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現場 X 永楽座 】

石芳瑜/身而為粉──讀王定國的小說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我被稱為王定國小說的粉,簡稱「王粉」。事實上我「粉」過好些人,至今也還粉著這些人。「粉」作為一個動詞,帶著微醺與歡喜,感覺甚妙。身而為粉,好像有點不理性,但伴隨而來的忠誠與感性,是多麼可愛的情操,大可不必感到抱歉。

說起成為「王粉」這件事情,要從他復出文壇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那麼熱,那麼冷》開始說起。我記得是〈落英〉這一篇。「過了這個彎就好,過了下個彎就會沒事的。人生的道路總會有幾個彎吧,我還不曾見過有人一路直走就能贏得眾多的喝采。」但事實上,轉一個彎卻是失足,失足不是沒事,而是消殞。然而小說奇妙之處,卻是讓這個轉彎的失足成就了一種純粹,贏得喝采,雖然這個喝采,只存在當事人心中。也因此夠美,夠惆悵。

又或者是《誰在暗中眨眼睛》裡的〈妖精〉,把一個第三者寫得如此蒼涼可憐,兩、三千字,竟能把大老婆和小三各自的愛恨與委屈給寫盡了。真是厲害的短篇技藝。

王定國小說裡的人物經常卡在一個點上過不去。〈落英〉是如此,他2004年在聯合文學出版較不為人知的《沙戲》裡,有一篇〈苦花〉也是如此。這篇寫一個失意的男子,因為外遇失去妻子、失去女兒對他的愛與信任,人生最後只剩下釣魚這條路。最後卻卡在溪裡的石頭縫裡而死去,不知是自殺還是意外。是意外嗎?可又怎麼會在半夜去釣魚?是自殺嗎?王定國借用屍體的嘴自陳:「他唯一想說的是他沒有自殺,如果不是嘴巴塞滿泥沙,相信憑他滿腹的冤屈應該還能挺出勇氣把真相說出來。」王定國用他的溫柔,為一個困頓的男人辯解,為他推開絆住他的石頭、纏住他的魚線。告訴大家,主角不是用自殺來解脫人生,事實上,他釣到一隻破紀錄的「苦花」魚,而他的死,其實是為了幫這條魚解開纏亂的線節⋯⋯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走入潭中。把陷入困境的男人,帶往《老人與海》般的堅毅。也難怪周芬伶在《那麼熱,那麼冷》的推薦序哩,說王定國是「好Man的強悍虛構」。

事實上,王定國似乎也是為了幫他小說裡人物解開身上的結,為他們找到救贖的可能,因此「走入潭中」,拿起閒置多年的筆,開始頭也不回地寫起小說。

長篇小說《敵人的櫻花》主角也是如此,因為妻子的不告而別,男主角決意到一個靠近海的小鎮開咖啡廳,只為了找回他失去的最珍愛的人。

王定國筆下男人的那種深情、癡情,都帶有一種義無反顧的追悔姿態,其實不怎麼像現實中男人(真實的男人有多少是一去不回?)。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代替許多男人贖罪了,他不像張愛玲那樣只寫愛情的荒涼,也不是如羅曼史小說那樣充滿浪漫不切實際的幻想,王定國依舊寫了愛情裡坑坑疤疤、不堪與錯過,卻又帶著一往情深的追悔,而且真的是想盡辦法去挽回,不免讓我這樣的中年女子感到心動且癡迷了吧。便遙遙想起某一段被人辜負或是辜負他人的戀情,彷彿自己也被療癒了。再加上他的文字非常清麗、傳神,短篇故事的轉折乾淨俐落,就閱讀小說的經驗上,真是既享受又揪心,幾乎每一篇都好看。

大概只有最近的這一本《昨日雨水》,故事雖然表現了一些法院裡的景象,文字很非常好,但是人物的角色有點刻板。一個好人,因為做錯了一件事而懺悔,日後所做的一切都像壞人,但其實只是為了揭發,他始終是個好人。如果你對照《大佛普拉斯》裡的黃啟文那樣的壞人,因為一個愛他的女人的糾纏、威脅,就可以毫不心軟地殺人,而《昨日雨水》裡的柳蔭龍,因為做錯了一件事,而表面上成為「壞人」,但實際上正想進行一個更大的揭發與救贖,這樣的設計,我想是有點太刻意。

我相信有黃啟文這樣的渣男,也知道善與惡之間,有時難免是一點點崩壞的,甚至一夕崩壞,而王定國卻總企圖用他的小說救回每一個人,但這一次,我倒寧可這個人救不回來,或許這才更接近真實,更讓人同情。

每個作家不一定每一本小說都成功圓滿,或許有時他太執意為書中人物設定結局、為他平反,反而讓讀者無法投入。我相信還是有人喜歡這個故事,可惜這一次並沒有打動我的心。

但為何我會作為一個粉,而且一路相隨呢?我想是因為作家曾有幾個故事,真是深深迷住我了。還有王定國這樣每年一本,頭也不回的身影,多少也打動我吧。我記得他在《戴美樂小姐的婚禮》的自序裡這樣寫道:

「這本書也是連續第4年,我和讀者最真實的見面。 我們雖然不在任何地方相遇,卻也總有某些靜謐而溫暖的時刻,譬如現在的閱讀,藉由敘事的節奏或只因為文字本身流露的情懷,使我們每年都能在一本書中相聚並且彷彿進入親密的深談。 若有一天,你忘了聆聽或我不再執筆,想必那時你已對我充滿理解,不再訝異為什麼這樣的人願意回頭寫作。年輕時我曾有過狂野的革命熱情,有過孤高傲世的生存哲學,也曾以為憑我擅長的營商理念便足以睥睨他人;終歸而言,是因為過了中年以後突然惶恐起來的困境中,猛猛然對著自己的價值生出一種強烈的不信任感,才會在四年前某個夜晚悄悄又拾起筆來。」

多麼動人的自述。身而為粉,我也認為不在任何一個地方相遇是一件好事。透過閱讀「交談」,是一件又親密、又神秘,又自由的事。因為不認識,所有的離去與背叛,都不必感到為難與抱歉。我總認為這是閱讀最大的好處,它和真實人生的相遇畢竟不同,即使我們曾經深深著迷於某些作家,但我們仍可同時擁抱許多作家,或是毅然決然地轉身離去,卻一點也沒有道德的疑慮。多情與厭舊,反而是身為讀者的道德。而事實上,我喜歡的作家,也不是每一本書一出來,我就迫不急待地搶讀。總是等到自己有空,才找個時間慢慢地讀。至於何時會停下來?或許有一天,我會忘了聆聽或他不再執筆吧。這大抵就是我的感性與理性。

不過我倒是擔心這樣的出書密度,不一定本本都能把人抓牢。希望接下來他稍微慢一點,或許間隔一年半也說不定。只是不知道王定國怎麼想?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