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現場

石芳瑜/一本作為讀者和書店橋梁的刊物──《閱讀的島》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今年初,我從友善書業合作社前理事主席詹正德手上接下《閱讀的島》總編輯的職務,一來是因為他屬意由我接手,再來也因為結束書店之後,我看起來相對清閒,比起他人接手應該更沒有問題,三來是因為最初提議合作社應該有一份刊物的,可能也是我吧。

然而在接手之前,我有過一些「猶豫」,一來收掉書店時,我已經打算往寫作的路上走去,並想擁有一種半退休的悠閒,因此不太熱衷。而我也曾經在刊物想法上和詹正德有些出入,主要是因為這不是一份賺錢的刊物,這使得合作社的經營在原本就很難打平的狀況下,有點雪上加霜,需要仰賴補助或找尋贊助。然而我當時的設想,除了覺得友善書業合作社可以發行自己的媒體,就像《誠品好讀》或是博客來的OKAPI一樣,同時希望可以自負盈虧,甚至可以賺錢。

再則,也有社員批評這本雜誌「不夠好」。本來這些編輯就不是專業的編輯,一切都摸索中前進,「不夠好」其實很難評量,也許是內容不夠有吸引力,也可能紙質、編排這些還不夠專業。我個人也傾向內容或許可以更生動有趣。至於「不夠專業」的部分,我曾經提議可以跟其他刊物或是Openbook合作,或許我們就不必花錢且辛辛苦苦地製作這份雜誌了。

可是關於這些的建議與批評,詹正德提出了他的想法:他認為友善書業合作社需要一份屬於自己的刊物,做為對外代表(刊物後面有合作社社員書店的名單),也做為社員間的溝通聯繫,既對外也對內,至於是否賺錢或虧損,則不是他認為的主要考量。後來理事會也同意這份刊物只在有經費(申請到一些補助或贊助)的狀況下才發行。

因為這樣的說法與折衷,我沒有異議。然而更可喜的是這本刊物並不算「不夠好」,在詹正德帶領下的編輯團隊,這本《閱讀的島》獲得人文藝術類雜誌的優良出版品推薦。說起來這絕對要歸功於編輯小組的努力,以及詹正德對《閱讀的島》做為一本台灣唯一的書店誌的堅持。

也因此我接下總編的位置,有責任,也有一點「撿現成」的感覺。

跟著百家書店走讀

接續剛執行完不久的「世界閱讀日」活動,這一期《閱讀的島》我也以一種「撿現成」的態度,快速確定雜誌的主題就是閱讀日的主軸──「走讀台灣,閱讀地方」。一來也是因為「走讀」這個主題沒人做過,而我也希望能將獨立書店這次在世界閱讀日努力舉辦的活動做一次更深入完整的報導。近百家書店及閱讀空間參與這次的活動,確實也足以呈現各地書店的樣貌及特色,絕對夠稱得上是精采的一期。

我個人想不到的是,執行「世界閱讀日」時的一點繁瑣及挫折,反而在編刊物的時候有了沉澱和昇華。閱讀這些文章時,我彷彿跟著一起走了一遍這些走讀路線,或是參加了這些講座、市集和一日店長。書店的用心、活動的精采與樂趣,歷歷在眼前。這和當初整合這些活動時煩燥,是完全不一樣的心情啊。

此外,這一期也邀得作家張惠菁的稿子,記錄了她走訪幾家書店擔任一月店長的心得,增添了雜誌的重量。同時,也一口氣介紹了7家新書店,這些店長各有開店的故事,有些書店是因為不忍家鄉沒有書店、或是回家鄉打拼,像是苗栗「日榮本屋」或金門「一把蔥」;有些則是扎根地方已久,像是屏東「繫。本屋」;有些店長則是被當地風土深深吸引,留了下來,像是北埔「藍鵲書房」;有些是來台灣開拓閱讀市場,像是「季風帶」;還有一些人,是為了尋找生命中另一種可能,像是高耀威跑到長濱去開了「書粥」,還有「舊事書坊」的老闆娘「離開先生」飄洋過海到金門開書店。看在我這樣一個曾經開過書店的人眼中,這些故事實在是太有意思,也充滿感動。我相信這些人的不斷繼起,書店絕對不死。

願景:讓台灣成為閱讀之島

大概因為我是一個喜歡閱讀與書寫的人,而編刊物又有企畫和執行的樂趣,必須分工合作,這和一個人寫稿有很大的不同。拿到刊物的那一刻,也非常有成就感,因為這是集合大家努力所完成的,除了編輯們,也包括每一位供稿者,但是又沒有自己的作品那麼有壓力和難為情。

開書店時,每天都要為生意好壞而煩心,且必須重複許多相似的工作,並守在店裡。編雜誌,財務的問題想一次就行了,而且每一期刊物都是一個新的企劃,我喜歡這樣的變化與小小的挑戰。

把編刊物說得這麼美好,大概是因為我太喜歡,而且我也遇到很稱職認真的編輯夥伴,我的喜好似乎也感染給夥伴,這真是太棒的事了!

之所以開書店,是因為我喜歡書,也認為書店可以讓我跨出家庭主婦的大門,開拓視野,但終究我不是一個太成功的創業者。然而編刊物卻讓我有比較單純的環境,和動腦的活力。突然想起來,這一切不算偶然,我高中自動加入的社團,正是校刊社,彼時編刊物的種種回憶與熱情又湧上心頭。

至於我對《閱讀的島》有怎樣的想像?除了沿襲「書店誌」這樣一個不變的宗旨,雜誌能作為書店與讀者間認識的橋梁,同時也盡到一些推廣閱讀的責任之外,我沒有忘記當初希望這本雜誌可以自負盈虧甚至賺錢的想法。我也期待這本雜誌內容更有趣活潑,希望不只在獨立書店,也能在其他通路販售,擁有更多讀者,才能更加推廣書店,亦不排除發行電子版以及其他活動合作的可能。讓台灣是一座閱讀的島,讓《閱讀的島》傳遞更多閱讀的樂趣,讓讀者彷彿走進更多的書店和書中,世界因此變得更加充實有趣。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