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World 國際週報》

誰射殺了「巴勒斯坦之聲」?半島電視台記者Shireen之死
2022年5月13日,夏琳.阿布阿克利赫(Shireen Abu Akleh)的送葬隊伍在東耶路撒冷遭到以色列警方的驅逐。(攝影/AP Photo/Maya Levin/達志影像)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好幾個世代的巴勒斯坦人,都看著她的報導長大。誰知最後卻在電視上,見證了這位王牌記者的死。

2022年5月11日清早,卡達《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最資深的巴勒斯坦記者──夏琳.阿布阿克利赫(Shireen Abu Akleh)──在前往衝突現場、報導以色列軍隊掃蕩巴勒斯坦難民營時,遭不明掃射攻擊。《半島》採訪製作人中槍負傷,忙於搶救同事的夏琳,則遭隨後打來的子彈貫穿頭部,當場死亡,享年51歲。

夏琳在前線被射殺的消息,震撼了整個中東的國際新聞圈,對巴勒斯坦民族來說,更是讓數百萬人悲憤心碎的「國殤日」──因為夏琳不僅是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阿拉伯語新聞人之一;過去20多年來,她都一直駐守在以色列─巴勒斯坦的衝突現場,不懈地將新聞真相帶到國際,是專業最被肯定、也最受巴人仰賴與敬重的「巴勒斯坦之聲」。

當場身亡的夏琳,靈柩先是在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城市巡迴兩天,接著才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耶路撒冷──並在十數萬巴勒斯坦市民夾道的眼淚送行下,於5月13日安葬於家族安息的基督教墓園裡。但送葬過程中,以色列鎮暴警察卻極為爭議性地以棍棒、催淚瓦斯、甚至是橡膠子彈,粗暴地襲擊為夏琳扶棺的人群,甚至險些在新聞直播中打翻夏琳的靈柩。

殺死夏琳的兇手究竟是誰?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政府相互指責的輿論諉過戰,又各自逃避了哪些真相問題?而一個記者的生與死,對巴勒斯坦人來說,又遺留下了多大的衝擊以及時代的意義?她生前最後的報導,想追的又是那一條未完成的新聞?

《半島》第一代王牌:整個世代巴勒斯坦新聞人的偶像
51歲的夏琳.阿布阿克利赫,是巴勒斯坦家喻戶曉的新聞人旗幟。出生於耶路撒冷的她,來自巴勒斯坦的基督教家庭,原本主修建築系,但大學期間,巴勒斯坦正因一連串歷史時刻──從1987年開始的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義(First Intifada)
1987~1993年間,巴勒斯坦人反抗以色列佔領與軍事統治的大規模群眾抗爭。這次抗爭重塑了巴勒斯坦人的認同,逼使以色列與巴解和談,促成1993年的《奧斯陸和平協議》。
開始──成為全球關注的新聞熱點,被時代影響的夏琳才走上記者之路,以前線的現場視角,見證了1990年代以巴問題的反覆和解與衝突。
初入行的夏琳,在本地頗有成績,但真正的生涯轉捩點卻是1997年、來自卡達的《半島電視台》邀請。今天的《半島電視台》已是一方巨人,可是在25年前,剛成立沒幾個月的《半島》
《半島電視台》是在1996年11月才成立。
既沒有經驗與名氣,在阿拉伯世界也沒有成功的前例可循,是眾人看衰的「燒錢機器」,但憑著對國際新聞的重金投資與(除了卡達政治以外的)百無禁忌,《半島》當時相對開放、進步的開台風氣,以及相對於其他阿拉伯國家更尊重專業的「報導自由」承諾,卻很快地吸引了各國明星記者加入,而被邀請為以巴衝突線記者的夏琳,也就此成了《半島》元老、是開站的第一批國際記者。
2000年是夏琳與《半島電視台》在阿拉伯世界的發光起點。當年秋天,因為以色列右翼領袖「貝魯特屠夫」夏隆(Ariel Sharon)
後來的以色列總理夏隆。在以色列的心目中,夏隆是率領以色列打贏六日戰爭與贖罪日戰爭的「戰爭英雄」;但在巴勒斯坦的記憶裡,夏隆卻也是指揮1982年入侵黎巴嫩,從中主導貝魯特巴人難民營大屠殺的「貝魯特屠夫」。
爭議視察耶路撒冷的聖殿山
猶太教與伊斯蘭教最神聖與最敏感的信仰爭議地。傳說中,此地的地底是猶太教「所羅門聖殿」的所在位置;但目前地表上的「圓頂清真寺」與「阿克薩清真寺」卻是穆斯林的第三聖城(古蘭經紀錄先知穆罕默德在此夜行登霄見證神蹟)。夏隆當年的爭議視察,則因暗示將把此地獨尊猶太信仰,而引發兩大信仰間的嚴重猜忌與激烈衝突。
,被積怨點燃的巴人怒火於是開始了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 Second Intifada)

但在各地的攻擊、鎮壓與血腥衝突中,《半島電視台》的夏琳則以第一手的現場報導、底層巴人的真實回應以及跨國衛星電視的阿拉伯語即時播送,讓世界聽見了來自「現場的巴勒斯坦之聲」──甚至連以軍的心戰廣播,都會嘲諷性地模仿「這是夏琳.阿布阿克利赫,《半島電視台》報導」的口白橋段──自此,《半島》與夏琳彼此加乘的報導聲量,也成為巴勒斯坦人與阿拉伯世界最受尊重與信賴的新聞記者。

「夏琳是我人生中,第一個認識與信賴的『女性記者』。在我還小的時候,(巴勒斯坦)沒有太多可靠的新聞選擇,只有《半島電視台》──幾乎每一個巴人,家裡都會看《半島》的新聞,大多時候都是為了看夏琳的報導。」

29歲的新銳記者夏莎.漢奈莎(Shatha Hanaysha),對著國際NGO「保護記者委員會」(CPJ)回憶著自己的啟蒙偶像:在20年前的阿拉伯世界裡,鮮少有像夏琳一樣衝現場、每次都直上前線的女性記者,因此她的報導與業界成就,不僅只是衝破了媒體圈裡的天花板,也是承先啟後、鼓勵更多巴勒斯坦女性加入新聞工作的動機原點:

「調皮的時候,家裡的長輩總會教訓我『愛講話就該學學夏琳的口條』。每每被問及我的志願時,我也總是一口回答:『我想成為和夏琳一樣厲害的記者。』對我們這代的人來說,夏琳就是大家的新聞偶像──我真希望能像她成為同樣勇敢、成功、又專業的記者榜樣。」

但漢奈莎始料未及的是:一直景仰的夏琳,竟在2022年5月11日的新聞現場,於自己眼前遭到射殺。

傑寧難民營外,有人朝記者開槍
Fill 1
2022年5月12日,藝術家在加薩街頭繪製半島電視台記者夏琳.阿布阿克利赫的壁畫。(攝影/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Ali Jadallah)
2022年5月12日,藝術家在加薩街頭繪製半島電視台記者夏琳.阿布阿克利赫的壁畫。(攝影/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Ali Jadallah)

5月11日清晨,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北境城市傑寧(Jenin)傳來了衝突消息。夏琳、《半島》採訪團隊,與多名其他媒體的巴勒斯坦記者(包含漢奈莎在內),天剛亮就驅車趕往傑寧難民營。根據夏琳生前發給同事的最後簡訊:記者們收到了以色列軍隊拂曉突襲、入城掃蕩難民營的鎮壓通報,眾人正趕往現場確認情況。

每年的4月底至5月中旬,都是以巴衝突的高風險期。因為1948年的第一次以阿戰爭就是在此時開打,無論是5月14日的「以色列獨立紀念日」,還是5月15日的「巴勒斯坦浩劫日」(Nakba Day,百萬巴人在開戰後淪為難民的開始),都是引爆雙方國仇家恨的緊張高點。而今年4月起,雙方緊張也不斷升溫,以色列指控巴人不斷發動恐怖襲擊,巴勒斯坦則痛斥以色列軍警藉故在巴人城鎮鎮壓殺人──而其中衝突的重點地區,就是以民風剽悍聞名的傑寧難民營。

在1948年的戰爭之前,民風剽悍的傑寧,就已是巴勒斯坦民族運動的搖籃之一。2002年春天,時逢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的衝突高峰期,為了報復並掃蕩巴人對以色列本土的自殺攻擊,時任以色列總理夏隆發動守護之盾行動,發兵約旦河西岸,在各重點城市對巴人武裝「反恐掃蕩」。但當夏隆的大軍於4月1日攻入傑寧市,以軍與巴人武裝卻在傑寧難民營裡,爆發極為慘烈的死鬥巷戰。

這場為期10天的傑寧戰役,給城市帶來極大破壞,但以軍攻勢不僅沒取得決定性戰果,反而與傑寧人結下了更深的血仇,並在如今的2022年4月,以「傑寧戰役20週年」為名重新引戰。以色列政府指控巴人武裝組織從傑寧難民營,接連遙控對以色列本土的恐怖攻擊,於是不斷派出軍隊突襲傑寧難民營、發動點對點掃蕩。而5月11日清晨吸引記者團前往觀察的槍戰通報,正是此一局勢的衝突日常。

11日清晨,以色列軍隊突然開進傑寧難民營的消息,在社群網路傳開,地方通報街區正在槍戰駁火,夏琳一行記者才會驅車前線採訪。但沿路並沒發現任何交戰跡象,一直開到難民營西北郊的邊界,才因看到了以色列軍隊而停下,此時大概是清晨6點至6點半左右。

「我們與以軍的距離,大概幾百公尺。為了表達來意,記者的車隊先緩慢停下,確認以色列軍隊已確實看見我們、且沒有鳴槍示警後,車輛再慢慢前進​​⋯⋯誰知道車子才發動沒幾步,以軍就朝我們開火掃射!」

根據《半島電視台》的事後説明,以及至少3位同團記者──最先中彈的《半島》採訪製作人薩莫迪(Ali Samodi)、巴勒斯坦攝影師薩迪(Mujahed al-Saadi ),以及另一家當地記者漢奈莎──的目擊證詞:以軍狙擊手全無示警,直接朝記者車隊連續射擊,被火網壓制在車內的《半島》採訪製作人薩莫迪,當場中彈。儘管遇襲的車隊馬上停止前進,但由於遇襲街道狹小,後方又是一直角巷弄,因此倉惶逃下車的一行人,才被以軍的不斷開火給釘在了駁火現場。

當時與夏琳一同逃下車找掩護的漢奈莎表示,以色列的軍車是從街道南方朝記者「狙擊開火」,眾人進退不得、一動作就被瞄準射擊。由於中槍的薩莫迪當時已重傷,大家優先協助傷患後撤,只能留下夏琳與漢奈莎原地找掩護。

「誰知突然幾聲槍響,夏琳就在我眼前正面倒下──我怎麼叫她都沒反應⋯⋯夏琳再也醒不過來了!」

在連續槍響與記者大聲求救後,幾名附近的青年大膽地趕到現場救人。但根據目擊影片的紀錄,來自南方的狙擊手仍不斷朝夏琳所在的方向瞄準,只要有人一接近倒地的夏琳,槍手就開火朝來人射擊。但無論是倒地的夏琳,還是在一旁牆邊哭喊的漢奈莎,現場所有記者手上都沒有東西、也都按照規定佩戴了制式的深藍色鋼盔與以英文在胸前大大標記著「採訪媒體」(PRESS)的防彈背心。

「只要有我們一靠近夏琳,以色列軍隊就馬上開槍──但他們瞄準時明明看得見我們是記者,卻還是故意射擊,不給我們機會救走夏琳!」漢奈莎説。事實是,倒地的夏琳頭部中彈,當場死亡。

誰殺死了夏琳?以巴互控的「子彈之謎」
Fill 1
2022年5月13日,夏琳的送葬隊伍正要通過耶路撒冷的街頭。(攝影/Getty Images/Amir Levy)
2022年5月13日,夏琳的送葬隊伍正要通過耶路撒冷的街頭。(攝影/Getty Images/Amir Levy)

雖然傑寧市民拼了命把夏琳拖離火線,但中彈的她早已沒有生命跡象。於是,《半島》記者夏琳.阿布阿克利赫在前線被射殺的新聞,就在短短幾十分鐘內,叫醒了整個巴勒斯坦與中東新聞界。

夏琳的死訊,震撼了整個巴勒斯坦民族。是日下午,夏琳的靈柩離開醫院太平間,先是在最後的報導地點傑寧難民營外巡迴了一圈,隔天再移靈到拉馬拉(Ramallah),接受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 Mahmoud Abbas)的追贈授勳與國喪告別式,並重新回到《半島》駐拉馬拉的巴勒斯坦支局,與工作25年的新聞夥伴作最後道別。最後,夏琳的靈柩,才在十多萬巴勒斯坦民眾自發性含淚送別的夾道目送下,跨越了以色列控制的邊境關口,回到東耶路撒冷,並於5月13日繞行聖城、下葬於位在錫安山基督教公墓的家族墓地。根據眾多駐巴勒斯坦媒體與記者的說法:

夏琳死後的3日喪事,讓數十萬巴勒斯坦人上街為她送行,其憑弔規模不僅十分罕見,更可能是自2004年巴人民族領袖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死後,整個巴勒斯坦送葬規模最大、社會情緒最強的民族級喪禮。

在十數萬人的哭泣告別中,夏琳已於5月13日在耶路撒冷入土安息,但整件事件仍留下沒未解答,且引發巴人強烈憤怒的重大疑問──

「究竟是誰對記者團開槍,射殺了夏琳?」

雖然在《半島電視台》的官方聲明和多名隨行記者的現場目擊證詞中,明白指控:「夏琳就是死於『以色列軍隊』的槍下!」

但以色列政府卻是第一時間駁斥控訴,像是總理貝奈特( Neftali Bennett)就公開表示,傑寧衝突的當下現場,也有巴人武裝向以軍部隊開槍、投擲炸彈,「《半島電視台》的記者,很可能是被巴勒斯坦民兵的亂射所殺。」

同時,以色列國防部也接連釋出多部社群短片,指控巴勒斯坦民兵在傑寧難民營裡向以色列部隊開火,強調事發當早確實有巴人民兵在「夏琳遇難地區」發動濫射攻擊──但此一說法,卻在5月15日遭著名的數位調查組織《Bellingcat》駁斥為混淆視聽。

透過目擊影片的比對與科技工具的查核,《Bellingcagt》判斷夏琳一行人的遇襲時間,是在5月11日上午6點30分至7點之間──此一時間,以色列軍隊確實如目擊記者證詞所說,出現在夏琳位置的南方街區、約180公尺處;但以色列軍方公布的巴人開槍影片,卻是發生在當天早上6點之前,除了與事發時段有30分鐘以上的時間差,拍攝地點也在以軍位置後方、離夏琳所在地以南更遠的300到500公尺。

換句話說,雖然以色列軍隊當天確實與巴勒斯坦民兵發生過槍戰,但巴人武裝與夏琳的遇襲位置之間,還隔著大批以色列部隊──考慮到影片中開槍聲音的距離,以及現場民眾在搶救夏琳遺體時,仍遭南側槍手「刻意瞄準射擊」的狀況,《Bellingcagt》的結論才判斷:以色列軍方的假設,存在著事實上的明顯不合理。

不過,《Bellingcast》的初步判斷,並無法直接判斷開火的槍手就是以色列士兵;相反地,來自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的一系列「爭議操作」,卻被以色列官方抓住把柄,反過來質疑巴勒斯坦當局做賊心虛──因為以色列政府曾主動向巴勒斯坦當局提出「聯合調查」的請求,並由以國的專業法醫團隊,在美國或其他第三方團隊的監督下,協助巴勒斯坦檢方驗屍與犯罪鑑識。但阿巴斯不僅一口回絕以色列的聯合提議,更拒絕提供夏琳的驗屍報告與從她體內取出的「子彈證據」。

以色列軍方與檢警皆表示,巴勒斯坦政府之所以不願公開「子彈證據」,最可能的原因就是為了掩蓋「夏琳確實有可能是被『自己人誤殺』」的尷尬事實;但在巴人的輿論情境中,讓以色列的聯合調查或參與,根本毫不可行──因為巴勒斯坦政府正欲把夏琳案提到戰爭罪的層次,提告國際刑事法院(ICC)。在此前提下,若讓被控為兇手的以色列軍警參與調查,豈不等於與虎謀皮?

「就算向平民開槍的,真的是我們以色列的士兵,但在戰爭中、特別是在遭遇巴人槍手的行動中,造成傷害擴散真的很難避免。」在以色列軍系媒體的採訪中,以色列軍方發言人克查夫(Ran Kochav)也爭議地表示

「我們換個角度想好了,這些所謂的新聞記者,為什麼要混在巴勒斯坦武裝槍手裡攝影?他們是為誰效力? 我能不能説『這些人的攝影機也可能是威脅』?」
誰不讓夏琳安息?襲擊喪禮的以色列鎮暴警察再掀風波
Fill 1
2022年5月11日,約旦河西岸城市拉馬拉(Ramallah)中心,一個戶外看板上播放著夏琳的照片,上面以阿拉伯語寫著「再見夏琳,巴勒斯坦之聲」。(攝影/AP Photo/Nasser Nasser/達志影像)
2022年5月11日,約旦河西岸城市拉馬拉(Ramallah)中心,一個戶外看板上播放著夏琳的照片,上面以阿拉伯語寫著「再見夏琳,巴勒斯坦之聲」。(攝影/AP Photo/Nasser Nasser/達志影像)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公開不信任,讓夏琳之死成為了雙方劍拔弩張,但卻又各自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的政治炸彈。像是以色列左翼大報《國土報》(Haaretz)
《國土報》在政治立場上,一直對當代保守化的猶太復國主義抱持反對態度。於以巴問題上,也更同情巴人處境。
就刊出了控訴性的社論,痛批無論是以色列總理貝內特,還是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兩個民族的執政權力者都只想從民族情緒中得利。
「他們沒有人真的在乎是誰殺死了夏琳」

《國土報》的評論標題,乍看之下有些犬儒,但內文除了提到上述的調查諉過與證據不透明外,也特別解釋了夏琳之死,正好打中以巴彼此「說不得」的政治尷尬──阿巴斯目前正遭遇巴人內部極大的執政合法性質疑,因為阿巴斯在2006年之後,就一直不斷藉故推遲巴勒斯坦的總統與國會大選,其最新的對外說法是為處理東耶路撒冷選區的主權爭議,但巴人社群裡、包括夏琳等著名記者在內,卻都對阿巴斯的貪腐戀棧頗有質疑,並認為巴勒斯坦大選連著16年辦不成,就是因為阿巴斯不敢面對政權變天的可能結局。

評論認為,阿巴斯在夏琳死後隔天的國喪演示,與對以色列參與調查的強硬姿態,都是為了收割民氣的短線策略。其一方面透過「國喪主祭」的角色,重新掌握了巴勒斯坦民族抵抗的發言權;但另一方面卻也以此向以色列政府暗示,唯有自己才是穩定以巴現勢的「可靠夥伴」
儘管在外交舞台上,阿巴斯與以色列是對立關係,但透過代理徵稅、預算補助,以及國安反恐合作...等名目,阿巴斯不僅在政權金流上極為依賴以色列政府的支持,甚至還會協助以色列鎮壓巴人、肅清派系異己——而這些爭議卻公開的合作默契,也是讓阿巴斯失去巴人信任的主要原因。
(巴人的稅錢是以色列代徵,然後再撥給巴勒斯坦政府。所以過去常常會扣錢不撥預算,逼巴政府讓步合作。)

至於以色列總理貝內特,其目前的執政內閣,是與幾個小型阿拉伯政黨聯手的策略結果。但從4月開始的一連串以巴流血衝突,已讓這一罕見的猶太─穆斯林聯合內閣,瀕臨拆夥垮台的風險──就算政治傳統上,以色列不太會為軍警鎮壓巴人的行為公開讓步,但過度刺激巴人情緒,卻可能讓自己面臨下台失勢的立即威脅。

於是在雙方高層的政治算盤考量下,以巴雙邊政府才會不斷隔空嗆聲,但在關鍵的犯罪咎責問題上,默默地打了馬虎眼。

但這樣的不明不白,巴勒斯坦人能接受嗎?事實上,以巴之間的緊張情緒,並沒有因為貝內特與阿巴斯的虛應故事而有效減緩。其中在5月13日,夏琳回到耶路撒冷安葬的喪禮遊行過程裡,以色列鎮暴警察更是在全球直播中,令人吃驚地發動武力鎮壓。

耶路撒冷警隊表示,針對夏琳喪禮的執法行動,是為了避免「巴人遊行情緒失控」的預防性手段;之所以下手鎮壓,則是因為送葬隊伍裡有巴人青年朝警察丟垃圾,現場警察感到人身威脅,所以才「正當防衛」。

但在新聞鏡頭裡,以色列的鎮暴部隊不僅在喪禮開始前就包圍了靈柩所在的醫院太平間,其「正當防衛」更直接以警棍、催淚瓦斯襲擊了為夏琳扶棺的送葬隊伍。

衝突過程中,鎮暴警察不斷痛打湧上前、慌張欲護航夏琳靈柩的巴人民眾,甚至連靈車與棺木上的巴勒斯坦國旗,都被衝上前的以色列警察扯下撕毀──在棺材兩端的衝突畫面,就這樣誇張地登上新聞直播,引發全球巴人更大的悲憤情緒。

「在巴勒斯坦人的集體記憶裡,夏琳就是第二次巴人大起義的聲音、她是代表我們巴勒斯坦人反抗不公義的聲音,」送葬隊伍中,39歲的巴人社工比夏拉特(Rawan Bisharat)對《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特派員如此解釋,「一開始,我聽到夏琳遇害的新聞還不知該作何反應,但接著從突尼西亞、黎巴嫩、加薩⋯⋯甚至美國,分散全球的巴勒斯坦人都卻都自發性地出來為夏琳送行。」

「以前,總是夏琳的報導,把巴勒斯坦人給連在了一起。如今她死了,同樣的悲傷也讓我們彼此團結聯繫──對我們這一代的巴勒斯坦來講,我們憑弔的不僅是夏琳的聲音,還有整個民族一整個世代的共感回憶。」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