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

【投書】非關反送中:他們為何選擇結束香港留學生活,回到台灣?
走在香港大學內的學生(非文中當事人,攝影/REUTERS/Bobby Yip/達志影像)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反送中運動後,有媒體以「逃難潮」描繪留港台生回台就讀大學。但是,留港台生回台就讀的現象一直存在。決定回台的學生回來的原因,多半也與運動無直接關聯。這個現象違反公眾的直覺,但也同時顯示台灣的高等教育依然有吸引這群菁英學生之處。筆者採訪了8位留港台生,有6位決定回台讀書,而有2位決定在香港完成學業。他們訴說自己的生活、夢想與人生迷惘之處,也比較了兩地生活的異同。每個人故事背後的結構,也反映了台灣菁英高中生對全球化競爭的焦慮,以及香港作為一個城市,不同於中國與西方的特殊位置。

台灣教育優勢:多元校園生活,自由探索自我

香港的大學十分注重專業領域的訓練與職業能力的培養。跟香港不同,台灣的大學鼓勵學生雙主修、輔修、修習學程;學分上限高,而且超修十分容易,這是其他地區的大學少有的彈性。對於很多跨領域興趣且充滿對知識好奇的學生,就會偏好台灣的環境,讓他們能夠自由選擇有興趣的課程且多方嘗試。

台灣的大學社團蓬勃,學生也經常自己辦營隊等活動。在香港,大部分的學生活動都是很目標導向的,例如投資管顧學會等;但是在台灣,學生探索自己的興趣與能力的方式,除了透過正式的大量跨系修課之外,更可以較無壓力的嘗試不同角色與職位,在其中一面享受青春、一面探索自己過去並不知道的潛力。

很多同學們也發現,由於香港生活壓力大、政治氣氛緊繃,同學們的態度與生涯規畫都非常務實,以商業與金錢為重;但是在台灣,大學生參與志工、倡議、NGO運作都是十分常見的事情,學校的人文科系與相關社團也都有鼓勵討論時事的氛圍。因此,對於熱心公共事務、想要改變社會的同學,台灣的大學生活給予了更多實踐的機會;對於正在探索自己的同學,台灣給予學生有自己的時間、空間,思索與安排規劃,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就我來說,我覺得這些看似在「玩」的事,也都是讓生活過得充實的方法,不是只有光鮮亮麗穿著套裝跑面試、參加案例競賽、講著英文踩高跟上台報告才是理想。在香港,我跟系上關係沒那麼緊密、也沒怎麼參加校園活動,所以上學期參加系上辦的活動、在系上交到更多朋友,對我來說是成長,是我想看見自己成為的樣子,這樣就夠了。只要心裡清楚知道自己想幹嘛、在幹嘛,我覺得不管在哪裡,都可以過的很好,也可以很快找到自己的方向。 ——前留港學生Iris

另一方面,台灣的科技產業依然有優勢。理工科系的同學即使因為想出國看看,到了香港就讀大學,也會發現香港理工科的工作機會不多。例如香港中文大學資工系的善維就說:「工程學院畢業在香港真的沒什麼工作。有啦,可以在迪士尼修遊樂設施。我一年花60萬台幣讀書,結果跑去修遊樂設施⋯⋯(覺得不值得)。」因此,他決定回台念研究所,一方面生活環境熟悉,另一方面將來的出路也比香港更好。這是在短期內,香港不太可能取代台灣的。

從出國留學潮,反思台灣教育文化
高三的時候,學生們選擇大學多半是以科系、學校排名。然後對「出國」都抱持著美好想像,覺得能出國比較厲害,好像不太會細究背後的文化適應議題或真實情況。加上高三生接收留港相關資訊的管道主要是學校來台說明會、官網資訊、學校輔導室、留港學長姊分享,這些場合的資訊提供都是以科系介紹、要不要出國、如何申請為主軸。在這種講座當中,時間有限,大學從城市裡抽離出來,對於追求卓越的想像,也覆蓋了對於在香港生活的日常想像。 ——前留港學生Esther

比起直接判定「留港的風潮就是因為台灣高等教育不夠吸引人」,或許香港高教能夠吸引到大量台灣學生,是因為香港的招生策略懂得跟隨社會的主流論述,販賣一種國際化的精英形象,而這是台灣長年對自身自卑的文化中,社會精英難以抗拒的。香港給予了台灣中產優秀高中生「可以超越本來的階級以及預定好的人生」的願景,盼透過留學,在國際化的層次上贏過同儕,甚至父母的成就。

若真的是如此的話,留港風潮的產生不一定是香港教育本身具有強烈優勢,而是源自台灣文化對於「出國」這件事崇拜的弱點。因此,若要停止所謂「人才流失」,不只應該增加國際交流的機會,更應該在不同的教育階段讓台灣的優勢與資源被學生看到。

如此一來,學生可以知道即使在台灣,也能夠達到自己的生涯目標。例如原先就讀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管理學系的Iris,在實習後發現她渴望的藝術路其實並非去香港不可,在台灣也有不少實習跟進入業界的機會,因此決定回到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就讀。但是在她在高三畢業做選擇的時候,缺乏本地機會的資訊──相較於香港的學校招生時,都會很強調此科系的應用與職業發展,台灣、尤其是台大,卻甚少宣傳相關事宜──使得像是Iris這樣,想往某特定領域發展的學生受到香港吸引、前往就讀。若當初她可以知道在台灣可以如何進入藝術產業,她就不會繞上香港這條路。

但透過提供更多台灣資源的資訊,抵抗西方優越論,唯一不能達成的是「出國能夠體驗」這件事。有頻繁出國機會的中產學生,很渴望經驗不同的文化與生活方式,他們自幼便有很多出國的機會,短暫的交流已不能滿足;在剛成年這段時間,能夠在國外生活一段時間的機會很吸引人,他們能夠脫離熟悉的生活,感受自己的成長以及滿足對世界的好奇。

但其實,體驗不同的生活不一定要出國。這些學生大多對台灣本土的了解並不深。他們的生活圈集中於特定大都市的精英學校文化,若台灣的大學能夠讓他們以一種不同的視角看待台灣的本土文化、區域差異、多元族群,他們也不必捨近求遠出國,這也是台灣的教育體系可以考慮提供的。

香港並非西方的邊陲,而是獨特的香港

香港在很多台灣人的眼中,是西方「先進」帝國的亞洲邊陲。香港高教自2005年開始推動國際化之後,便是以可負擔的英語教學環境為主打重點。對於認為國外學歷好過台灣學歷的台灣中產家長與學生來說,香港成為泛西方想像的替代品。

曾在香港中文大學就讀都市研究的Joy留港的原因非常單純:「就是想看看台灣以外的地方。」而香港對他來說,就是相對申請方便、便宜的地方。

而曾就讀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的Nicole也提到,在選擇大學時,因為想要體驗國外的生活、接受西式的教育,在身邊的人鼓勵下,前往可以用學測申請大學的香港就讀。香港中文大學資工系的善維也說,當初棄台大電機前往香港,是因為「想體驗外國的教育制度」。

香港成為了一種無法前往西方留學的替代品。而留港台生的回流,從某方面來說,是認清到香港不再是泛西方的邊陲,而是政治上逐漸受到中國收緊的中國領地,而文化上則是相異於西方、中國與台灣的獨特香港認同。

在反送中運動之後失去對港府的信任而回台的學生們,就是從運動中體認到,香港的一國兩制並不能維持她作為泛西方一環自由的政治想像。香港究竟是中國的一部分,而她的安定、自由、繁榮是建立在空虛的承諾之上。去香港,與去西方留學的未來前途,就政治考量的安定層面上,是遠遠不同的;反送中運動,就是揭露了這樣的本質。

而基於學科興趣、修課安排、生活步調、學習氣氛等考量回台的學生,則是親身經驗了香港的本地文化,發覺香港文化的特殊性其實不同於西方文化,在台灣想像的西式教育多半是美式教育,但是香港的英國學風是我們台灣人比較不熟悉的,而且,香港並非被動地對英式文化全盤接收,而是將英式的大學想像與本地文化結合,是一個擁有獨特歷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城市,這跟我們在過去以一個「國際化的商業大都市」的扁平想像,十分不同。所以,我們可以也把返台潮看作是台灣學生看到了香港的真實地位的結果。

香港經驗,令留港台生成為兩地橋梁

學生回台除了顯示出前述的台灣優勢,更是為台港的民主運動帶回了一批同時熟悉香港、台灣文化,且經歷過反送中這樣標誌性事件的憤怒的社會菁英。這些同學體認到即使自己不主動涉及政治,人的生活也都會受到政治的影響。而他們對於香港的親身經驗以及在香港認識的大學人脈,都可以使得台灣觀看、甚至支援香港的後盾,有一批生力軍,以及論述的人才。

經過一年半,我覺得我更珍惜、更想要回到台灣這塊土地。也是因為看到香港的抗爭,知道香港是因為長久以來的政治文化因素,被迫走上(抗爭)這條路。我認為在台灣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台灣是值得去保護的土地。經過了這些,雖然我很愛我在香港所學,但我更希望我是在台灣學到這些東西。 ——前留港學生Joy
我當初去香港有其中一個原因:想去看一下現在的香港是怎樣的。其實當初9月要去的時候就已經有風聲了,因為6月中就有(反送中)遊行。就是想要看一下。就想見證歷史。在這麼年輕的時候知道什麼是抗爭、什麼是街頭運動、民主的可能性。然後知道它的優勢、劣勢,或是大家的行動方法是什麼。 ——留港學生Grace

這或許是筆者樂觀的想像,但台灣過去對香港的討論,經常停留在「亞洲西化大都市」的想像。在雨傘運動與反送中當中,開始有台港命運共同體的討論,或至少是台港連心的說法。既然是如此,台灣與香港的中介就會變得十分重要。而這些對香港社會與運動有第一手經驗的台灣人,心繫於兩地社會,或許會扮演一種與眾不同的角色吧。這也是筆者作為前留港台生對自己的期許。

註:此篇文章以及各篇留港學生的專訪,也刊登於作者Medium,歡迎前往互動:《結論:回台潮象徵的台灣優勢》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