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al Story【S5EP65】

5元就能買到你的個資?揭祕融資產業勾結電銷、詐騙的貸款陷阱,如何破解話術與自救?
(攝影/鄭宇辰)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買一筆個資5塊錢而已。名字、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都有。」

「如果你曾在借錢網站留電話,一天3通~10通(借貸電銷)電話都有可能。」

第51集,我們透過芳潔和立明(化名)的故事,一起經驗了急需用錢的時候,一通推銷電話如何讓人不知不覺簽下高利貸款。

這集,先由融資業者現身告訴我們,你的電話如何進到業者的撥打名單,怎麼確認對方是銀行還是民間融資?聽到哪些用詞要提高警覺?以及當真的必須融資借貸時可用哪些指標來分辨業者好壞?

記者婉甄則進一步解析,融資公司怎麼獲利——除了萬物皆可貸、高利結構,還有業者結合運彩、詐騙讓借款人債台高築,連家庭都落入還債深淵⋯⋯這些亂象從何時開始、主管機關為何難管?哪些管道可以幫助債務人脫離陷阱?

本集重點: 00:28 搜尋「融資借貸」,找到的業者是好是壞? 09:10 法定利息16%,但實際上常是30~50%? 15:37 借款人為何願意白紙黑字簽下高利合約? 22:34 彩券行、感情詐騙,都是常見的借貸場景 36:03 陷入債務流沙後的三個階段 39:46 還不出錢來,可以如何解決債務? 48:20 以《金保法》管理40家融資公司,有用嗎?

(受訪片段|融資業者Ziv、律師陳昭全、輔大社會系副教授吳宗昇;製作團隊|方德琳、藍婉甄、 陳思樺)

訂閱The Real Story

感謝您的收聽!邀請您透過Apple Podcast、Spotify或其他收聽平台免費訂閱《The Real Story》,及早接收更新通知,節目資訊不漏接!

深度求真 眾聲同行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今年是《報導者》成立十週年,請支持我們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度過下一個十年的挑戰。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我們十歲了!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

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報導者十歲了!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