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卡達世足
卡達世足FIFA現形記──瘋狂、黑金、死傷不斷的血色世界盃
2022年11月10日,一名男子站在盧賽爾地標體育場(Lusail Iconic Stadium)外的世界杯雕塑旁,該體育場將是卡達世足賽的決賽場地。(攝影/REUTERS/Marko Djurica/達志影像)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4年一度的世界盃足球賽,將在中東的沙漠國度卡達開打,從11月20日開幕到12月18日的冠軍決賽,64場比賽將見證下一階段世界盃的傳說,但卻也是爭議的開始。在災難性的比賽月份安排與炎熱氣候的雙重夾擊下,2022世界盃的賽況必將相當慘烈──頂尖選手們將拖著比過往加倍疲憊、負傷的身體上陣,參賽國家沒有時間休息集訓就得硬著頭皮開賽;更別提場外政治的貪腐、人權侵犯與大量外籍勞工死於世界盃工程的爭議,已讓丹麥等幾支參賽球隊宣布要穿上特殊球衣以示對國際足總(FIFA)與地主國的不滿抗議。

在體育已經不可能只歸體育的現在,世界各地紛紛也出現了針對卡達世界盃的抵制,許多球迷組織自發性地提倡「拒看世界盃」。但4年一次單純看球的願望,為何那麼變得如此複雜?在酷熱、甚至致命的沙漠裡辦世足賽,究竟又是誰在幕後護航的「黑箱主意」?

2022年 11月20日開打的卡達世界盃,是國際足總(FIFA)成立92年以來,史上第一次推遲比賽月份、破例在「年底」舉行的世界盃足球賽。從1930年第一屆世足賽開始,歷屆舉行世足賽都是在「年中」的6~7月,以配合各國職業足球聯賽的季末休賽期。但本屆的主辦國卡達,位於中東終年酷熱的阿拉伯半島,全國不僅99%的國土為沙漠,6~7月的夏季均溫更在40°C以上。

以2022年6月的高溫紀錄為例,首都杜哈的氣溫更曾飆升至48°C──在這種酷熱的極端環境,不僅是90分鐘衝刺奔跑、頂尖對抗的世界盃足球賽,任何戶外活動都有在短時間內嚴重中熱衰竭、甚至致死的生命危險。

為了克服比賽時的極端高溫,卡達爭取主辦權時,曾提出「開冷氣踢足球」的場館計畫。但直到今天,場館空調方案無論是設計、耗能以及周邊安全,都還是無法克服卡達動輒40°C以上的夏季氣候。因此FIFA才會在2015年8月──也就是FIFA執委會授予卡達世界盃主辦權的5年後──難堪且爭議地下令:為了迴避夏季高溫,2022年卡達世界盃必須延到11月舉行。

但卡達夏季的極端高溫,明明是最基礎的地理常識。為何FIFA明知如此,當初仍高票同意卡達主辦世界盃?

FIFA明知熱死人,仍選擇卡達主辦
Fill 1
卡達、世足、FIFA、黑金、世界盃
2022年4月1日,仍在興建中的盧賽爾地標體育場。卡達世界盃足球賽有8座比賽場館,盧賽爾是最大的一座。(攝影/Christian Charisius/dpa/AP Images/達志影像)

「卡達6~7月的氣溫高達45°C~50°C。」前比利時足協主席、曾參與2022年世界盃主辦國投票的前FIFA執行委員德霍格(Michel D'Hooghe),10月初接受法國《世界報》(Le Monde)專訪時,如此陳述12年前的主辦權爭議:

「FIFA當時早就知道,在這種氣候條件下,想要照辦世界盃是不可能的事。這是常識,你不需要獲得諾貝爾獎,就能判斷我們不可能在夏天的卡達踢球。」

德霍格解釋,當時FIFA的評選報告,主要針對各競選國的體育場館、住宿基礎建設、球迷運輸交通與特殊情況的醫療設備報告,「但地理氣候並不是FIFA評選的直接項目。」

事實上,以往世足賽的主辦權選舉,通常在「大賽6年前」舉行,例如2002年日韓世界盃是在1996年投票確定,2006年德國世界盃則是在2000年拍板。但這種提前6年確認主辦國的傳統規則,卻因2008年金融海嘯與差一點開天窗的2010年南非世界盃,而在2010年出現重大變動。

國際大型體育賽事的過度膨脹,在2004年雅典奧運開始展露出泡沫化的前兆,而2008年金融海嘯與隨之而來歐債危機,也劇烈影響了國際市場對於跨國大賽的投資興趣。同一時間,原本作為「非洲第一次」的2010年南非世界盃,不僅招商狀況低於預期,場館工程嚴重超支與進度落後,甚至一度讓南非世界盃瀕臨開天窗的危機。

由於4年一度的世界盃足球賽,是FIFA最為倚賴的收入來源。因此,為了提早確定並擴大財源,金融海嘯過後的FIFA才會史無前例的在2010年底,同時公布2018與2022兩屆世界盃的主辦國──FIFA執委會的集體考量,最大程度地聚焦在「增加世界盃的賽事收入」。至於大家都知道卡達夏天的極端酷熱,根據德霍格的說法:「FIFA執委會內部,根本不把高溫當成一回事。」

FIFA當時相信,在北美與日本的場館空調經驗(例如NBA球場與東京巨蛋安裝的室內空調),已證明冷氣科技足以應對賽場的高溫環境,因此絕大多數的評鑑成員都認為:「開冷氣踢世界盃,是非常完美的解決方案。」

但卡達動輒超過40°C的夏季氣溫,不僅超過空調系統的應對極限,比賽之外的球隊訓練、球迷進場,都還是得面對高溫傷害的致命風險。此外,場內的電力穩定以及大型空調高耗能的碳排問題
卡達的世界盃承辦方案,就是主打「碳中和世界盃」。
,也都讓空調方案變得不可能實行。
法國政治才是世界盃貪腐醜聞的關鍵黑手?
Fill 1
卡達、世足、FIFA、黑金、世界盃
2015年7月20日,時任國際足總(FIFA)主席布拉特(Sepp Blatter),在記者會上遭到一位英國喜劇演員拋出假美元紙幣。(攝影/FABRICE COFFRINI/AFP)
世界盃的主辦國選舉,過去
為了避免重現俄羅斯世界盃與卡達世界盃的「買票爭議」,從2026世界盃開始,已不再由FIFA高層會議決定,而改由世界各國足協代表的統一投票。
是由國際足壇的最高決議機關──以FIFA主席布拉特(Sepp Blatter)為首的22人「FIFA執行委員會」(FIFA Executive Committee)──投票表決。但在事後的媒體調查與內部檢舉中,當年FIFA執委會超過一半的委員,事後都因貪瀆案件而遭控罪。像是2015年年底,時任FIFA主席布拉特就因涉嫌多起貪腐弊案,遭瑞士檢警破門逮捕,但身敗名裂的布拉特此後卻屢屢出面接受專訪,除了咬出各種同行黑幕外,更強調自己「原本並不支持卡達辦世界盃」。

布拉特表示,在2010年的主辦權投票中,自己更傾向由美國承辦2022世界盃,因為美國的運動行銷與廣告市場極為成熟且龐大,又有1994年美國世界盃的成功經驗,以及現成的各種場館與觀光配套設施,就純粹獲利的商業考量,美國更符合FIFA的財政利益。

「問題是當時歐洲足聯(UEFA)的主席普拉蒂尼(Michel Platini)──他本來也支持美國,投票前夕卻臨陣倒戈卡達,」布拉特説,「世界盃主辦權的投票日是在2010年12月3日,但在11月23日中午,普拉蒂尼卻在法國總統府艾麗榭宮,吃了一頓『特別的午餐』。」
普拉蒂尼是1980年代的法國足球英雄,也是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攻擊中場之一,他不僅在1984年率領法國國家隊贏得歐洲盃冠軍
這也是法國國家隊有史以來,第一次贏得國際大賽的足球冠軍獎盃。
,更曾三度獲得象徵足壇最佳球員的「金球獎」(Ballon d'Or)。退役後,普拉蒂尼轉入足球政治,並在2007~2015年間擔任歐洲足聯主席,是當時歐足壇最有權勢的領導者。但2015年底、布拉特涉貪垮台後,普拉蒂尼等人卻被連帶查出長期收賄的貪腐醜聞,因此被歐洲足聯開除,同樣身敗名裂。
根據布拉特的指控,在艾麗榭宮的午餐裡,時任法國總統的薩科齊(Nicola Sarkozy)特意召來了普拉蒂尼,與來訪的卡達王儲塔米姆(Tamim bin Hamad Al Thani )
當時為王儲,現今已是卡達埃米爾(Emir of Qatar),即卡達的君主。塔米姆是前任卡達埃米爾哈邁德(Hamad bin Khalifa Al Thani)的兒子,為了避免宮廷繼位鬥爭重演,哈邁德在2013年宣布退位,讓王儲塔米姆提前繼任埃米爾,自己則退居幕後從中協助兒子統治王國。
和卡達首相午餐密會。餐後,普拉蒂尼就撥通了布拉特的電話,表明歐足聯的立場已從美國倒向卡達──普拉蒂尼在電話中向布拉特強調
「因為法國總統直接告訴我,我們應該仔細考慮『法國的利益』,這涉及的不只是FIFA執委會的『一張選票』(選擇誰能辦世界盃),而是關乎法國未來的『無數張選票』(2012法國總統大選)。」
一開始,普拉蒂尼與薩科齊皆怒斥布拉特無中生有,只是報復性抹黑
在布拉特的貪腐案中,普拉蒂尼是第一批出聲要布拉特辭職負責的「逼宮代表」。當時足壇多認為普拉蒂尼有意趁機取代布拉特成為FIFA主席,但沒想到普拉蒂尼的貪腐醜聞卻在同年年底被揭發,與布拉特同一時間身敗名裂。
、意圖拉別人下水墊背。但無論是法國檢方的立案調查,還是權威媒體《世界報》《法國電視台》(France Télévisions)與《法國廣播電台》(Radio France)的追蹤報導,都證實這場直接影響了2022年世界盃投票走向的黑箱密會,確實存在。

根據布拉特的指控與法國各大媒體的調查說法,薩科齊涉嫌直接向普拉蒂尼本人施壓,要求他以歐足聯主席的身分,配合卡達申辦團向其他歐洲執委會成員「拔樁固票」。而普拉蒂尼不僅從幕後護航卡達鞏固FIFA執委會的投票意向,直到投票前一天,被瞞在鼓裡的美國代表團都還以為勝券在握。

作為交換,卡達則同意採購法國製造的飆風戰鬥機與反導彈防空飛彈系統,同時擴大卡達航空對空中巴士(Airbus)的客機採購,並讓正在歐洲足壇選擇投資對象的卡達國家投資局,入主薩科齊的支持球隊──法甲聯賽的巴黎聖日耳曼足球俱樂部(Paris Saint-Germain, PSG)

除了護航卡達世界盃,在投票確定結果後,普拉蒂尼更即刻以歐足聯主席的身分,向各大歐洲聯賽私下以避暑為由,展開推遲世界盃的政治遊說。換言之,「2022年世界盃必須從6月延到11月」的發展,一開始就是強迫中獎。

普拉蒂尼等人的帳戶,涉嫌因這些護航行動而收到的不明鉅款,後來也被法國檢調發現,直到今天都還官司纏身。但他對卡達世界盃種種的政治護航,日後卻引發兩個直接而爭議的負面效應:

  1. 世界盃開賽前,頂尖球員因為賽程過於疲勞所引發的大規模傷病;
  2. 氣候極端卻大興土木的卡達,開始傳出外籍勞工「因為世界盃工程」的大量死亡。
被世界盃害得無法踢世界盃:瘋狂賽程讓球員不斷受傷
Fill 1
卡達、世足、FIFA、黑金、世界盃
2022年10月27日,男孩們在世界盃參賽隊伍萬國旗下踢足球。(攝影/The Yomiuri Shimbun via AP Images/達志影像)

2022年世界盃安排的賽程期間──2022年11月20日至12月18日──原本是歐洲主流聯賽最為緊湊的半程激戰期。大多數聯賽會在12月中旬、耶誕節前夕進入2~3週的「冬休期」,好給拼命半年的球員們休整身心的機會。但像是全球收視觀眾最多、商業影響力最高的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英超),每逢12月就會進入每3天1場比賽的「耶誕特快車」,好在耶誕節新年連假中,給予放假的球迷們密集的球賽刺激。

FIFA與卡達主辦方皆主張:傳統6月世界盃,都是職業聯賽的賽季休賽期,但踢完整個賽季後的球員健康與體能卻已是強弩之末,更讓疲倦直接減低了世界盃的比賽精彩度,因此延到年底、各國聯賽半程時才開賽的卡達世界盃,理論上應該迎來各國選手戰力最強、精神最好的「狀態高峰期」──豈料實際狀況卻完全相反。

因為2020年初爆發的COVID-19全球疫情,各種封城、限聚與球隊集體染疫等,讓歐洲賽季癱瘓大亂。就算進入後疫情時代的各國聯賽已逐漸恢復正常,但疫情3年累積的疲倦感卻仍持續「解壓縮」拖累著各國聯賽。因此復甦期間突然「插隊」卡進賽季中程的卡達世界盃,不僅再次打亂球員的比賽節奏,各國聯賽也被迫提早開始賽季並加緊賽程,力拼要在世界盃開賽之前「趕完各國賽程的中程進度」,以回應轉播商的合約壓力,避免世界盃過後、各國聯賽比賽打不完的欠賽問題。

以賽程最為激烈的英超為例,除了FIFA規定的國際友誼賽日
球員各自回到所屬的國家隊報到,參加國際友誼賽,職業聯賽則暫停。
外,幾個參與歐洲聯賽的英格蘭球隊,從9月開始就一直維持著每72小時1場比賽的高壓節奏。扣除比賽前的移動日、比賽後的休息日,餘下的零碎時間根本不夠戰術訓練與身心喘息,過於緊繃的賽程更讓各國選手們不斷受傷,反而諷刺地變成「被世界盃害得無法踢世界盃」。

此外,過往世界盃在開賽之前,通常會給參賽隊伍保留20天以上的「集結時間」,結束聯賽賽程的選手們可以稍微休息個幾天,接著才會前往國家隊報到、展開最後集訓。但卡達世界盃卻只留給各隊最多1週的整備期──各國職業聯賽將一路踢到11月13日才會暫停,14日各國代表隊就必須向FIFA登記正式參賽的26人選手名單,然後20日世界盃就正式開打──在此狀態下,各隊遭遇體能、默契與訓練不足的壓力,恐將比過往更為嚴重而不可預期。

血色世界盃的控訴:卡達工地究竟死了多少人?
Fill 1
卡達、世足、FIFA、黑金、世界盃
2017年1月9日,巴伊特體育場(Al-Bayt Stadium)的工人施工情況。地主隊卡達和厄瓜多將於2022年11月20日在此舉行開幕戰。(攝影/Lars Baron/Bongarts/Getty Images)

另一個讓足球界難堪的醜聞,則是卡達世界盃的「外籍勞工大規模死傷」問題。長期以來,卡達就與其他海灣阿拉伯油國一樣,極高程度地仰賴外籍勞工來提供各種勞力服務。而在世界盃建設的10年間,除了預定的8個比賽場館需要全新興建或翻新,各種造鎮計畫、捷運系統、交通建設與住宅工程,也需要成千上萬的勞工日夜趕工。

但與海灣地區其他盛產石油的阿拉伯國家一樣,卡達在引入非技術移工時,會實行一套被稱為「卡法拉」( Kafala)的外勞保證人制度──在卡法拉的約束下,藍領移工要在卡達工作,必須由卡達國內的保證人代為申請。但雙方締約期間,只有本國籍的保人能更動勞動合約,外國籍的勞方要轉換工作、停止合作、甚至離境返國,都必須有在地保證人的同意。

為了保障本國勞工的就業特權,海灣國家的卡法拉制度,大多獨立於各國《勞基法》之外,並不受到工時、勞動檢查與最低基本工資的法律保障。此外,若沒有得到保證人的許可而任意離開工作地,當事勞工將被視為「犯罪者」逮捕囚禁、甚至遭遇刑事懲罰。因此卡法拉系統往往被形容成「現代奴隸制」,是勞資權力極為不對等,而且明顯歧視、壓榨外籍藍領勞工的過時惡法。

雖然卡法拉制度對勞工缺乏保障,但由於海灣油國的藍領勞力需求大、薪資水準更是區域行情的數倍以上,因此來自南亞、非洲的藍領勞工,仍絡繹不絕地前來海灣油國打工淘金。但在景氣較差或勞動市場飽和的狀態下,這些外籍勞工卻很可能被無端解聘而求助無門,甚至積欠巨額仲介費導致人財兩失。

此外,在外籍勞工不受勞動法規保障的狀態下,雇主要求超時工作、危險作業也都無法可管。而世界盃建設所帶來的大量商機與工程需求,更讓上述種種的勞動陷阱變本加厲。

2013年9月,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獨家揭發了一批尼泊爾移工在卡達遭到「世界盃工程虐待致死」的醜聞,指一群參與路薩爾世界盃球場(Lusail Stadium)
位於首都杜哈的衛星鎮,也是本屆卡達世界盃的決賽場地。
建設工程的尼泊爾勞工,遭到承包商虐待。他們不僅遭雇主囚禁、沒收護照並撕毀工作簽證,原本約定好的薪資也被仲介與保證人多重苛扣,甚至被迫要在將近50°C的豔陽底下連續工作,雇主卻不願意提供乾淨的飲用水,導致許多人遭遇熱傷害、甚至在工作中橫死。

《衛報》引述尼泊爾大使館的報告,指在2013年6~8月之間,就有44名尼泊爾移工客死卡達,其中過半的死因是工安意外或是「心臟問題」──在卡達的極端高溫下,突發性的心臟病或心臟衰竭,往往是熱傷害導致的結果。但由於卡達政府、雇主公司與人力仲介,大多不會解剖深究外勞死因,因此這些異常增加的「心臟死因」很可能只是果,高溫環境缺乏工安保障的熱衰竭才是因。

2021年2月,長期追蹤卡達外勞安全問題的《衛報》再度刊登一份震撼世界的獨家報導,指控卡達在籌辦世界盃的10年期間,總共害死了6,500名外籍勞工。報導整合了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與斯里蘭卡駐卡達大使館的通報數據,確認在2010~2020年間,各國使館至少記錄了6,751名外籍勞工死亡──《衛報》認為,數千名青壯外勞的客死異鄉,只是卡達勞動環境惡劣的冰山一角,並以此質問FIFA與全球足球界:到底還要多少人枉死?才能撐起這場爭議不斷的血色世界盃。

抵制世界盃不可行,施壓FIFA還有其他辦法嗎?
Fill 1
卡達、世足、FIFA、黑金、世界盃
2022年11月9日,德甲的沙爾克04(FC Schalke 04)球迷抗議本屆卡達世足賽。(攝影/David Inderlied/picture alliance via Getty Images)

但針對《衛報》與人權團體的控訴,卡達政府則有另一種解釋。卡達強調,《衛報》所提出的死亡數據,是無分工作職別、健康狀況與死亡原因的統一加總──考慮到卡達國內約有260萬名外籍勞工,平均每年670人「自然死亡」的比例,並無異常──因此《衛報》控訴並不能反映卡達忽視工安問題,譴責血色世界盃的說法,更是忽略事實的邏輯滑波。

卡達官方主張,為了回應外界對於世界盃工程的工安與勞權問題,卡達政府從2016年就開始積極處理卡法拉系統所造成的剝削問題,例如廢除外籍勞工的出境簽證限制,同時也通過法律提高外勞的最低基本工資。

同一時間,卡達也邀請國際勞工組織(ILO)常駐卡達,直接督導世界盃工程與勞動環境,甚至願意讓ILO在世界盃結束後繼續留在卡達監督勞權改革。考慮到海灣周邊的其他阿拉伯油國,沒有任何一國開放國際勞權團體入境,也沒有任何一國認真改善「虐待外籍藍領勞工」的負面問題,卡達藉由世界盃的種種改革,儘管沒能一步到位,但就區域標準來看,卻已是相對進步有誠意。

不過直接進駐卡達的ILO也清楚地點明,卡達對於外勞引用制度的改革,距離國際人權標準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卡達對於工安事故與侵犯勞權的案件調查,仍有明顯制度漏洞。譬如,絕大部分的外勞死亡事件,都沒有檢驗死因、記錄事發經過或立案抽檢調查;再加上卡達開放國際檢視的勞工環境,主要集中在「世界盃場館」,這些工程只佔卡達外勞總數的1%~2%,但其他較低能見度的周邊工程則難以被觀察團深入追蹤──因此就連ILO也無法篤定,卡達究竟算不算血色世界盃?

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卡達與LGBT爭議──卡達的保守律法嚴格限制男性之間發生的同性性行為,違者將被刑事起訴並坐牢。但針對LGBT的嚴刑峻法,是否適用於世界盃期間預計入境的100萬名國際球迷?卡達政府則一直支吾其詞。其一方面保證「所有人都一定可以安心看球」,但一方面又與FIFA一搭一唱,呼籲來訪的球迷「應對卡達本地的傳統與價值觀抱持『合理尊重』」,暗示LGBT球迷可以前來看球,但不得在卡達公開表示或宣傳自己的性傾向。

「世界盃期間,很多事情都會進入卡達──比如説同性戀──我們當然歡迎『所有人』來看比賽,但他們必須接受我們的風俗與規矩。」在世界盃開賽10天前,曾是卡達足球英雄的2022世界盃親善大使薩爾曼(Khalid Salman),就在《德國電視二台》(ZDF)的紀錄片採訪中,說出了一番引發國際撻伐的暴言:

「同性戀是我們教法禁止的罪孽,你明白嗎?坦白講,我也不是非常保守的穆斯林,但同性戀為什麼被禁止?就是因為它是『心靈的傷害』(it is damage in the mind)。」

話一出口,雖然立刻就被一旁驚覺不妙的FIFA官員攔阻中斷,但薩爾曼火上加油的言論卻讓全世界譴責卡達惡劣的人權紀錄。流亡美國的卡達LGBT人權倡議者穆罕默德(Nas Mohamed)就表示,直到今天卡達警察都還會以網路釣魚的方式,設局誘捕並刑求同性戀者,甚至強迫他們成為警方臥底、回頭陷害LGBT社群,因此他也沉痛地呼籲各國球迷:不要為了世界盃,而遺忘那些持續被卡達政府殘酷迫害的性少數族群。

卡達入罪LGBT與剝削外勞的死傷問題,在世界盃開打前夕,也在世界各地激起了「抵制世界盃」的聲浪,但除了丹麥國家隊、澳洲足球球員協會,以及荷蘭主帥范加爾(Luis van Gaal)等參賽角色的公開批評外,一直關注著卡達人權問題的NGO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則提出了不同於直接抵制的替代倡議。

國際特赦組織認為,當前的國際氣氛已來不及確實抵制卡達世界盃的進行,但逝者已矣,來者可追,只要國際觀眾仍能建構起對於世界盃剝削與爭議的認識,輿論的力量仍能進一步促成進行改革與反省。像是引起更強烈的國際討論,施壓各大贊助商逼迫FIFA從本屆世界盃預估60億美元的獲利盈餘中,提撥4.4億美元的特別預算,作為「卡達世界盃勞動剝削受害者」的賠償與重建基金。

但對此,卡達政府與FIFA卻都沒有回應。自己也正捲入「卡達門」(Qatargate)
在卡達申辦世界盃期間,因凡蒂諾曾是普拉蒂尼的下屬,並涉入多起內部遊說事件,但因凡蒂諾始終強調自己不知道普拉蒂尼與法國總統之間發生了什麼事。目前法國檢方仍在調查因凡蒂諾是否涉及卡達世界盃的貪腐案,不過因凡蒂諾本人過去兩年都以「就近協助世界盃舉辦」為由,舉家移居卡達。此舉並不符合FIFA內部的中立倫理默契,因此也引發瓜田李下的高度質疑。
貪腐爭議的現任FIFA主席因凡蒂諾(Gianni Infantino),反而在11月4日發出了一封〈致所有世界盃參賽國家的呼籲信〉,以沉痛的口吻呼籲大家應該記得「足球歸足球,政治歸政治」的內規鐵律。

「我們知道足球界不是活在平行時空,也知道世界上大家都有各自的政治挑戰與困難──但請不要讓足球被捲入這種政治與意識形態的惡鬥裡!」在官方信上,因凡蒂諾把LGBT的生活權利、勞工死亡的生命難題,以及國際足總一直拒絕釐清的內部貪腐爭議,通稱為意識形態惡鬥:「拜託大家,請把注意力集中在足球上吧!」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