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現場X三餘書店】

謝一麟/地方與他方的連接──韓國釜山《鄉野間的幸福出版》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年度轉換,這段時間會有大型賣書通路或出版社,整理公布年度的出版銷售數字。台灣這幾年,出版產業的寒冬已至,未來還會繼續下霜降雪,這不是新聞。只是影響所及,是相關的營業單位與從業人員而已,一般人需要關心此現象嗎?

閱讀,對一個人的影響,很難定性定量描述,無法量化,需要長時間才知道有什麼影響。這讓出版一本書這件事,充滿了無限可能。困難與有趣,都是因此特點。它放在資本市場裡,是一項商品,市場規模、採購量大小、折扣促銷戰等等,都會影響商品流通的普及度與時效性;但對於一個人的主觀影響,又無法只以商品看待。

讓對的人遇到對的書,功德無量。怎麼讓對的人遇到對的書?如果看待書,只用商品的面向,可能那本對的書,被產業流通其中一環的某個人,判定它的命運,只能在極其有限的空間、時間,呼吸到新鮮空氣,不久立刻被退回暗無天日的倉庫,等待銷毀。

出版業與農業,和身心靈健康息息相關

因為有接連的食安問題,民眾就知道關心吃下肚的食物來源很重要。從土地長出的天然農產品,無害健康,這件事多麼重要與珍貴。出版產業鏈若日漸衰退,市場趨於萎靡,就像是農地有問題、農人工作價值低落,這樣人人都要吃下肚的東西就大有問題。人活著,身體要吃東西;腦袋與心靈也需要進食。出版產業的健康與否,和農業問題一樣,與每個人日常生活都息息相關。

因著上述的現象與想法,看到新書《鄉野間的幸福出版:山鷹出版社的釜山生存記》,感受書中熱情,受到激勵。不是因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而是想到台灣有不少創作者、出版社、書店也在一起努力同樣目標。大家並不孤單。

「我們是抱著『閱讀我們出版的書籍,讀者可以創造出美好世界的話就好了』的想法來做出版。這裡的讀者不僅是指現在的讀者,也包含未來的讀者,就像在一百年、兩百年前所出現的書,對現在的人們仍舊產生影響一樣,我們希望自己出版的書也能夠為一百年、兩百年之後的人們帶來好的影響。」(第10頁)

韓國的出版社大多在首爾與坡州,在其他地方開很難經營。山鷹出版社(sanzini)於2005年在釜山創立,至今已存活十餘年,出版400多本書籍。《鄉野間的幸福出版》為山鷹出版社職員,包括社長與編輯等夥伴共同撰寫的「地方出版生存記」,記錄地方出版社的第一線工作內容與秘辛,還有生存經營心法。

我們不一樣──在地化與國際化
「我之所以會創立山鷹出版社,也是因為想與地方居民更加接近,同時也希望能夠凸顯韓國社會中的問題,並且出版對社會有所幫助的書籍,哪怕只有一丁點的幫助也好。」(第10頁)

什麼叫地方的出版社?以地方學,包括公共空間、生態、文化、文學等面向,以地方為核心的內容物,導入出版產業鏈,生產的出版品可以流通到各地,甚至全世界。可是他方的人會想知道我們這地方的故事或議題嗎?其實,當世界的移動與資訊流通愈無障礙,這世界就會愈來愈像,每個地方的風土條件、歷史文化、生活方式,反而成為獨一無二的花朵。

「在韓國,『地方出版』存在相當程度的困難,必須要將地方的內容元素呈現在書中,但這些元素要作為商品的販賣內容著實有些吃力,終究必須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點。如果想要長久地將出版社支撐下去,就得好好地掌握住兩者間的平衡點。」(第9頁)

就算地方學很重要,以地方為主的出版,聽來似乎是小眾市場?這樣會賺錢?山鷹出版社的第一本書是《盤松的人們》,講釜山市中心的木板屋群拆遷後,移往盤松社區的故事。另一本同樣類似都市更新背後故事的書是《姜守乭教授的從我到社區革命》,姜守乭寫在忠清道地區,對抗高樓大廈工程的運動過程。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姜寅桂教授在《過去十年不能錯過的書中》介紹這本書,原因是描寫過程事實時,具有普遍性的問題意識,適用於所有政治權力及企業相關的韓國社會問題。

山鷹第一本賣出海外版權的書《品味釜山》,在日本引起不錯的迴響 ,山鷹收到不少日本讀者的回饋。足見地方出版,操作得宜,並無大眾與小眾分野,還是有其需求與市場。

「下班的路上去書店買回來了。忍著想要快點閱讀的衝動,把飯菜準備好後才開始看。這本書不是只介紹店家與美食而已,還認真又有去地描述飲食的由來、該怎麼吃、老闆的苦惱等等,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籍。」 「市面上雖然有許多關於首爾的書,但釜山相關的書籍卻不多。每次有《愛釜山觀光指南》等新書或改編書籍出版的時候,我都還不客氣地全買了。」(第37頁)
我們不一樣:地方出版與地方書店

地方出版可以讓世界看到「我們這裏和其他地方不一樣」,地方書店亦有相似功能。山鷹出版社社長姜洙杰認為,「地方書店的沒落,也會造成地方文化的死亡,在地方上若有在地書店,可以活化地方經濟並且投資地方文化。」(第43頁)。

閱讀山鷹出版社的初衷與經營十多年的故事,想到三餘書店的初衷也相仿。英文店名是「TakaoBooks」(Takao是高雄舊地名),名字訴說企圖,即以「高雄學」為主軸,挑選、詮釋、介紹高雄相關書籍,包括與高雄有關的作者、出版社、內容等。至今,一些大型書店與公共圖書館,開始重視這方面的選書,做特別陳列。讓外地、外國旅人來到高雄,可以有認識高雄不同面向的窗口。

實體店面經營過程,認識在地的人或團體,有些不錯的地方內容素材,想要出版的人會來洽詢。三餘也曾考慮過要不要做地方出版,現實上最主要的困難,是發行派送這環節。直接往來個別書店,不但繁瑣,大型通路也不接受;讓經銷商或書報社去派發,但沒有每月固定發書到一個數量,人家不承接此業務。所以三餘還是繼續做好地方書店的角色。

多元出版的幸福循環

現在通路選擇變得多元,比如上述內容,也可以用電子書上架販售,就沒有每月發行量的問題,及印刷成本、庫存壓力。我認為「地方出版」這件事,不只關乎出版社。出版的本質,其實不限於紙本書籍,將地方有趣、美好的人事物,有價值的經驗與知識,透過導覽、講座、戲劇、料理等等方式,傳播流通出去,有交流、溝通、思辨的意義,都算是一種「地方出版」。《鄉野間的幸福出版》這本書,適合對於地方生活有感情,想要訴說傳達的人來看。

「最後,想要問問大家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呢?對我而言,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幸福』,是能夠一同實現我的幸福以及我所屬社群的幸福。山鷹的書籍並不是已經完成的烏托邦,而是存在著想像與希望,期望能夠有助於人們創造好的世界。」(第8頁)

去年韓國的出版同業公會與文化部長,來台參訪書業,行程中有到三餘書店,做短暫的交流。互動中感受到他們對於台灣的公部門政策與民間努力的現況,有高度好奇,也交換韓國的現況。後來想想,台韓的出版業經驗,的確有類似的背景,比如:歷經高壓政治,真正的言論與出版自由,都還不到半世紀。從過去的結構,要轉型、還要跟上快速變化的時代,這個尚稱年輕的產業鏈,的確需要國家政策,以及各界努力傳播閱讀種子後的等待時間,才會健康成長。

消費者有多元的需求,就有多元的市場,能夠支撐多元的出版品生產。這樣的養分與空氣,也能讓創作者往更良善的循環,生產作品。讀者攝取進食的內容,就愈來愈無毒,更精緻發展。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