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潛行攝影計畫
陳伯義、林韋言、王文彥、林軒朗/綜覽自然人造的關懷反省
〈2021曾文大旱〉,曾文水庫蓄水率僅百分之4。(攝影/陳伯義)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潛行攝影計畫為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的「影計畫」,以「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為主題,透過長期蹲點的流域拍攝行動,扎根、關懷、省思土地和流域,以及人類社群關係,從鏡頭裡窺探曾文溪流域歷史轉折與時代變遷的多元樣貌。以公路攝影類型延展與轉向,​沿著河流向上溯源、向下流動,帶領大家一起看見曾文溪沿岸的人文地景、河道流域、宗教祭典、以及人物肖像,​集體書寫出潛行於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

陳伯義〈地質紀念碑〉
Fill 1
陳伯義、林韋言、王文彥、林軒朗、自然、人造、曾文溪
〈地質紀念碑〉,樂野壩。(攝影/陳伯義)

溪流是輸送水的通道,也是將山上砂石送往平原與河口的通道。

1972年曾文水庫啟用後,便從曾文溪上游規劃了一系列的攔砂壩,依序是達邦壩、達德安壩、福山壩、樂野壩、里佳壩與大埔壩,其中前五座是分布在鄒族的傳統領域。這些攔砂壩將砂石攔阻在河道上,避免流入水庫造成淤積,然而,卻也因此造成其溪流生態的破壞,更衝擊了鄒人的傳統漁獵文化。

鄒人的土地之神,阿給・瑪梅有伊(ak'emameoi),創造了大地並掌管土地溪流,祂用水把不屬於大地的攔砂壩給消融,與自然合為一體。作品所展現的,就是曾文溪上游的攔砂壩──自然與人為共築的大型雕塑。切鑿的混凝土塊面是流水經年累月的雕琢,枯水期的溶解、豐水期的摩擦,是大自然的水力,是人為的力量,是時間與氣候共同完成的作品。

這一座座橫亙溪谷的「地質紀念碑」,是自然給我們的啟示錄,見證阿給・瑪梅有伊的雕塑。

Fill 1
陳伯義、林韋言、王文彥、林軒朗、自然、人造、曾文溪
〈地質紀念碑〉,達德安壩。(攝影/陳伯義)
Fill 1
陳伯義、林韋言、王文彥、林軒朗、自然、人造、曾文溪
〈地質紀念碑〉,里佳壩。(攝影/陳伯義)
Fill 1
陳伯義、林韋言、王文彥、林軒朗、自然、人造、曾文溪
〈地質紀念碑〉,伊斯基亞那,湍流。(攝影/陳伯義)
陳伯義

1972年生於台灣嘉義,2018年獲得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博士學位。


其拍攝面向多關注台灣人文社會與自身的連結,並將鏡頭指向屬於台灣的集體記憶。從事過攝影教學及策展等工作,是2023年台南國際攝影節策展人,專長為攝影及海洋工程。作品曾被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日本清里攝影美術館及歐洲攝影之家(Maison européenne de la photographie)典藏,並曾獲台新藝術獎與金鼎獎。


曾參加2014年台灣美術館《台灣美術家「刺客列傳」:1971~1980──六年級生》、2016年歐洲攝影之家《傾圮的明日》、2017年蕭壠文化園區《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以及2018年義大利的山德雷托·雷·雷包登戈基金會《告訴我一個故事:地方性與敘事》等展覽。

林韋言〈漫遊〉
Fill 1
陳伯義、林韋言、王文彥、林軒朗、自然、人造、曾文溪
〈漫遊〉,曾文水庫。(攝影/林韋言)

每一次空拍機的升空,都是一場無可預期的冒險,有時在上空盤旋半天,景色卻在眼下不著半點痕跡;然而有時,在遠方的溪州上遇見採收農作的農人們,他們便成為一幅幅的風景寫作盡收眼底。

從農人辛勤工作的姿態,到流域三大水庫(曾文、烏山頭、南化)的乾枯見底,乃至洩洪、溢流的景觀,藉由空中視角看見曾文溪流域人們生活的軌跡,我不停地在空中飛行,等速遇見想像中的他們,漫遊曾文溪。

Fill 1
陳伯義、林韋言、王文彥、林軒朗、自然、人造、曾文溪
〈漫遊〉,曾文水庫。(攝影/林韋言)
Fill 1
陳伯義、林韋言、王文彥、林軒朗、自然、人造、曾文溪
〈漫遊〉,官田菱角園。(攝影/林韋言)
Fill 1
陳伯義、林韋言、王文彥、林軒朗、自然、人造、曾文溪
〈漫遊〉,安平港外放水燈。(攝影/林韋言)
林韋言

高雄人,世新大學平面傳播科技學系攝影組畢,目前任職媒體攝影記者。18歲北漂台北唸書,18年後,孩子誕生,決定返鄉生活,定居台南。熱衷於拍攝有故事的人、事、物,工作空檔或閒暇時,最喜愛使喚空拍助理飛上天空巡邏,透過鏡頭從空中觀看各種人與土地的幾何圖形與大自然的有趣排列,樂此不疲。

王文彥〈逐流〉
Fill 1
陳伯義、林韋言、王文彥、林軒朗、自然、人造、曾文溪
〈逐流〉,特富野吊橋旁的溪水生態。(攝影/王文彥)

從山上到大海,曾文溪與其支流就像綿密的樹根,深扎在大地的土壤中,滋養著台南這塊沃土。我藉由觀察其河岸景觀、瀉湖生態,了解它的地景變化、水色的不同;跟隨鄒族漁獵、參與宗教請水等活動,看見沿著流域發展出的多元人文樣貌。帶上相機,我將自身潛入曾文溪流域的水文環境中,一路從上游逐流而下,感受溪水的律動,以水中的視角,記錄曾文溪與其周遭一切。

〈逐流〉除了讓我從另一個角度看見曾文溪外,對於長年拍攝大海的我而言,也是趟不同於以往經驗的探索之旅。面對河流的陌生,不安與危險的分子在水中擾動,帶領我發掘、認識另一種有別於大海的水文脈動。

Fill 1
陳伯義、林韋言、王文彥、林軒朗、自然、人造、曾文溪
〈逐流〉,將軍居民下午在瀉湖放網捕魚。(攝影/王文彥)
Fill 1
陳伯義、林韋言、王文彥、林軒朗、自然、人造、曾文溪
〈逐流〉,曾文水庫岸邊覓食的山豬群。(攝影/王文彥)
Fill 1
陳伯義、林韋言、王文彥、林軒朗、自然、人造、曾文溪
〈逐流〉,西港刈香遶境隊伍行經過七股養殖魚塭。(攝影/王文彥)
王文彥

80年代生於高雄,2005年就讀淡江大學期間,開始自學攝影。2009年澳洲打工度假結束返台後,正式投入攝影領域,2014年因進行蘭嶼拍攝計畫而接觸潛水,計畫完成後,自此離不開大海。個人興趣多元,對人文、環境的熱愛反映在作品之上。目前除推廣自由潛水,也持續從事攝影創作。


2016年出版《轉風──和蘭嶼交換時間》、《時光封塵.哈瓦那》兩本攝影集,隔年發行《White trip, lonely roads.》攝影Zine。除了出版書籍外,也與《報導者》、《端傳媒》與《商業週刊》等媒體合作,採訪足跡遍佈歐亞、北非及以巴衝突現場等地。此外,亦曾擔任《迴光奏鳴曲》、《只有大海知道》、《生生》等電影劇照師。曾屢獲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獎項,以及2018 HIPA大賽黑白組優選。

林軒朗〈巨水的盆〉
Fill 1
陳伯義、林韋言、王文彥、林軒朗、自然、人造、曾文溪
〈巨水的盆〉,曾文水庫,楠西。(攝影/林軒朗)

〈巨水的盆〉是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為期一年的拍攝計畫。此計畫拍攝曾文溪流域3個重要水庫──曾文水庫、南化水庫、烏山頭水庫(包含新舊烏山嶺引水隧道)及其內外部的建築設施。

拍攝時,選擇跳脫單純的客觀記錄,嘗試用局部的觀看方式,拍攝大壩、溢洪道、擋水閘門、送水隧道等等,拼湊出水庫的面貌、並展現其工程的艱難與歷史痕跡。

作品名稱取自至南化水庫拍攝時看到的景象,當時適逢滿水位,近距離觀看大量的水從溢流堰不斷流下,就像一個裝滿水的盆,盛接來自上游巨大的水量後,透過各種管道輸送給下游需要水的人們。

Fill 1
陳伯義、林韋言、王文彥、林軒朗、自然、人造、曾文溪
〈巨水的盆〉,南化水庫,南化。(攝影/林軒朗)
Fill 1
陳伯義、林韋言、王文彥、林軒朗、自然、人造、曾文溪
〈巨水的盆〉,南化水庫,南化。(攝影/林軒朗)
Fill 1
陳伯義、林韋言、王文彥、林軒朗、自然、人造、曾文溪
〈巨水的盆〉,烏山頭水庫,官田。(攝影/林軒朗)
林軒朗

1987年生於台灣台北,畢業於Visual Arts Osaka專門學校寫真學科,現為自由攝影師,創作以街拍、靜物和地景為手段,大部份取材自生活周遭。工作內容則以活動、劇場、雜誌與商品攝影為主,為台北金馬影展長期合作攝影師。


2016年以〈V.F.行星系──蔬果之宇宙異想〉一系列蔬果靜物照獲得TIVAC攝影獎評審獎,同年〈台北再會〉街拍作品獲得日本清里寫真美術館「 Young Portfolio Acquisitions(YP16)」永久收藏。2017年,參與鳳甲美術館《翻轉地景: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展出。2018年,參與國立台灣美術館《起始.永遠──日本清里攝影美術館典藏精選展》,2020年舉辦《台北再會》個展,同年度以《台北再會》入圍 Photo ONE'20專家面對面「最佳作品獎」決選。

索引
陳伯義〈地質紀念碑〉
林韋言〈漫遊〉
王文彥〈逐流〉
林軒朗〈巨水的盆〉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