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傳真

如果發生核災──我們將失去眼前的美好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Fill 1
反核遊行
台北反核遊行,人物肖像,吳怡儒(左)與大寶。(攝影/余志偉)
Fill 1
反核遊行
2016台北反核遊行,人物肖像,李宏濬。(攝影/余志偉)
Fill 1
反核遊行
2016台北反核遊行,人物肖像,台灣香蕉熊。(攝影/余志偉)
Fill 1
反核遊行
2016台北反核遊行,人物肖像,大寶(左)與惠雯。(攝影/余志偉)
Fill 1
反核遊行
2016台北反核遊行,人物肖像,吳岳(左)與蘭嶼居民。(攝影/余志偉)
Fill 1
反核遊行
2016台北反核遊行,人物肖像,蔡尚文。(攝影/余志偉)
Fill 1
反核遊行
2016台北反核遊行,人物肖像,林玥彣。(攝影/余志偉)
Fill 1
反核遊行
2016台北反核遊行,人物肖像,林玥杏。(攝影/余志偉)
Fill 1
反核遊行
2016台北反核遊行,人物肖像,音地大帝。(攝影/余志偉)
Fill 1
反核遊行
2016台北反核遊行,人物肖像,福祿猴。(攝影/余志偉)

深度求真 眾聲同行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今年是《報導者》成立十週年,請支持我們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度過下一個十年的挑戰。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我們十歲了!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

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報導者十歲了!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