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縣道拓寬案
花蓮193縣道的美麗與哀愁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像產業道路般的忘憂秘境,正面臨拓寬改建的決定關卡。

原本,8米寬的花蓮193線道北段,是旅客騎著自行車,慢速深遊花蓮之美的綠色道,但陸客改變它的命運。因應縣道上的七星潭景點湧入大量人潮,花蓮縣府決定將這裡開闢成20米,成為容納大型車進入的觀光道路。

12月17日,縣府將舉辦環境差異分析會議,這條美麗道路的命運會如何?

「有時你容納了漫遍海灘的遊客,我很私心的希望,從來只有我們,知道你的美麗。」網友在〈寫給193的一句話〉臉書上寫著。依山傍海的花蓮193縣道,是許多花蓮人兒時記憶中的忘憂祕徑。配合蘇花公路改善工程,花蓮縣政府亟欲投入7億預算,爭取拓寬193縣道北段,號稱可紓緩蘇花改通車後帶來的車潮。

花蓮193縣道北起新城鄉三棧,南至玉里鎮樂和,全長共計110.9公里。沿途串連七星潭、花蓮大橋等知名地標,是目前台灣最長的縣道,也是唯一全線均在花蓮縣境內的南北向縣道。其中北段因路幅不寬,禁止甲類大客車通行,保留純樸的鄉間氛圍,成了不少單車族眼口耳相傳的美麗自行車道。

花蓮版「海角七億」正在後山悄悄上演

無視蘇花改通車時間一延再延,至今仍有許多變數。花蓮縣政府卻迫不及待,向中央爭取7億元預算,準備徵收私有地、砍伐防風林,將193縣道北段從8米拓寬到20米寬,宣稱要打造「寬敞之人本濱海綠色步道,與具觀光及特色的日出大道」。

消息一出,地方兩派意見爭執不下,保留派質疑縣府拓寬理由說不清,憂心此舉將使原始生態遭破壞,大批車潮缺乏配套措施疏導。開發派則認為,花蓮人不該只能當二等公民,需要更多交通建設促進地方觀光產業發展。兩派人馬在多場公聽會、說明會中論戰交鋒,遲遲難以取得平衡點。

「記憶中的193夜晚,天上是滿天星星,地上是螢光閃閃,天上銀河與地上銀河相輝映,點亮了孩子們的童年。」從小住在193縣道加灣社區的花蓮人劉維茵,不捨孩提美好回憶就此消逝,認為193縣道比起拓寬開發,還有更多值得政府關注的事。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15
花蓮193縣道。(攝影/王文彥)

193縣道加灣社區,至今僅存約20幾戶居民,多數是早年開挖中橫公路老兵與後代。當年國民政府為了獎勵這群開路先鋒,便將此處房舍移撥給他們居住,只有居住權而無所有權的處境,反讓這批居民在反對193縣道拓寬聲浪中,擔心就此失去家園而選擇缺席。

劉維茵的祖父,則是民國30年間,從宜蘭遷徙到加灣的漁民,因為擁有土地居住與所有權,讓她成為少數可以挺身捍衛193縣道的代表之一。她回憶,小時候每當孩子們想要抓螢火蟲玩,阿嬤總會用恐嚇語氣說:「螢火蟲是死人骨頭變成的」讓他們不敢因為調皮而破壞生態。

劉維茵指出,193縣道從日治時期開始種植防風林,飽滿的水氣與無污染的草叢,讓這裡白天天空中總是盤旋許多老鷹、夜間飛滿螢火蟲,原始物種生態相當豐富,與其花大錢拓寬成為濱海綠色步道,不如復育逐漸消失的老鷹和螢火蟲,讓這裡成為最好的生態教育場域。

道路拓寬,只會帶來更擁擠的車潮

雪山隧道開通兩年來,從台北開車前往宜蘭的總車輛順勢翻3倍,缺乏配套的交通建設,帶來難以負荷的大批人車,讓宜蘭從國道至鄉間小路、從熱門景點到秘境、從小吃店到餐廳到處壅塞,宜蘭人假日根本不敢出門,怒吼生活剩下七分之五。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蔡中岳質疑,花蓮縣政府不斷宣稱,拓寬193縣道是為了避免塞車,分流蘇花改帶來車潮,卻無法提出統計數據,預估蘇花改究竟會帶來多大車流量。加上七星潭周邊腹地缺乏足夠停車空間,車流勢必造成更加嚴重的交通打結。

Fill 1
花蓮,193縣道,遊覽車
七星潭周邊腹地缺乏足夠停車空間,車流勢必造成更加嚴重的交通打結。(特約攝影/王文彥)

「把路拓寬,絕非解決塞車的唯一途徑,」蔡中岳說,拓寬193縣道北段,不僅逼退原本深度漫遊的單車客,團客們短暫停留,拍照打卡上廁所後離開,難以替當地居民帶來觀光收益,失去了願意欣賞自然之美、願意久留、願意真正貼近在地消費的旅客族群。

蔡中岳指出,根據壅塞學的理論,「就算沒有紅綠燈,沒有交通事故,光是車輛數目多到臨界點以上,就很容易出現走走停停的狀況。」有經驗的人一定知道,沿著這條193線開車前往七星潭,很難不被東側的湛藍太平洋吸引,只要有一台車緩慢地移動,加上車輛數目增加,縱使拓寬也難解塞車問題。

他認為,公部門與其盲目的拓寬道路,讓土地負擔更沈重,不如把經費花在建置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否則以七星潭周邊停車腹地空間來看,拓寬後停車位不足,將成為七星潭風景區最難解的問題。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主任賴威任更直言,解決塞車困境是假議題,外界揣測,或許炒地皮比較有可能是花蓮縣政府真正的動機。他指出,193縣道周邊土地距離海邊相當靠近,一旦道路拓寬後,可吸引財團進駐蓋海景度假村,大幅提高原有經濟能力衰弱的沿海土地價值。

開發與環保,只能二選一?

為深入了解居民看法,賴威任數次走訪193縣道。他坦承,確實有部分居民支持拓寬,甚至爭相希望自己家的土地被徵收。主因在於193縣道北端土地鹽份高,多半只能種植地瓜、花生等經濟價值偏低作物,讓居民期待拓寬後所帶來的財富收入。

另一部分居民則憂心,道路拓寬後自家門前便是20米大馬路,將使原本寧靜的鄉村生活改變,造成年齡層偏高居民們恐懼。就有不願具名的居民指出,193縣道因為沒有紅綠燈也無測速照相,常有重型機車隊會前往飆車,不時發生流浪貓狗被意外撞死,讓家園成為動物墳場,拓寬後開放甲類大客車通行,情況只會雪上加霜。

Fill 1
花蓮,193縣道
沿著這條193線開車前往七星潭,很難不被東側的湛藍太平洋吸引。(特約攝影/王文彥)

面對反對聲浪,新城鄉兩席縣議員賴進坤與何禮臺皆大力支持開發。縣議會議長賴進坤表示,台灣各地許多開發案所需的水泥,都是花蓮人忍氣吞聲,為了國家的發展而挖山,供應建設所需,反觀花蓮人不過是想要一條好一點的道路,卻得受到環保團體的質疑。

議員何禮臺更直接槓上立委田秋瑾,直言193縣道是一條花蓮人最卑微乞求的道路,只要是花蓮人都知道前往七星潭流量非常多,非花蓮人不要干涉、阻礙花蓮的建設,更別想只是把花蓮當成西部的後花園,讓花蓮人永遠只能當二等公民。

由於193縣道在民國88年已通過環評,花蓮縣政府預計在12月17日舉辦環境差異分析會議,外界認為拓寬案可能過關。然反對派憂心,由地方政府主導的環差會議,委員都是由地方政府邀請,難以達到公正客觀,193縣道的美麗與哀愁,是否在縣府「強渡關山」中成為犧牲品?已備受矚目。

追蹤報導:花蓮193縣道拓寬案17日遭退回

花蓮193縣道拓寬案環境差異分析審查會17日傍晚落幕,原本外界以為此案可能過關,結果跌破眼鏡,與會7名審查委員意見一致,認為開發單位缺乏「現況分析」及「數據佐證」,經過約20分鐘閉門會議後,決定將此案「全案退回」。

會議開始前,公民團體扛來「193聖誕樹」,一片片從193縣道撿來的落葉上頭,寫著希望保住193縣道的連署民眾姓名。與會民眾與公民團體,則輪番表達對於這條美麗道路的憂心與不捨。 

審查委員張章堂表示,193縣道雖然在民國88年就已通過環評,但距離至今「時空有點久」,尤其這幾年來花蓮人口變化大,開發單位提出資料過於老舊,難以凸顯出開發的意義與目的。

 另名委員許文昌更直言:「說句良心話,這案子不知該如何審起」。他指出,拓寬193縣道如果是為了紓解觀光壓力,太魯閣國家公園已人滿為患,停車場越多車擠得越多,沒必要開這麼多條路給觀光客。 

「花蓮人可以繼續在193縣道上騎單車,享受防風林與海岸的風情,是最好的聖誕禮物」,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蔡中岳喜出望外表示,環差結果讓花蓮人大獲全勝,保住了美麗的193縣道。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