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就能散布別人裸照,誰讓加害者有恃無恐?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你曾經在網路上轉發過,或不小心看到他人外流的裸照、性行為影片嗎?

對2000年代初期有記憶的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可能是璩美鳳事件,又或者,你想起的是2008年的陳冠希事件。無論哪一件,牽涉到的當事人其實都是「復仇式色情」(Revenge Porn)的被害人,且隨著社群網站、通訊軟體日益發達,有愈來愈多人受害,私密資料外洩的風險也無處不在,iCloud可以同步備份到雲端、密碼可能被破解,刪除的檔案也能被復原⋯⋯

什麼是復仇式色情?

又名為色情報復(Revenge Porn),意即「未經同意散布他人性私密影像」,如裸照或性行為影片。一般發生在情侶、配偶之間,也許是雙方關係絕裂後,持有性私密影像的一方基於威脅、報復、毀損名譽、破壞人際關係等目的,故意將對方的影像散布給親友、陌生人或上傳至色情網站等。

但就如璩美鳳、陳冠希事件,以及2014年美國好萊塢女星裸照被駭取事件,加害人也不限於伴侶,還包括偷拍者、駭客,或藉機侵占被害人電腦、手機資料的人。而李宗瑞事件所牽涉的,甚至是被害人遭強暴的影像。

復仇式色情有多氾濫?長期關注此議題的婦女救援基金會(婦援會)研發部組長張凱強指出,這類事件目前沒有特定的主管機關,因此沒有統計,但婦援會從2012年起土法煉鋼,每次看到新聞報導就存檔、分析,觀察到2012年有24件相關新聞,數字一路成長,2016年有243件。

從2015年開始,婦援會架設「裸照外流不是你的錯」網站以來,更陸續接獲161位被害人前來求助,大部分是女性,只有2、3位是男性,其中有34%是加害人非法取得影像,48%是雙方合意拍攝或被害人自拍傳給對方,但加害人未經對方許可,故意外流。最驚人的是,年齡最小的被害人和加害人都只有12歲。

值得注意的是,「拍攝性私密影像」的行為並不罕見,根據婦援會今年中旬在網路上發放並回收的1,138份有效問卷結果,有48.74%的男性曾拍攝過性私密影像,也有38.83%的女性拍攝過性私密影像。至於拍攝原因,近8成受訪者表示是為了增加與伴侶、性行為對象或網友間的情趣,其餘則是應對方要求難以拒絕,或遭偷拍、視訊被側錄或在暴力脅迫下拍攝,女性被偷拍比例高於男性。

那麼,若影像被惡意散布,這類案件最後都走向什麼結果呢?是不是報案就好了?

司法途徑不友善,被害人保護少
Fill 1
色情報復
(攝影/林佑恩)

事實上,選擇進入司法途徑的被害人非常少。張凱強表示,絕大多數被害人都害怕讓家人知道,擔心如果報案了,相關的司法文書會寄到家裡,加上要打官司就要蒐集證據,例如影像已經被上傳到上千個色情網站,被害人就要一個一個去蒐集被散布的畫面,每一次的蒐集都是不斷加深傷害和羞辱,要能跨越這樣的傷痛才能到警局報案。

「而且在我們服務的經驗裡,超過40%的報案被害人遇過不適當的求助經驗,曾有第一線的警方人員認為只是男女朋友吵架,不願受理,或說『誰叫你當初要拍?』甚至建議換個帳號不要看就好了。他們畢竟也有迷思,就覺得被害人本身也有責任,而進一步去偵查庭或法院時,檢察官也不見得是婦幼專組的,對這種犯罪不見得有sense,有些檢察官覺得和解就好,就可以簽結了。」

所謂「婦幼專組」是每一個地檢署都有的組別,有一定人數的檢察官隸屬其下,他們要定期接受訓練、講習與督導,處理性侵害、違反《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及家暴案件,其中牽涉到很多保護被害人的技巧,例如性侵害案件有「減少重複陳述」原則,也有與被告隔離訊問等規定。然而,「未經同意散布他人私密影像」目前不被當作性犯罪,不一定會給婦幼專組處理。

台北地檢署婦幼專組檢察官張靜薰受訪時提到,確實有些檢察官的觀點不一樣,曾有一位男性檢察官認為被害人的照片「有藝術價值」,被散布也不會怎麼樣。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黃珮瑜也指出,有些檢察官劈頭先問被害人,「你為什麼要拍,不拍不就沒事了?」或「你要不要和解?」更不一定能意識到隨著處理時間愈拉愈長,影像持續在散布中。

但就檢察官的職權,如果有夠高的敏感度,其實可以在第一時間防堵傷害擴大。張靜薰談起她自身處理過的案件,「一個不到14歲的小女生玩網路遊戲,男的是30幾歲的成年人,他們在網路上變成男女朋友關係,都沒見過面,男的開始要求她『如果愛我,就要傳照片,性器官或自慰等』,女生傳給他,他收藏下來,有天男的突然要求她發生性行為,否則散布照片。」

女孩一方面恐懼被散布照片,一方面恐懼家人知道,只好偷偷離家赴約,最後是父親發現、報案。張靜薰接到案件後,第一個想到的是要攔截加害者持有的影像,於是連夜聲請搜索票、拘票等,在承辦員警配合下,終於把對方的手機扣了下來,這個案子最終以加重強制性交罪判刑。

散布他人裸照,易科罰金6萬就沒事?

在這個案件裡,影像尚未散布就被阻止了,但更多的案件不是如此,法律上又是怎麼回應這樣的行為?私密影像被人任意散布、觀覽,一般人直覺是隱私權受到侵害,但細觀《刑法》第28章〈妨害秘密罪〉,規範的是擅自拆閱他人信件或偷拍一類,也就是說,只要當初是合意拍攝,就不涉及妨害秘密罪,只能用「散布猥褻物品罪」來處理。

張靜薰也整理北檢近5年來碰過至少70起色情報復案後指出,除非涉及威脅才有恐嚇罪、涉及偷拍有妨害秘密罪、涉及強拍有強制罪,或者像她遇過的一個案例,加害人將被害人的裸照張貼至色情網站,並自行編造故事說她要援交,更公布被害人的電話,這樣就還涉及《個資法》的問題,以及「行使偽造準私文書」。但若加害人跳過威脅步驟,純粹就是直接把影像散布出去,這個影像當初又是合意拍攝的,反而只有散布猥褻物品罪可以論處。

以「散布猥褻物品罪」論處有何不妥?黃珮瑜解釋說,第一個是法益
法律上所保護的利益。
問題,它並不是保護被害人的隱私權,反而把被害人的照片當成「猥褻物品」,保護的對象是「公共秩序、善良風俗」。且這樣一來,加害人的刑度大多很輕,黃珮瑜說,她目前看過的判例都在2個月以下徒刑,也就是可以易科罰金,一天1千塊。

「那對加害人來說,付得了錢就ok啊!我們也根本沒辦法強制加害人一定要簽切結書說不再散布影像,已經散布出去的更永遠移除不完。」張凱強回想他讀過的許多判例時,也這樣抱怨。

移除影像有多難?

婦援會依經驗指出,若是國內的合法網路平台,如以前的無名小站、痞客邦部落格,其實都願意配合協助,一通電話過去就下架了,至於國內的非法色情網站,若跟版主聯繫也有機會下架,報警的話IP也抓得到。

問題是,國內很少有色情網站,含有許多情色資訊的知名論壇如伊莉、卡提諾、捷克的IP位址則不在國內,更別提國外的非法色情網站了,張凱強說,「就算跟業者聯絡,也不見得會移除,且台灣的國際地位特殊,我們連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都加入不了,根本無法做一些司法合作。」

至於主機和母公司在國外的合法企業,如Google、YouTube影音平台,近年來做出一番努力,建立了「移除性私密影像」的機制,Google和Bing兩大搜尋引擎也在2015年主動建置一套機制,協助被害人刪除含有關鍵字的搜尋結果。不過,這並非根本的解決之道,影像仍存在在網站上,只是不容易被搜尋到,且被害人要等待審核通過、影像移除需要好幾個月。

修法尚未完成,從拒當共犯做起
Fill 1
色情報復、張凱強
婦援會研發部組長張凱強。(攝影/林佑恩)

針對當前困境,婦援會與十多位有志一同的法官、律師和檢察官正在推動修法,黃珮瑜也參與其中。她強調,不能只是在《刑法》的妨害秘密罪章多加一條,應制定專法,否則無法規範被害人保護機制等細節,譬如要不要比照性侵害犯罪,讓被害人可以由社工陪同偵訊等。

另外,要不要規範網路平台業者網路提供者的法律責任、能不能預防性移除影像?法官有沒有權力要求加害人「把影像撤下」或「不准再散布」?要處罰的對象是否包括協助散布的網友、處罰到什麼程度?黃珮瑜說,這些都要考量,而如何白紙黑字地定義「性私密影像」也要審慎,目前立法草案尚未完成。

張凱強則強調,法律是人們共同遵守的底線,但立法意義不只是犯法要處罰,還有積極引導社會風氣和價值的作用,就像20年前還沒有《家庭暴力防治法》,大家覺得打老婆是天經地義的事,鄰居就算聽到也不管,更有人主張「法不入家門」。如今雖然仍有家暴的發生,民眾至少知道應通報113,很多年輕人也有「不該容許暴力」的理念。

國際現況

至2017年為止,許多國家已通過禁止復仇式色情的法律,只是立法模式略有不同。其中,英國、加拿大和美國多數州在既有的刑法裡,增列復仇式色情的相關處罰規定,以色列、菲律賓和韓國則在既有的特別法(如性騷擾防治法、反偷窺照片及錄影法)裡增列相關處罰規定。以色列國會更曾將復仇式色情比喻為「虛擬強姦」,視它為性犯罪的一種類型,最高可處5年有期徒刑。日本和紐西蘭則訂立專法,除處罰加害者之外,也規範網路業者的影像移除責任。

但就美國而言,雖有半數以上的州已有相關法律,每個州對此犯罪性質的認定非常分歧,刑度也不同,有美國國會眾議院議員因此提出全國性的立法草案——「私密隱私保護法案(The Intimate Privacy Protection Act,IPPA),但尚未通過。

另外,德國聯邦最高法院在2015年做出一起判決,肯定伴侶分手後有權要求對方刪除交往時拍下的親密照片及影片,被視為防範復仇式色情的里程碑。

只是在色情報復的議題上,台灣社會尚未走到這一步。張凱強分享他在第一線的觀察說,被害人往往覺得自己被背叛了,除了加害人常是親密伴侶這點之外,「還有整體社會氛圍對他們的嘲諷、侮辱、指責。」他舉例說,2014年有個新聞,是十幾位女模的裸照和性愛影帶外流,PTT八卦版的網友轉貼時卻說「如果沒蒐集全,別說你是宅宅」,以蒐集齊全自豪,網友們更開始留言指定要某幾位的影像,用PTT的貨幣去換,留言總共超過9百多則。

「我覺得他們真的很自私,為了滿足自己的性慾、窺探的好奇心,可是這不是一般的A片,被害人搞不好就是你附近的人,你窺探她們最隱私的一部分生活樣態,看她們在床上和裸體的樣子,一方面跪求載點,一方面又用道德魔人的心態,應該說是一種厭女情結,譴責被害人說『敢拍就不要怕外流』?」

「我們遇過一個被害人,她看見自己的性私密影像被上傳到國外色情網站,寫信給版主,版主不理她,她每天就是看著點閱率不斷地增加、不斷地增加、不斷地增加⋯⋯對她來說是憤恨,還有想做點什麼去拯救自己,卻無能為力的無助感。」

婦援會今年中旬在網路上發放並回收1,138份有效問卷,其中有30.5%的受訪者表示會點閱觀看他人外流的性私密影像,42.9%受訪者表示不一定。

同時,問卷也詢問填寫者,認為被害人負有多少責任?作答的選項是1-5分級距,1分是最少責任,5分是最多責任,結果僅有14%填寫問卷者認為被害人完全沒有責任,將近60%的答案集中在3分和4分,認為被害人負有大於一半甚至接近全部的責任。

色情報復的核心不僅是性暴力、親密暴力,還包括網路霸凌;除了加害者上傳影像,也是圍觀人群的「合作」才讓傷害成立。因此,張凱強每次有機會赴大專院校演講時,都以溫室效應打比方說,大家都知道問題在於二氧化碳過度排放,也知道可以多乘坐大眾交通工具、少開冷氣,日常生活裡卻不一定會實踐,總覺得「不差我一個」,但一點一滴累積下來,冰山就是融化了。

他表示,對復仇式色情的被害人而言也一樣,那些留言、嘲笑、「跪求載點」,所有的傷害像是等比級數在堆疊,「希望大家至少做到不點閱、不分享、不下載,就算這只是路人甲、鄉民的正義也好,對被害人就是很大的幫助了!」

更新:2023年起,性影像犯罪有更多法條可循

為保障性侵害、性影像散布案件及兒少性剝削案件被害人權益,行政院於2022年3月10日起推動增修性暴力犯罪防制四法——《刑法》、《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以專章保護、加重罪責、提供被害人相關協助及配套措施為方向,2023年2月相關修法皆已三讀通過並經總統公布生效。

其中《刑法》增訂第28章之1「妨害性隱私及不實性影像」罪章第319-3條規定未經他人同意散布性影像罪,最重處5年有期徒刑。

被害人保護部分,衛福部新聞稿指出,目前未經同意遭散布或遭恐嚇威脅散布成人性影像之被害人,準用性侵害被害人保護服務措施。並已於2021年起辦理數位/網路性別暴力被害人保護服務計畫,被害人可通過「私ME 成人遭散布性私密影像申訴服務網」,提出申訴、協助性影像下架與刪除,及後續法律諮詢與轉介等服務協助。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