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攝影工作坊──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劉子正/走在專題創作的道路上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各位學員大家好,我對工作坊的教學來寫出一些文字心得。而我們現在開始進入專題製作的黑暗期了,我想可以來談談專題製作。

講到攝影的專業是一回事,資深的攝影師們也許拿得出來許多出彩的單幅作品,但是肯定不是每個資深的攝影師都拿得出來一套完整的創作主體。

「圖片故事」、「專題攝影」這種東西,如果從平面媒體平台來說的話,在台灣就好像仙桃一樣,大家都聽過,但是事實上就是鮮少有平面媒體真的願意投資時間和金錢,給予攝影師去執行專題攝影。所以《報導者》提供師資與資源,來促成學員們製作「專題攝影」的工作坊,肯定有其創新性與價值。只是這份價值必須要由各位學員們來達成。我們去年(2017年)第一期的工作坊,已經有很好的幾個先例可供大家參考。

各位在這邊要做的,一邊要養成攝影的專業,一邊又要來想辦法執行出一個專題,實在是很不容易的事。我現在還不太明白各位的創作進度為何,但要勉勵大家去把自己的專題給執行出來。我個人身為一個攝影師,對於在面對要形成自己的創作主體這件事上,我和大家其實立基點一樣。以下提出幾點和大家彼此勉勵分享。

1.「形式」、「內容」與「作品自述」

一個專題攝影基本上是由「形式」、「內容」以及「作品自述」3個部分來組成。「平面攝影」的歷史和表述形式既深且廣,研究這個本身就已經是一個碩博士學位做的事情。許多剛起步的學員們,常常光是卡在「形式」中就深陷五里迷霧中不可自拔。常見的問題像是:我怎樣弄,作品看起來才有「底片感」?也很多人非得把自己照片弄成黑白的,或是極大的反差之類的,這樣才好像在拍攝「作品」。彷彿「形式」才是你專題成立的根基。

內容上,許多人非得藉由「旅行觀光」,到沒有去過的地方、或是鏡頭對到比較貧窮落後的階級人群,才感覺自己在拍攝「作品」。簡單地說,非得透過短時間的旅行去「獵奇」,去拍攝和你亳無關係的地區和族群才好像在拍攝「作品」。最糟糕的組合是,攝影師在「內容」上去獵奇,「形式」上去套用某種很快給予你一種風格的公式(底片感、LOMO相機、黑白影像),兩者糟糕的組合加在一起,最後在「論述」上使用不知所云、和作品毫無交集的新詩體。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使用「作品的長相」或特定題目來定義自己作品的人,很容易就會無以為繼,論述也沒有辦法再深入。而之所以論述沒有辦法再深入,是因為攝影者從來沒有「真實面對」自己為什麼選擇拍攝這個題目的原因。

所以,與其去膠著在要用什麼樣的形式呈現,還不如先去思考一些具體的題目故事,什麼是和自己最切身的,然後再從那個故事專題來出發。

比如說,我如果要述說印度新德里街上印度人的故事是不是有說服力?當然花錢買機票到那裡做5天4夜的拍攝是簡單的,而且我相信,稍具程度的攝影者肯定可以帶回來許多不錯的作品;但是我要拿這些照片來代表一整個我不熟悉的族群,其實是不適合的,那才是真正的問題。去拍攝遊民、少數族群或是民族活動,都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找題目時,眼睛先不要往外看,先看看自己,從自身生活背景、教育經驗來尋找自己可以做的題目。你如果有外省家庭的背景、公務員家庭、勞工藍領階級的家庭、中產階級家庭、單親家庭、傳統大家庭長大的背景,都肯定各自有可以敘說探討的故事;換句話說,什麼樣的故事,從自己的口裡講出來是最不違和的、最有說服力的,那可能就是最適合你做的專題。

2. 撰寫作品自述

「作品自述」是創作者對自己作品主體的一個解釋與歸納,通常總長是短短的2、3個段落與幾百個字。我們去藝廊觀看展出時,「作品自述」通常會被擺放在觀賞動線的起點。不認識你、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觀者,要從短短幾百個字來理解你拍攝的作品,從某個程度上而言,「作品自述」和你拍攝的作品同樣重要。

「作品自述」的撰寫,不應該是在作品展出前一個晚上的事。短短的幾百個字,應該是長時間的構思,不斷去蕪存菁的結果。寫作品自述基本上是創作者自省的過程,當你坐下來寫自述時,如果望著電腦螢幕半天卻什麼話也擠不出來,你就要思考你本來做題目的動機到底為何。而這又回到了為什麼拍攝專題最好從自己切身相關的經驗出發,因為如果你的專題其實只是一種「形式」上的追尋,再也沒別的原因時,你的「作品自述」最終會流於空洞、不知所云。

如果你的作品已經開始拍攝,你應該找時間坐下來,嘗試著把作品自述給打出來,去和你的作品進行思辨,去想像一些別人看到你作品時一定會問的問題,自己和自己去做攻防,去自問自答。要記住的一點是,好的作品主體理當引起對話、討論,還有批評,而不只是單方面的吹捧而已。應該先建立起接受批評的心理素質,自己先批判自己,你才知道怎麼去應對別人的批判。

3. 訂定計畫,常態性的去練習拍照

如果你暫時不知道題目在那裡,千萬不要忘記去做拍攝練習。

各位在拍照的專業上程度不一,在沒有確立自己的拍攝目標、或訂定自己的拍攝行程前,常常就停滯不前,可能好幾天、好幾個星期都不會拿起相機。即便是最專業的攝影者,就算暫時沒有拍攝的行程,他一定會定期的去給自己去安排拍攝的練習。專業這種事情(比如說像是佈燈、觀察採光,或是街拍)久不練習一定會生疏。

所以各位就算一開始不知道要做什麼專題,都請不要疏於練習,去街上找你的被攝者,去和你不認識的人溝通,去尋找好的背景、好的拍攝地點,去練習判斷各種攝影的基本要項。

各位要理解,你的專題是以攝影這樣的媒材來呈現,它必須在以「平面影像」這樣的形式立足。這代表著你的作品一定要有合適的曝光和構圖,你才能再進一步申論影像的內容。反之,如果作品長相是不好的,你光靠論述就要撐起作品主體,平面影像只剩下「證據」功能時,那你不如去直接去選擇「文字」來做為創作媒材,再加幾張配圖。

最後我要勉勵大家的是,我明白一個人「要拿起相機,要走到街上去,要去接觸你不認識的人或是團體」這樣的感覺是最孤單的。而且這個事情,你通常不可能拉伴一起去,你就是得獨自面對。所以這又回到了為什麼要訴諸自己的經驗,因為即便你不認識對方,但是被攝者所代表的議題或是生活經驗是你可以去連結的時候,你接觸對方才會有所本,否則你就是必須要去做完善的調研才行。

遞出名片來,很生硬地去解釋你的身分還有你的目地。而你還不知道要拍攝什麼,或是可以去拍攝什麼,甚至不知道這份與「陌生人」之間的關係可不可以建立起來。不管你是一個紀實攝影師,還是視覺藝術家,這都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好像進入一個通道時,亦步亦趨的摸黑前進;直到你突然發現前面有一點稀微的光線透了進來,你才會精神大振,腳步也快了起來,因為出口已經可以預期了。

請大家加油!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