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凱(筆名)當了6年的公務員,平常溫吞的他,今年5月做了件很不「公務員」的事:他寫了封信給行政院長林全,標題是「給林全院長的一封信──公務員也想實踐夢想」。以他在基層的經驗,分別從研考、審計、人事制度檢討,敘述公務員在體制內的身不由己。
這封陳情信,在公務員間廣為流傳,許多人心有共鳴,但也有人酸魚凱「年輕真好,有夢最美」。本以為這件事就要石沉大海,但就在今年7月底,傳來了令人振奮的回應:行政院因為魚凱的陳情,決定簡化原有的管考項目。
即將退休的公務員美寶(化名),和同事在位於市中心的辦公室屋頂玩起了「開心農場」。除了種菜外,他們還種了需要細心照料的水蜜桃和番茄,甚至把果實套袋。
美寶聽聞魚凱出版《公門菜鳥飛》講述公部門現狀,也回憶起當年那個滿腹理想的自己:敢擋民代關說、敢跟主管拍桌。後來,因為主管嫌美寶礙事,把她數度調職晾在一邊。雖然職場失意,但美寶故作堅強:「我不難過啊!我現在每天都在調整辦公室冷氣的風口⋯⋯」
剛考上公務員的人,不少人就如魚凱充滿熱忱,希望能透過自己的專業來改善社會,但幾年後,多數都變成了心灰意冷的美寶。公部門,這個全國最龐大也最關鍵的公司,擁有30多萬名優秀人才,卻因為一連串荒謬的制度與文化,導致人才變庸才。
政府並非不知道這個問題的嚴重性。2010年,關中擔任考試院長時,曾大力想推動文官制度改革,尤其著力在公務人員汰換制度,打破公務人員「鐵飯碗」的文化。如果不建立考績汰換制度,其實等於是人才反淘汰──打混摸魚的請不走,認真做事的也得不到獎賞。
他提到,30年前,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就興起新政府的改革運動,為了因應全球化趨勢與科技的進展,需要更有彈性跟效率的政府。在文官制度上,逐漸打破「永業制」思維,公務人員也開始有考績、訓練、跟淘汰。
然而,當時關中想推動的改革並沒有執行,以台灣公務人才的「反淘汰機制」仍在持續運轉中⋯⋯ 。
台灣公務人才反淘汰機制由幾個環節構成,它們包括:
「台灣的公務員也不少是來自學校專業領域的佼佼者,如何延續這樣的專業性,真的很重要,如何建立由下到上的決策反饋機制,也很重要。」小公僕魚凱給自己的階段任務,就是喚醒各界對公務員文化的省思,延續公務人員的專業與熱情,也讓公務員成為國家進步的最大動力。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