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傳真〉

陳朗熹/撕破繁華城市的謊言,颱風山竹重創香港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被稱為今年地表最強颱風的「山竹」挾強風豪雨而來,一路在菲律賓、香港、中國華南地區都造成嚴重災情。

在時速175公里的中心風力夾帶雨勢吹襲下,香港各地千瘡百孔、滿目瘡痍。城市變成澤國,路樹折腰橫亙街道,大樓外牆剝落、玻璃碎裂,海水退去後,滿街都是大自然「回饋」給人類的垃圾。

人類的過份使用、消費加劇了全球暖化,而「山竹」正是全球暖化下的產物。當人們顧慮明天是否需要上班的同時,也應該正視大自然對人類發出的嚴厲警告。

Fill 1
陳朗熹、山竹、港澳
在超級颱風「山竹」來臨之際,人們趕緊在玻璃窗上貼上膠紙,以防範颱風的威脅。(攝影/陳朗熹)
Fill 1
陳朗熹、山竹、港澳
超級颱風「山竹」吹襲香港時,海面翻起巨浪,大海吞沒陸地。(攝影/陳朗熹)
Fill 1
陳朗熹、山竹、港澳
大自然把垃圾「回饋」人類,淹沒道路。(攝影/陳朗熹)
Fill 1
陳朗熹、山竹、港澳
道路淹沒,車輛也浸泡於水裡。(攝影/陳朗熹)
Fill 1
陳朗熹、山竹、港澳
孩子遊玩的樂園也變成澤國。(攝影/陳朗熹)
Fill 1
陳朗熹、山竹、港澳
商業大廈的玻璃外牆被強風吹至破碎。(攝影/陳朗熹)
Fill 1
陳朗熹、山竹、港澳
強風令工程棚架倒塌,壓住了城市內的主要道路。(攝影/陳朗熹)
Fill 1
陳朗熹、山竹、港澳
大量樹木因強風倒下,大量道路封閉。(攝影/陳朗熹)
Fill 1
陳朗熹、山竹、港澳
大量樹木因強風倒下,大量道路封閉。(攝影/陳朗熹)
Fill 1
陳朗熹、山竹、港澳
清潔人員忙於清理市內街道,希望令城市盡快恢復正常。(攝影/陳朗熹)

深度求真 眾聲同行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今年是《報導者》成立十週年,請支持我們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度過下一個十年的挑戰。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我們十歲了!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

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報導者十歲了!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