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傳真〉

陳文宏/疫情下的共存儀式
(攝影/陳文宏)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親自品嘗COVID-19確診後與病毒共存的滋味之後,回顧這些日子的謹慎防禦,這一紙降書來得十分諷刺。因為在疫情之初,漸漸熟悉口罩與服飾的搭配,也習慣排隊保持距離,更成功解鎖快篩的人生技能。只是沒料到這些技能點數再滿,最後還是割讓了自己的健康,實踐了這個不平等條約。

我想起小時候有個房客,謙稱父母告知自己是某神明轉世,平時老實誠懇的他也不拖欠租金,只是偶爾到交租日當天會起乩。原本低調的身影突然變得巨大而陌生,特殊的肢體節奏像在呼應不存在的鼓陣。雖然他不斷大喊著要大家下跪,不過這場讓我自覺渺小的儀式,每次總在生日與關公同天的母親大吼之後,進入某某神明退駕,房客乖乖交租的循環。

面對身邊不斷變異的病毒,必須改變許多日常,為的是熟悉怎麼與未知共處。當模糊低語漸漸取代熱情喧囂,不可承受之輕填補了距離的留白。儀式感的日常逐漸爭取屬於彼此的空間。這些改變是面對病毒的臣服?還是心有未甘的沉潛?看著保持距離的隊伍,也許正共存著狂放的侵擾與內斂的抵抗。

Fill 1
陳文宏、疫情、共存
Fill 1
陳文宏、疫情、共存
Fill 1
陳文宏、疫情、共存
Fill 1
陳文宏、疫情、共存
Fill 1
陳文宏、疫情、共存
Fill 1
陳文宏、疫情、共存
Fill 1
陳文宏、疫情、共存
Fill 1
陳文宏、疫情、共存
Fill 1
陳文宏、疫情、共存
Fill 1
陳文宏、疫情、共存
Fill 1
陳文宏、疫情、共存
Fill 1
陳文宏、疫情、共存
Fill 1
陳文宏、疫情、共存
Fill 1
陳文宏、疫情、共存
Fill 1
陳文宏、疫情、共存
【歡迎影像專題投稿及提案】 請來信[email protected],若經採用將給予稿費或專案執行費。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