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現場 X 一本書店】

Miru/請跟你的伴侶一起閱讀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最近年輕的朋友要結婚了,對她的建議只有一個:「請跟你的伴侶一起閱讀」。

不管你的伴侶和你是以何種形式在一起,當倆個人伴隨在人生路上的時候,請一起閱讀;那是既保有一個人的獨立自由、也能互相依伴的倆個人力量。

在結合成一個家庭後,都得面對的是接下來的現實生活。沒有人會在一開始就底定自己的個性,人生的路就是一個形塑之路。我們在路上所要處理的事多麼巨大又多麼繁雜,都得靠彼此的協力才能完成。

持續學習的動態

回顧過往閱讀的年代,書在我們的生活裡,是慢慢地、持續而微地滋潤著。閱讀是一個學習,能保持彼此的學習同步,那就是一個最基礎的好生活。

有時候書店會出現一起來的夫妻,但常常發現先生寧願站在外頭也不肯進來書店內看看,女生常常是好奇飽滿地走進來,捨棄先生一個人在外頭,後來就是一個抽菸或是滑手機的身影在窗外。

男生跟女生不同,在過了青春的年歲之後,男性常常首先離開書本,甚至不想接觸。而女生常常好奇而高度興趣的在書店出沒。不肯踏入書店的狀態,在男性愈來愈年長之後,也感受到學習的好奇心是這樣愈來愈微弱。

兩個人如果不一起學習,身體在一起,心卻是分得很開。

交會以及分道揚鑣的閱讀

伴侶間一開始的認識,有那麼幾本書彼此都有,是在一起的契機。一本足矣,有兩本也很好。

慢慢地生活在一起了,在閱讀的路上,兩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東西,生活在一起也不一定能受對方影響,你在讀什麼呢?不小心看到對方的書,幾個段落生出了感覺,就有可能因此跨出去,對原本不感興趣的領域展開。

兩個人讀相同的書,會產出不同的想法,這些想法就算不同也會互相涵蓋一部份,但彼此有自己的閱讀領域,因此永遠都不會對彼此有感到無聊的地方,因為我們閱讀的同時一直在探索與更新,彼此的不同更新就是永遠有魅力的地方。

伴侶之間,需要保有自己的獨立自由,然後再以自己的圈圈與對方的圈圈交錯,這樣會有一個部份是對彼此有交集,但不是全部的範圍。在閱讀裡認識得愈多,愈可以用寬容的態度去看待對方看待突來的波折,不用去占住對方的全部,也不用刻求自己去符合對方。

「寬容」比起「包容」更能保有自己的範圍,當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能很清楚的過渡而來,因為原本就不是以依賴的形式互相存在著。

兩個人就是一個家,家是製造人的地方

什麼樣的童年會發生在一個家,取決於一對伴侶的成份。要製造什麼樣的人,是在家的環境中產出的。

很多的社會問題,最初的根源都是在家庭裡,那一點一點地形成一個孩子長大的元素。父母會吵架的理由可以從一個小牙籤開始,也可以到殺害一個人做結尾。為了做家事吵架是簡單的家務事,也可能是嚴重的導火點,這就是製造人與複製人格的家。

閱讀是可以拉進更多觀點的方法,只要是一個人就會有偏見,當閱讀看了愈多,心常常是會愈寬容,而不只是無私的包容。當你理解了一切再去做出來的接受,總會比無條件接受來的好且公平。

我但願諸多的社會問題是從家庭改善起的,而最初的結合,可以是從一起閱讀做為一個起點。

心是滿的,愈是安靜

這個社會無法交換心的伴侶很多,因此無法交換的心還是需要說出來,有時候會看到女生的朋友特別喜歡找朋友聊天,而這一聊會沒完沒了的一直下去。

說話可以是一種想法的交換,也可能只是一種需要傾倒的發洩;但聽者得負擔這些好的交換或是廢物的分解。

閱讀常常是會帶來心的滿足,而這種滿足感進而會讓語言相形見拙而說不出口。在這之間,也會看到閱讀後穩定的心跟沒有閱讀需要說話浮躁的心。

伴侶之間平常說話的語言是無法帶到一個很精確深入的地步,很多的思想流動需要透過文字,才能到那個比較深的地方;諸多的問題難以描述討論,透過閱讀的文字之後再討論,似乎什麼現象、什麼樣的思想都是可以提出來談的,這也是語言無法做到的。

文字的閱讀之後,常常可以進入語言中,帶來不同凡響的效果,話語可以更精進更貼近心裡要傳達的,語言真的不是「罵是愛」這樣的形式展現。

走到40歲以上可以感到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是,可以和伴侶一起讀書。

未來或許我們都要面對自己一個人生活,但是有書可讀就不孤單,也有一起讀過的書陪伴,那正是流動過的,彼此的思想。

(註:這篇文章來自兩個人的討論而形成,不是一個人寫稿決定;就這篇文章來說,這樣才是完整的完成,謝謝跟我一起閱讀的伴侶。)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