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選觀察
【大選評論】俞振華:「信任感」定總統大選勝負,國民黨離民眾太遠了
大選開票完,韓國瑜支持者到國民黨中央黨部表達意見。(攝影/張家瑋)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2020總統大選結果出爐,由現任總統蔡英文以260萬票的差距擊敗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對於這次韓國瑜敗選,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暨政治學系副教授俞振華指出,總統大選是一場「信任戰爭」,即便民眾仍然重視經濟發展,但卻不放心將國家的韁繩交付給主打「人民有錢」的韓國瑜,同時也凸顯對韓的主權處理手段有所疑慮。以下為俞振華接受《報導者》專訪紀要,以第一人稱呈現。

對於這次韓國瑜敗選,我認為有一個關鍵,那是凸顯了地方首長選舉跟總統大選最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信任感」。

為什麼這麼說?在地方首長選舉裡翻盤的可能較大,因為民眾會有一個概念,就是「他做不好,換人做看看」。但總統大選的層次卻不是這樣,要選出國家領導人,很重要的概念在於「信任」。

而影響信任的因素,又可以從以下結果來看。首先,蔡英文較能提出具體的政績,包含昨天(1月10日)選前之夜演講內容提到的加薪、減稅、長照、年金改革、國防改革、能源改革、台商回流、社會住宅、婚姻平權和經濟結構轉型、社會安全網強化以及最終的民主防衛機制建構等。而這些都凸顯了她比較可以抓得住民眾的信任感。

從我的調查來看,多數民眾還是認為經濟發展比主權重要,但關鍵在於:「我怎麼相信你韓國瑜能把經濟發展起來?」簡單講,就是民眾不放心把問題交給韓來處理;加上對於韓在主權的處理上,也有所疑慮。與蔡相較,選民對於韓國瑜的信任感就明顯不足,這在總統大選上就會非常吃虧。

主打「認同政治」,效果有限

此外,從選前民調來看,韓國瑜的選情本來就不樂觀,雖然在民調上祭出一招「唯一支持蔡英文」的手法,但從結果來看,民調基本上是準的,這也證明業界和學者的想法,這招對於民調的蓋牌效應所產生的影響是有限的。

另一方面,再從國民黨整體的選情來看,連續兩次(2016年與2020年)總統大選,藍營表現都很差,這代表了一個可能,就是國民黨現在的路線已經跟中間選民脫離太遠。代表國民黨的韓國瑜,挾著百萬韓粉優勢主打「認同政治」,但這樣的動員模式,會有很強的排他性,與選舉結果比對,也可以證實這樣的做法,讓他在拓展其他選民時非常困難。

國民黨的路線偏移,還有一個例證,就是一旦藍營內部整合得好,勝選其實還是有可能的。但從結果來看,證明了現階段內部沒辦法整合,就算整合也不見得會贏,代表整體國民黨已經離大家太遠了,未來國民黨勢必要經過一連串的鬥爭,重新整合出新的路線,而這需要時間,更難在短短幾年內看出成果。

韓是否有機會成為藍軍共主?
Fill 1
韓國瑜、大選評論、俞振華、信任感、總統大選、國民黨
1月11日,韓國瑜晚間8時45分出現在高雄競選總部,承認敗選。(攝影/蘇威銘)

至於國民黨未來將走向何方?既有堅固的韓國瑜支持者又會如何與藍營的整合產生化學效應?我認為這也存在非常多的變數。我把它分為兩個部分來看,第一是韓國瑜個人,敗選之後,他直接就要面對高雄市民的罷免行動,而影響罷免的因素是人數,不是忠誠。這代表忠實的韓粉對於韓國瑜的市長之路未必能有所幫助。

再來,敗下陣來的韓國瑜是否有機會成為藍軍共主?強大的「韓流」也可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因為在認同政治下,這些支持者多半是跟著韓走,而不見得是跟著國民黨走。若國民黨的改革方向與韓的理念有所歧異,「韓流」也可能會影響他在黨內的角色。這對韓國瑜來說,或許就是一個雙輸的局面。

基於這樣的論述,整個國民黨的未來方向該如何在內部取得共識,我認為透過破壞與創新,重生出更貼合中間選民的路線,就是藍營必須優先考量的地方;而韓國瑜未來將扮演何種角色,這的確難以預估,但在罷免緊逼之下,確實難有樂觀的空間。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