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口求生的功夫生意──專訪興達刀舖郭常喜師傅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第一工廠是打鐵,手拿鐵鎚錘鐵支,錘到流汗滲滲滴,不知何時出頭天。」在近期將上映的紀錄片《美力台灣3D》裡,打鐵師傅郭常喜以台語唸下這串七字仔,一語道盡這行業的辛苦──高溫工作環境,高度操勞身體,也只能餬口飯吃。郭常喜曾為李安的《臥虎藏龍》打造電影中的兵器,即使打鐵年資已達近60年,年過70歲的郭師傅,依然認為最滿意的作品尚未完成。《報導者》特約記者走訪茄萣興達港,拜訪這位「一代劍王」。

比約定時間還早到達「興達刀舖」,先與店裡的外國徒弟閒聊,順便逛逛刀舖。牆上除了各種刀具與兵器,店舖裡還掛滿許多媒體、政商名人來訪時與郭常喜師傅的合照。當郭常喜現身時,本人比媒體及照片中的他看來還要年輕,膚質亮麗,笑咪咪的,人如其名。

他開始燒爐打鐵,右手執鐵夾,左手拿槌打鐵,實打實的身手,這是累積60年的功夫。店舖裡機器打樁的聲響,與隔壁魚丸店機器攪拌魚丸的聲音進行合奏,這裡是高雄茄萣的興達港。來到港邊,遠遠就可以看到一支T霸招牌,寫著「工藝之家  郭常喜」,像是沙漠裡的龍門客棧那樣顯眼。

從甘蔗刀到青冥劍

龍門客棧吸引各路好手前來,也包括了李安導演。有一年李安帶著媽媽到興達港買海鮮,看到「興達刀舖」外擺滿各種刀劍兵器,隔次拜訪時,李安帶著各種傳統中國冷兵器圖稿,委託郭常喜師傅打造。而這些打造出來的兵器,最後通通進了電影《臥虎藏龍》,包括那把赫赫有名的「青冥劍」。

《臥虎藏龍》橫掃當年國際各大影展,獲獎無數,使得西方世界再掀東方武俠片的高度關注,也引起許多人對兵器與武林江湖著迷。不知是否受到武俠電影的影響,有兩個西方白人前後到「興達刀舖」來拜師學藝,其中的英國人「石川」(Rhett Peterson),直到現在還留在刀舖幫忙。

30歲的石川來台灣4年了,曾去過中國上海與日本,然而日本因師傅不輕易教人,直到來台灣認識了郭常喜,便與郭師傅拜師學藝,現在他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磨刀。郭常喜師傅說:「磨刀是基本功,磨刀過程也在學習掌握刀形。磨刀要磨到利,不用再經過師傅的手修整,這樣才能學打鐵。」

刀舖內有一組石川拜師儀式的照片,徒弟頭上綁著紅色頭帶,蹲跪在師傅面前,郭常喜拿著鐵鎚,輕輕敲一下徒弟的頭,再用黑炭灰抹在徒弟的人中。「火炭灰一抹,就代表你跑不掉打鐵這行,是祖師爺的徒弟。」郭常喜解釋完,跑去打鐵火爐前,用火炭灰抹在自己臉上,俏皮地開口大笑。

郭常喜現年73歲,仍每天到刀舖裡磨刀、打鐵。許多人問他怎麼不退休,他說沒人傳承,無法退休,打鐵太辛苦,也沒人要學。現在雖然有外國徒弟,但他要待多久?有何打算?都是未知。問郭師傅一個生手多久才能出師,他說:「很難算學多久出師。我現在也不敢說我出師,現在還是要每天研究創新,精益求精。」近60年的打鐵歲月,郭常喜因應時代變化,歷經了不同階段的轉變。

郭常喜出身在打鐵世家,從爺爺開始打鐵,從小也看爸爸打鐵,耳濡目染。如果拿刀劍比喻,郭師傅就像是一把名劍,本身就是一塊好素材。然而打鐵是個辛苦活,早年沒有機器,打個十多分鐘衣服就濕透,家中請不起人手,連媽媽都要幫忙打。

郭常喜告訴父親不想傳承家業,郭父卻說:「不打鐵,那就用一條鐵鍊把你栓住。」郭常喜回憶早期環境不好,農村需要大量人力幫忙割豬菜、餵豬,小學真正有去上課的日子不多。「別人念書都有制服,我穿一件內衣就去上學。」郭常喜拿出台南(學甲)頂洲國小的畢業紀念冊,指著班上畢業大合照,唯一沒有穿制服,只穿汗衫拍照的就是他。

小學畢業後,13歲開始正式跟父親學打鐵。郭父在郭常喜20歲時罹癌過世,郭常喜不得不繼承祖業,開始獨當一面。早期郭常喜父親製作的以農具居多,例如砍甘蔗需要的甘蔗刀,傳統的打鐵方式維持生計不易,比如一個師傅一天只能打5把刀,明天生意好,還是只能打5把,不可能生意變好就能打到10把。

「沒有機器,只有人力一下、一下打,有機器是比較省力點。但做零售總是有限,後來我就轉做批發,批給人家,像是國術館用的,宋江陣的兵器,或是特製用刀。」年輕時的郭常喜展露了生意頭腦,轉而自產自售,直到如今,他還在興達刀舖不遠處,開設了「郭常喜兵器藝術文物館」。

火裡來、水裡去的淬煉

如果《臥虎藏龍》讓郭常喜的打鐵工藝揚名立萬是「果」,那他前半生火裡來(打鐵)水裡去(磨刀)的功夫,就是一槌一印種下的「因」。

1970~80年代左右,台灣整體經濟好轉。因緣際會下,郭常喜跨入了食品工業用刀製作,「像是統一麵裡面調味包的細蔥,要切碎需要用刀。以前有間專做食品機械的廠商,找我討論要怎麼做,做這個切碎刀,後來又做切麵刀。」除了泡麵廠商,「可果美」切番茄的刀、「台鳳」不論是切鳳梨、去心、去頭尾的刀,都是郭常喜製作的。

食品工業起飛時期,食品用刀消耗得特別快,這段時期讓郭常喜賺了些錢,他便和朋友去鶯歌投資做陶瓷器,特別以調味罐為主。打鐵常需要站在高溫火爐邊,大力槌打;磨刀時候,則需要細心地讓刀鋒在磨刀石與水裡交替來去,從打鐵到陶瓷器,郭常喜從火裡來、水裡去的行業,又投入了另一個以水火土調和的產業。

做陶瓷初期生意好、有錢賺,後來中國的低價品進到市場後,生意歹做,開始虧錢。郭常喜又與朋友合股做瓷磚(後來的「白馬瓷磚」),那時候台灣剛好在大量蓋房子,需求量大。不過最後他依然選擇退場不做,只拿回20萬。走過環境起伏,就像鐵塊從高溫塑形,到槌打降溫到定形階段,郭常喜也開始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

他最專精的還是打鐵,若想要自己做、自己賣,轉為零售,得找個適合的地點。他在30年前找到了如今開刀舖的興達港落腳。郭常喜說起挑選興達港的原因:「主要是我自己愛吃魚,再來,碼頭邊比較有用刀的需求。」魚市場需要各式的切魚刀,那是魚販最重要的生財工具;餐廳廚師需要好刀,才能做出遠近馳名的海鮮料理。而訪問當天,也正好有高雄市區的鴨肉攤老闆,帶著剁鴨肉的刀子來打磨,就好像汽車需要定期進廠保養維修那般。

千里求師,萬里求藝

郭常喜承襲傳統打鐵,但為了精進技藝、學習如何製作食品用刀,大約有8年左右的時間,郭常喜經常往返日本學藝。「以前要去日本不容易,需要對方公司出聘書,才能拿到簽證出國。後來還是有給我,這是『功夫生意』,當時也沒有別人可以做。」

Fill 1
專訪興達刀舖郭常喜師傅
曾在日本奈良學習的興達刀舖郭常喜師傅展示他的刀具作品。(攝影/陳彥君)

郭常喜當時在日本奈良一帶學習,剛好不遠處有一條傳統打鐵街(現行政區為大阪府堺市),他經常去觀摩,甚至主動幫忙打雜,搏得信任,順道學習了日本打鐵的傳統工藝,「他們包鋼的方式不同,用十字的方式去不斷折疊。我們是中間超硬的,他們是把中間鍛打成硬的質地。像武士刀長,要熱處理、要包起來。」郭常喜說。

日本打武士刀的師傅,是國家認定的工藝匠師,國家會發薪水,和一般打菜刀、農具的鐵匠不同,然而在台灣,頂多發給你一塊「工藝之家」的牌子就沒了。或許因著在日本學食品用機械刀的機緣,了解到日本刀劍藝術的文化高度,隱隱影響了郭常喜做刀賣刀的思維。他開始花更多心思鑽研傳統兵器文化,製作方式與史籍典故。

雖然有許多職人匠師被國家視為國寶級,但在華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文化裡,製造業、手工生產者的經驗價值與本土藝術文化性,一直被低估。

「以前要參加國家工藝競賽,打鐵被瞧不起。後來台南藝術大學金工研究所王梅珍教授當評審,我的功夫才開始被當成國家工藝看待。」現在,郭常喜已經擁有幾項打鐵的專利,像是「刀劍專用多層折疊花紋鋼及其製造方法」、「具多重花紋變化刀劍本體之製法」。

郭師傅不會日語,問他當時語言不通去日本如何溝通?他說:「就用比的,就像現在我跟外國徒弟也是用比的。」日本人非常排外,累積多年的手藝功夫不輕易傳授別人,尤其外國人,但郭師傅依然學到手,他說自己本身就是個功夫人,所以只要看別人做,就能學到。

也因為郭常喜曾有異地生活的經驗,面對於素昧平生跑來學藝的外國人,他特別能夠體諒,「我現在有外國學徒,收他們,給他們住,也是給人方便。就像我當年去日本,日本人也是給我方便一樣。」郭常喜說這句話時,就像走闖江湖多年的俠客劍士,體貼來往過路人的風塵僕僕。

一代劍王

在「郭常喜兵器藝術文物館」的文宣手冊上寫著:「鐵手打快刀,柔情鑄名劍。藏古今之兵器,探武林之絕招。」在熱兵器出現前,不管東方西方,一國的國力強弱從打鐵工藝就知道,名刀好劍,在戰場上可以削鐵如泥,當今許多歷史學者,也從兵器農具及打鐵功夫的研究,就可以推知該國的科技與文明程度。

電影《臥虎藏龍》裡,有一段玉嬌龍竊拿青冥劍後與俞秀蓮的交手戲,這段比試,俞秀蓮使了很多傳統冷兵器,包括:長槍、雙刀、吳鉤、鐵鞭、月牙鏟、雙手劍⋯⋯,這些在文物館裡都有收藏。還有一區完整蒐集台灣不同原住民族的刀具與護具,可能比許多部落有的還要完整。

問郭常喜:這些收藏應該需要不少經費吧?郭常喜笑而不答,倒是談起創立這間文物館的機緣:「最早是收武士刀。以前的流氓械鬥都用武士刀互砍,刀砍壞了,會拿來給我修理。我都說我換新的給你,他們很高興,拿到一把新的刀。我收到舊的,就是古董。這樣皆大歡喜。」後來國家開始推動地方文化館,郭常喜就用相關經費,盡量把這空間維持下去。

在公共電視《誰來晚餐》節目中,曾訪問郭常喜的妻子鄭世珍,她說早年反對他收藏這些兵器,感覺收了一堆破銅爛鐵,但郭常喜會用文化,談理想來安撫妻子,後來也轉為支持,「20年後,他這些抱負一一實現。現在也證明他講的理念符合時代潮流。」鄭世珍說。

節目中,郭常喜用左手拿菜刀鍋鏟,做料理招待好友來賓許效舜,席間對許效舜的低潮感到不捨,流露出打鐵硬漢的俠客柔情另一面。柔軟的一面還包括了他熱愛寫毛筆的嗜好,郭常喜寫得一手好字,也常與朋友以字互贈,在文物館內就有一書法大字,是許效舜寫下的「鑄福」;而另一幅「一代劍王」,則是主演《龍門客棧》、《少林寺十八銅人》等武俠大片的田鵬所贈予。

離開文物館前,我請郭常喜打開手心給我們看。不如預想,沒有厚繭,很像文人書生的手心。問郭常喜平常有在保養嗎?郭常喜笑說:「有長繭就拿磨刀石來把繭磨掉。」雖不知道是真還是開玩笑,然而郭常喜自我打磨的人生經歷與處世哲學,讓他就像一把千錘百鍊、曖曖含光的傳世寶劍。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