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現場 X 讀字書店】

陳夏民/為他人的痛苦顯影:談宋尚緯《小結》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閱讀現場

上網,把(虛擬的)書丟進購物車,結帳,物流配送,小七取件。

人和書的關係,可以無縫接軌、冰冷順暢。

人和書的關係,也可以不止於如此。

走進書店,拿起一本書,撫摸書皮,打開讀幾段,書頁翻飛間,耳邊傳來生祥樂隊的歌曲〈南風〉:「我的鑰匙變孤僻/吵著回鄉找屋/海風北上幫忙敲門/它一身酸臭」,在哀婉的嗩吶聲中,你不經意地看到架上就有一本《南風》攝影集,和許多環境議題的書放在一起。你打開,彰化大城鄉,倚著牆渺小如螻蟻的老婦,下一頁,濁水溪出海口有如猙獰異形盤據的六輕工廠。你因這沉重議題而想得出神,一隻店貓忽焉躍過,扯亂思緒的線頭,你望向櫃檯後方,店員羞澀地朝你眨眨眼,你想和他聊一本書,他卻把你引進閱讀的蹊徑:從一片葉到一棵樹,進而是一整片森林。

11月起,《報導者》在每週末推出書評專欄,由閱讀現場的第一線觀察員:北中南的獨立書店輪流推薦心頭好。

人與書的關係,因為書店,有了景深與溫度,以及更多的可能。

偶爾聽到讀者大肆批評臉書(Facebook)文章集結成而成的書,「內容都讓人讀過了,還要集結出書,根本是騙錢」,我往往為作家們感到哀傷,畢竟吃土之路,或許這些免費內容都推了一把。不過,老實說,比起專書著作,我反而比較喜歡看作家的臉書文章(或是經過良好編輯的臉書文章專書),內容越廢的我越是喜愛。原因無他,因為「比較」真。

使用比較級,無非是因為臉書依舊是展演的一種,但無論如何,臉書文總是沾染了更多的生活氣味,作者也更有人味一些。

宋尚緯,便是我平日追蹤其臉書,並窺探其生活日常的作家之一。他的年紀比我輕很多,但他的人生歷練或許高出我數倍。我曾出版過他的首部詩集《輪迴手札》,當時對他的創作能量十分欣賞,對他本人反而不夠熟稔。多虧了臉書,讓我得以在他的詩句之外,重新閱讀他的生活,在腦海中溫習他的作品,進而拼湊線索,推敲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機制推動著他(內心的黑洞),讓他能夠為世上受到欺負的人,寫出能夠倚靠的詩句。

《小結》是宋尚緯繼《共生》之後,第二本獨立出版的書籍(《共生》後來由啟明出版社再次出版)。名為「小結」,實際上也是臉書發文的小結,是一本雜文集。先前在讀字書店遇到他,他提到他打算要把臉書文章集結成冊,依稀記得他提到了「廢」這個字,於是我腦海中期待著一本讀了會一直笑,或是寫滿美食的書,但實際買到手翻閱目錄的時候,才發現被騙了。這本書,有可能讓某些遭遇低潮的人哭出來。

《小結》收錄著宋尚緯臉書上討論各式議題以及自我剖析的文章,討論了創作觀、寂寞、信任、病痛,當然也討論了各式不同的傷害,議題之廣,就連性暴力、廢死、殺童案、霸凌、ptt版母豬論戰等,也全數囊括在列。乍聽之下,有種包山包海之感,但對比我們每一個人的臉書人生,或許也就能理解,這些放在一起根本南轅北轍的議題或話題,早已透過無數開啟的視窗或是手機推撥,侵入日常生活,我們早已習慣與之共處了。

Fill 1
陳夏民、書摘、宋尚緯、小結
讀字書店外觀。(攝影/陳夏民)

這些日常的小視窗,在宋尚緯的眼中,成了一個又一個無法理清又緊密纏繞著的小小的「結」:從廢死議題出發,討論了懷抱成見者永遠無法達成的溝通,「我們都是野獸,只是撕裂彼此的方式不一樣而已」;從他人在臉書上祝福他「詩安」,談到了詩之於人生的最重要意義,「我恨極了,詩給我很大的空間,我有極大的空間去閃避、去躲藏,將我那些尖銳與痛苦埋好,我把真正的自己埋得好好的」。當然,他也在日常自省中,思考「溫柔地對待彼此難道真的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嗎」?關於愛,他有太多疑惑,「只有誠實面對自己一切才有被處理的可能」,「我的問題在於我對任何人都不夠殘忍,或者是說無法殘忍,那個對象包括了我自己」。

無法殘忍,於是無法別過身去,只能持續地用肉眼關照這個世界。看見了不公不義之事或是天然呆自找罪受的傻逼,宋尚緯偶爾嘴巴很利,是個抖S。但更多時候,他很M。之所以M,並非逆來順受,而是從霸凌與病痛陰影之中走出來的他,曾經探觸生命之谷底,反而讓他能以文字為他人的痛苦顯影,「承認它(痛苦)的存在你才能真正地握住它,接著處理它」,而「當我們能夠懂得尊重他人的傷心,我們同時也是在尊重自己的痛苦」。 看開了,不代表自己不受影響,年輕的創作者不忘對自己喊話,「人生有太多哀傷了,我要好好鍛鍊不被輕易地擊倒。」是啊,宋尚緯,請千萬不要被人生擊倒,我們期待讀到你更多更多的臉書(廢)文啊。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