型的最大阻力,讓改革成了在屏東東港、高雄前鎮等漁業重鎮的禁忌話題。

另一名從事漁工仲介、也投資遠洋船隊近30年的陳姓業者說,「漁業成本只能粗估,難以精算」,每天的國際燃油價格、魚貨收購價都會波動,若出海運氣不好碰到暴風,一趟6天航程變10天,中間得多燒4天無謂的油價和工錢,抵達漁場再擔心抓不到魚,回港後害怕違規被罰錢。

陳姓業者透露,許多船東深陷財務槓桿,然而國際原油料飆漲、日本收購鮪魚的價格下滑,當營收減少後,「船東只知道要賣更多魚賺錢,結果配額
為避免海洋生態系遭破壞,全球海域由多個國際漁業管理組織訂立各國捕撈量,如印度洋鮪魚委員會(IOTC)規定台灣在2024年的捕撈上限為11,488公噸,漁業署會再將此額度分配給各漁船,並嚴格監督,避免過度捕撈遭國際制裁。
又比以前嚴格,惡性循換下就是不斷虧損。」

「船東觀念還停留在過去,知道大環境不一樣,卻改不過來,」他無奈表示,雪崩來的太突然,業者們尚未適應就被沖走了。

這場「雪崩」即是2015年10月至2019年6月那紙歐盟「黃牌」禁令,根據漁業署統計年報,禁令前一年(2014)全台遠洋漁業產值高達新台幣436億元,2019年已下滑至338億元。

衝擊至今未消,2022年產值僅回升至354億元,仍和榮景時天差地遠。陳姓業者說,船東一看到虧損,心態往往變得更保守,「每艘船背後都是好幾個家庭,倒掉的話,這些漁戶的人權呢?」他認識的同業們經常私下抱怨,現在連謀生都有困難,根本沒家底投資做永續。

仲介:船東心中比成本更深層的焦慮是「漁工太自由」
Fill 1
即使10月並非旺季,停泊東港的漁船仍比往年多,業者對我們說,今年景氣差,跑一天就賠一天,幹嘛出海?(攝影/楊子磊)
即使10月並非旺季,停泊東港的漁船仍比往年多,業者對我們說,今年景氣差,跑一天就賠一天,幹嘛出海?(攝影/楊子磊)

改造漁船未有定論,新爭議又燒進港口,今年(2023)在船東間辯論不休的話題是:「你要裝Wi-Fi給漁工用嗎?」

C188公約除了規範船上生活環境,第71條也建議各國:「船上所有漁民應能合理利用通訊設施」。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LO)頒布的另一項「強迫勞動公約」則認定,若雇主將勞工置於無法對外聯繫的「孤立」狀態,恐侵犯人權。

過去漁船若想對外聯繫,只有船長、輪機長等幹部可使用高功率的船舶無線電及衛星電話,漁工們無權碰觸。長達數個月航行期間,漁工常因孤單影響心理健康,例如2013年台灣漁船「特宏興368號」船長虐待印尼漁工,最後遭漁工殺害,其一審判決書中便揭露,漁工在「漫長、孤獨、艱苦」的遠洋航行期間「無法通訊聯絡家屬」,對身心造成巨大壓力,是悲劇主因之一。

為改善此況,漁業署2022年起推出海上Wi-Fi分享器的使用補助,分為「裝機費30萬元、通訊費每月8,000元」兩項。只是,「鼓勵改造舊船」受阻,這項政策成效也低,截至2023年年底,全台1,102艘遠洋漁船中僅96艘裝設,且主要以魷魚船為主,因為它們的漁場──英屬「福克蘭群島」海域強制規定,作業時需開啟網路。

為何連開放Wi-Fi也掀起爭議?一名長年和船東合作,為船東聘用外籍漁工的盧姓資深仲介道出船東的最深層恐懼:

「漁業蕭條已經導致他們不願投資改革了,如果現在全面開放Wi-Fi,只會雪上加霜,造成漁工的管理困難。」

盧姓仲介舉例:「漁船作業最怕漁工罷工、想家⋯⋯特別像是家裡有人過世,女朋友、老婆跑了之類的壞消息。」對船東而言,這些情緒形同海上風險,所以會非常擔心開放漁工上網接觸更多資訊。

假設一名漁工心情不好執意下船,船長必須暫停全船工作,迅速把他送進最近的港口,這趟航程將消耗燃料費、食物、飲水,影響更大的是期間無法捕魚。「可是我們能不送嗎?如果漁工在大海上胡思亂想,最後撐不住,衝動傷人或輕生了,誰來負責?」盧姓仲介說。

渴望通訊的漁工,排隊跳槽去人權船

一名率先安裝漁船Wi-Fi的業者,「滿福財168號」船東陳文省看法則不同:

「提升漁工人權乍看增加經營成本,其實降低了漁工身心失調衍生的風險。」
陳文省會定期開放漁工使用Wi-Fi,不限流量和用途,讓漁工舒緩工作後的煩悶心情。相較健元銘88號為新造船,陳文省經營的CT4級
50噸以上,未滿100噸之漁船。
「滿福財168號」則是台灣鮪延繩釣協會(小釣協會)會員中,第一艘完成C188公約「改造」,並供外籍漁工免費上網的船隻。

依每艘船加工使用的材料、硬體等級不同,陳文省為C188公約改造舊船的成本約6至800萬元,整套Wi-Fi的年成本則落在新台幣100萬元。

由於漁業署Wi-Fi補助「必須單次買斷設備,無法長租」、「僅可使用台灣合法廠商」限制了業者彈性,陳文省寧願自掏腰包,不去申請。他說明,每艘漁船作業的海域不同,無線網路又極度容易受天氣干擾,「多試用幾家」才能確定是否好用,「就像人在陸地上會因為功能換手機,想換電信公司,海上當然也會。」

目前滿福財168號正在印度洋遠航,船上15名印尼漁工中,11人都從疫情前跟著陳文省,他認為:「善待漁工,讓老鳥願意繼續上船的成本,遠遠低於每年重新訓練一批新船員。」不少他船漁工正等著跳槽,期待滿福財168號釋出職缺。

《報導者》團隊進一步前往東港的印尼海員同鄉聯誼會(FOSPI)採訪多名印尼船員,來台工作16年的諾菲安・庫巴朗(Nofian Kubalang)指出漁工渴望使用Wi-Fi的主因:

「確認薪資給付、聯繫家人感情、在親友突然有急難時給予協助⋯⋯不用每天都開放,至少一個月一次,讓船員們輪流使用就好。」

他曾因為無法通訊留下永遠的痛。過去在一趟長達15個月的遠洋航行中,庫巴朗始終無法連絡上家人,直到靠岸才發現自己被欠薪超過一年,妻子因此離開。

Fill 1
來台工作16年的諾菲安・庫巴朗(Nofian Kubalang),他衣服上的一段印尼文意思是:「海上的人都是兄弟」。(攝影/楊子磊)
來台工作16年的諾菲安・庫巴朗(Nofian Kubalang),他衣服上的一段印尼文意思是:「海上的人都是兄弟」。(攝影/楊子磊)

庫巴朗的孩子正就讀國中,每當他回到陸地上,兩人便會24小時開著視訊,即使當下都沒空回應也無訪,他們只想感受「我們正在一起」。另一位漁工Alle(化名)的船東為漁船安裝Wi-Fi,被其他業者責難這位船東「做太多」,但Alle的印尼同鄉經常問他:「你那邊的船上還缺人嗎?」

多名印尼漁工向《報導者》侃侃而談,但當我們一提及想在港邊為他們拍照時,庫巴朗立刻提醒我們「不要離作業區太近」。庫巴朗說,業者不希望外界繼續關注Wi-Fi議題,會私下注意出沒在港邊的記者,他擔心我們一行人太醒目。

減船計畫達標慢,政府呼籲:改革無法回頭,愈早加入愈多補償

「漁獲量管制、法規加嚴,以及漁工勞權意識抬頭,都讓老一輩的船東無法適應,環境相較過去真的複雜太多。」漁業署署長張致盛接受《報導者》專訪時承認,國際壓力推動漁業署大力改革,他也瞭解眾多業者難以負擔,未來漁業署會推出以C188公約為範本的管理指引,協助有疑慮的船家轉型。

2019年歐盟對台的漁業黃牌解除,2020年台灣遠洋漁業又被美國列入《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觀察名單至今,各項衝擊迫使漁業署不斷提出新政策,多項影響至深的改革只為了一個目標「別再被制裁」。

努力過後,台灣能否在明年脫離美國「強制勞動」清單?張致盛語帶保留,「我們努力,這不是操之在我們,」只能持續向美國政府說明台灣近年有所改進。

Fill 1
面對業者哀聲連連,直呼漁業署開罰過於嚴格,漁業署署長張致盛吐露無奈:「產業要永續,總是要有人做這些事。」(攝影/楊子磊)
面對業者哀聲連連,直呼漁業署開罰過於嚴格,漁業署署長張致盛吐露無奈:「產業要永續,總是要有人做這些事。」(攝影/楊子磊)
張致盛指出,漁業署目前培訓60多名檢查員
負責在漁港檢查船隻、記錄卸魚量、訪查船員、宣導政策等工作。
監督全台遠洋漁船,已訪談台灣1,102艘遠洋漁船中的865艘。2022年起「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補助全台漁船在工作區安裝監視器,也預計將在2024年達到9成普及率,未來當國際組織質疑台灣漁船管理不當,漁業署會將錄影檔作為證據,協助業者釐清真相。

至於業者對C188公約的質疑,尤其是「倉儲量減少」等同降低漁獲量,張致盛回應,「C188是國際公約,全球漁業都會遇到相同問題,」如果台灣漁船仍堅持用自己的標準,未來遇上他國檢查,極有可能被制裁。

《報導者》於2021年專訪張致盛時,他獨家向我們揭露減船計畫──淘汰效能不佳的小型船隻。當時漁業署預計收購100噸以下的小型延繩釣船,目標是200艘,並鼓勵資本較厚的船隊業者將收購後的漁船噸位合併,小船換大船的方式來建新船。

此計畫於2023年正式編列9億預算執行,截至12月底,僅確認有32艘申請退場,離200艘距離甚遠。張致盛呼籲,台灣遠洋船隊勢必縮編,若業者愈早參與減船計畫,便可得到更多補償。

害怕貨出不去,國際壓力促業者維護生態及勞權

明年(2024)除了美國將更新「強迫勞動」製品清單,歐盟也宣告《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即將立法,各國會更細膩檢視貨物的進出口供應鏈,漁業被列為和礦業、林業同等重要的「高衝擊產業」。產業鏈上游的水產業者,以及經濟學家們都開始警告,未來出口條件只會愈加嚴格

中華經濟研究院資深副執行長顏慧欣日前在綠色和平(GreenPeace)舉辦的研討會上分析,當公權力開始介入有人權、勞權疑慮的產業時:

「他們不會直接限制你不得使用某國產品,但因為制裁而生的虧損,會讓供應鏈上游自主選擇『最符合成本效益』的答案──直接換一個供應商。」
曾被綠色和平點名、供應鏈疑涉及強迫勞動的全球前三大鮪魚貿易商「豐群水產」,如今也為迎戰國際監管做足努力。以生態為例,豐群鼓勵要求供應商通過國際海洋管理委員會(MSC)
由非政府組織「海洋管理委員會」(MSC)公布的永續供應鏈認證,分為「捕撈業認證」和「產銷供應鏈」兩項認證標準,為國際間最難申請的水產認證之一。不過本認證上路26年至今,如綠色和平等國際組織仍認為MSC須更嚴謹杜絕損害生態、強迫勞動問題。
漁業改進計畫(FIP)
由多個國際生態組織發起的倡議行動,全面要求漁船、貿易商、加工廠等上游業者,零售業、餐廳等下游買家投資漁業轉型,並以FIP為標準進行交易。所有參與FIP的業者都必須自願公開改善現有經營模式的計畫、預算、期程,並名列FisheryProgress.rog網站中,供全球NGO監督。
等水產認證。至於勞動權益,豐群水產協理江惠頌受訪時強調,若有船隻被證實涉及強迫勞動及人口販運,便會被排除於供應鏈之外。
Fill 1
豐群水產從台灣出發,如今是世界前三大鮪魚貿易公司,象徵台灣遠洋漁業的一度榮光。豐群水產協理江惠頌認為,水產商的當代任務是:成為傳統討海人與世界的橋梁。(攝影/楊子磊)
豐群水產從台灣出發,如今是世界前三大鮪魚貿易公司,象徵台灣遠洋漁業的一度榮光。豐群水產協理江惠頌認為,水產商的當代任務是:成為傳統討海人與世界的橋梁。(攝影/楊子磊)

豐群還推出漁工之聲(Worker's Voice)申訴平台,開放所有在台灣船上就業的漁工使用,不局限於豐群的下游供應商。江惠頌說明,為維護獨立性,豐群負責出資維護平台,但申訴案件全數交由第三方單位,長年在高雄維護漁工勞權的非營利組織──海員漁民服務中心(SFSC,簡稱海員中心)處理,服務上線一年半已累績231名使用者。

江惠頌點開手機向《報導者》團隊示範:當漁工連入平台後,他們可選擇匿名通報「侵犯人權」、「薪資」、「超時工作」等10種案件類型,接著填上船名或仲介名,海員中心便會進一步聯絡當事人。

視案情內容,海員中心將召集不同單位介入,並全程協助協調。江惠頌舉例,2022年有11名同船的印尼船員申訴船東欠發半年薪資,海員中心追查發現船東手頭現金不足,接著聯絡該船所屬的同業公會、漁業署,最後成功要求業者提撥寄放在漁業署的執業保證金,先全額償還漁工,海員中心再協助漁工轉船或遣返。

來自國際組織的監督推動政府修法,影響了水產公司,壓力成功再傳到第一線業者身上,如陳文省便參加了多個國際生態組織推行的漁業改進計畫(FIP),近期也正申請MSC認證,所有努力都是為了讓漁獲「出得去」。

被海養育的孩子,拒絕重蹈覆轍
「30年前在漁船上,我必須跪著才能爬進船艙,那個辛苦是常人無法想像,我不想讓年輕人體會一樣的痛。」

今年53歲的陳文省身為船隊經營者,他關注漁業轉型的原因既出自商業考量,年輕時跑船留下的創傷,也驅使他改善漁船設備。

陳文省曾經只是個「人力資源」,待過伙房、甲板、輪機,從黏滿陰蝨的水手通舖逐漸爬進船長室,最後掌握自己人生的舵,他理解被當成物品的感受。

曾譯霆也總用這段話說服長輩:

「盈利減少是未來趨勢,時代不同了,每一國業者都必須配合才能繼續經營。」

如果台灣又遇到國際制裁,「大家就會一起垮掉,一定要團結,要有人嘗試,」曾譯霆堅定地表示。

Fill 1
位於屏東縣的健富造船工業,辦公室內放著一幅健元銘88號的素描。(攝影/楊子磊)
位於屏東縣的健富造船工業,辦公室內放著一幅健元銘88號的素描。(攝影/楊子磊)

回本時間未知,以C188公約為名的健元銘88號至少發揮另一項作用──技師們正以它為鑑,繼續修改圖紙,後續船艦設計已在人員起居和倉儲間稍取平衡;自家有造船廠的曾譯霆也陸續收到同業船東發來訂單,全都是採C188公約的標準建造。

2022年10月24日,健元銘88號在鞭炮聲中展開首航,緩緩駛出它的故鄉──東港。在曾譯霆的印象中,記者通常只為黑鮪魚季、王船祭兩大地方盛事而來,當天攝影機卻架滿港邊搶拍這艘「台灣之光」,連人權團體都稱之「人權漁船」。

這畫面成為曾譯霆的動力,即使老一輩討海人質疑不斷,他仍想相信自己做對了。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