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選觀察

2020總統大選前線觀察1

地方青年如何從「亡國感」突圍:到菜市場打資訊戰
(攝影/廖家瑞)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年輕世代瀰漫濃濃的亡國感,已是2020總統大選的重要現象。為了宣揚「抗中保台」理念,一群彰化高中生、大學生離開網路同溫層,走進彰化各地菜市場向老人家宣講,在地方派系仍然強大的偏鄉地區,展開一場「菜市場裡的資訊戰」。

9月1日星期六,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來到彰化走透透,一天之內旋風式巡迴包括鹿港天后宮的8個宮廟。一身國旗裝的韓粉沿路相隨,車隊塞住原本就不寬敞的老街,洪聲播放〈中華民國頌〉,1970年代的愛國歌曲,歌詞裡一望無際的青海大草原、喜瑪拉雅山,響徹在2019年的彰化鄉鎮,有種錯置之感。

同一天晚上在彰化市,還有一場由彰化縣磺溪文化永續協會(以下簡稱「彰化磺溪協會」)舉辦的「抗中保台」音樂晚會,邀請民進黨副祕書長林飛帆、基進黨台中立委參選人陳柏惟等人開講。協會理事長楊子賢,是在台北讀書的彰化青年,今年暑假,他回鄉組織一群彰化的高中生、大學生,每逢週末就起個大早,穿梭在各鄉鎮的菜市場,沿街宣講中國製造的假訊息對台灣民主的無聲滲透,足跡遍布北彰化的彰化市、鹿港、伸港、和美、秀水、花壇,南彰化的員林、溪湖、永靖、北斗、二林。

原定於8月24號舉辦的晚會是兩個月以來宣講活動的總驗收,因為颱風延期到9月1號,恰巧和韓國瑜的彰化行程撞期。晚會上大合唱的是太陽花運動歌曲〈島嶼天光〉,和白天大鳴大放的〈中華民國頌〉形成強烈的對比,彷彿人鬼殊途的兩群人,各自凝聚成親中、抗中的共同體。

離開同溫層的起點
邀沈伯洋講「中國假訊息」,逐字稿爆紅
Fill 1
地方青年、亡國感、菜市場、資訊戰、總統大選、楊子賢
彰化縣磺溪文化永續協會理事長楊子賢,是在台北讀書的23歲彰化青年。他暑假回鄉組織一群彰化的高中生、大學生,每逢週末就穿梭在各鄉鎮的菜市場,沿街宣講中國製造的假訊息對台灣民主的無聲滲透。(攝影/吳逸驊)

去年(2018)的1124九合一選舉,主張九二共識、親中友好的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同婚等諸多公投的挫敗,使得濃濃的亡國感壟罩在關心公共事務的青年之間,彰化的年輕人亦不例外,理念相同的人常聚集在一間餐廳「自家用料理食堂」取暖,決定將憂患化為行動力,籌組彰化磺溪協會,在今年(2019)6月正式成立,由23歲的楊子賢擔任理事長、19歲的林冠甫為副祕書長。協會成立後兵分二路,除了抗中保台的街頭宣講團,還有文化層面的彰化街區活化訪調,由前彰化縣文化局長周馥儀籌畫,調查彰化火車站周邊的產業聚落、歷史變遷。

如果說街區訪調是文場,那麼街頭宣講就是武場,不時遇到各種狀況:當面撕傳單、被市場攤商嗆說不要擋在這裡妨礙生意、協會的Facebook粉絲頁收到說要來鬧場的恐嚇訊息⋯⋯楊子賢說:「還是有感動的時刻,愈鄉下的地方愈熱情,二林夜市出來每人手裡三杯熱情民眾送的飲料,經過花壇的中藥房,老闆除了搬來一箱舒跑,還塞了好多八仙果、梅楂糖。」

最艱難不是笑臉迎向諸多惡意與冷漠,而是如何將抽象的理念訴求,說進鄉下阿伯阿姆的心坎底。今年3月,協會還在籌備期,請了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來彰化紅絲線書店演講,講題為「中國政府如何利用假消息影響台灣選舉」,演講逐字稿意外地在社群網路上爆紅,此後「資訊戰」、「中國滲透」成了台北政經中心的輿論熱點,鮮少人記得風暴的起源是彰化的一場演講。效應從地方獨立書店擴散外延出去,然而離開網路,在彰化任一鄉鎮市場說起「資訊戰」或「假訊息」,在Facebook上被轉貼無數的菁英論述語言始終無法下接地氣、遍及鄉里。

與其在網路筆戰,不如走進菜市場

8月17號早上在彰化永靖菜市場的巡講,走著走著,拿麥克風的林冠甫突然蹲下來,他面前是一個守著地上菜攤的阿婆。

「番薯葉加牛奶可以治糖尿病,妳有聽過嗎?」 「有啊!」 「那是假的,妳千萬不要相信,我有個鄰居這樣吃,病沒好還腰子痛。」

見到阿婆眼睛一亮,林冠甫乘勝追擊:

「手機上LINE來LINE去很多都是假新聞,跟妳說要報好康報健康,實際上讓我們的身體更不健康。」 「假新聞很多來自中國,會跟妳說一些政府沒有宣布的代誌,要來影響我們的生活。」

林冠甫操持熟練的台語,少年家的「氣口」,彷彿叮嚀阿嬤注意健康的乖孫。來自單親家庭的林冠甫,母親改嫁,由父親撫養長大,林冠甫和外公外婆感情深厚,18歲考上駕照後,常載老人家去看病,「在車上閒聊,我才發現偏鄉老人是假消息的嚴重受害者,他們常跟我說一些政府將要施行的政策,但都是危言聳聽的假新聞。」

街頭宣講,林冠甫不像其他同行的年輕人帶著生澀。16歲時他第一次拿麥克風站上宣傳車,那是2016年9月18號的「關台化燃煤電廠、還彰化健康空氣」大遊行。那年他高二,擔任彰化高中學生會長,學生會每年編列預算2,000元醫治一頭年老的校狗。前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當時的縣議員林世賢(今彰化市長)同時也是獸醫師,林冠甫帶著校狗找上門,得知反台化議題,意外開啟他的抗爭之路,回彰中組織了20幾個高中生,不但遊行時站在第一排,還去包圍當時的彰化縣長魏明谷。

「維安的警察看到我嚇一大跳,把我拉到旁邊說:『冠甫你怎麼在這裡?不要在這亂,趕快離開。』」

父親是警官,一度負責彰化地區的陳抗業務,因此彰化的警察伯伯們,從小看著林冠甫長大。警察家庭背景,父親對兒子卻沒嚴加管束,林冠甫讀國中時正逢太陽花運動,獨自一人搭客運到台北立法院,在青島東路露宿一晚,看到許多陌生人站到肥皂箱上宣講,他聽得入迷,這是他的民主初啟蒙。父親不但沒阻止他,還給他2,000塊路費。

Fill 1
總統大選、地方青年、亡國感、菜市場、資訊戰、廖家瑞
熟練的台語,少年家的「氣口」,林冠甫街頭宣講起來一點也沒有年輕人的生澀,總是和老人家先搏感情、再提醒注意生活中的假訊息。(攝影/廖家瑞)

校外遊行圍堵縣長,在校內林冠甫也不忘造反,參與彰中日式宿舍保存計畫,讓想要推倒舊宿舍蓋體育館的校長非常頭痛,成了保守派師長的眼中釘。高中期間都在搞運動,林冠甫的成績一向是班上倒數幾名,最後考上政治大學法律學系,跌破大家眼鏡。

考前林冠甫跟父親要了一萬塊,到台中參加考前衝刺班,苦讀三個月就金榜題名。「我告訴自己,一定要考上好學校,要不然以後彰中想搞社運的學弟會被瞧不起。」

楊子賢大林冠甫4歲,兩人在反台化遊行中認識,楊子賢當時是政大政治學系的學生,也是喚醒彰化青年聯盟(簡稱「喚彰青」)的成員──太陽花運動後,青年開始關注家鄉議題,在苗栗有捍苗青,彰化則有喚彰青,由楊子賢和一群在外地讀書的彰化大學生組成。在反台化一役,喚彰青和林冠甫動員來的彰中學生走在遊行隊伍的第一排,青年身影令人無法忽視;媒體在當時這麼下標:「全因不到20歲的彰化青年嗆縣府,逼魏明谷對台化硬起來」,當天超過4,000人上街,其中有許多青春面孔,終於讓魏明谷停發燃煤許可證,在彰化市中心人口稠密處燃燒超過半世紀的台化大煙囪不再冒煙。

反台化一役,讓楊子賢和林冠甫知道,站出來為家鄉發聲是有用的!

林冠甫說:「這個世代讀了幾篇手機網路文章,個個都是理論大師。我的彰化經驗告訴我,在網路上嘴砲、筆戰沒有用,要行動才行。阿彬講過:『行動之後再回來讀書,更可以印證書本的內容。』」他上台北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台灣大學附近的唐山書店朝聖:「裡頭好多書,都是在彰化從沒看過的。」

社運抗爭田野傳承
前輩的提醒:「來嗆聲的人,光辯贏他們沒有用」

林冠甫口中的阿彬,是導演陳文彬,也是前彰化縣文化局長。彰化磺溪協會的成立,背後有著社運中生代:野百合學運世代陳文彬、太陽花運動決策小組周馥儀的助力。2018年陳文彬競選和美鎮長,把當時讀大一的林冠甫找來幫忙。

陳文彬說:「年輕人黨工化不是好現象,政治工作不是只有跑攤、捻香送往迎來的技術,需要有思想上的訓練。與其說是來幫忙選舉,不如說我帶著他在做社會學的田野調查,挨家挨戶拜訪,上了車就跟他講和美的傳統產業以及獨居老人問題。」

在林冠甫身上,陳文彬彷彿看到自己當年的影子。陳文彬讀高中時也是頑劣分子,打教官被彰中退學,私立精誠中學收留他,讀的是號稱「頭腦簡單」的體育班,但班上有自己的圖書櫃,放上用班費訂閱的《人間》雜誌、宋澤萊、洪醒夫等台灣文學小說,只因班導師是社運健將盧思岳。

Fill 1
地方青年、亡國感、菜市場、資訊戰、總統大選、陳文彬
前彰化縣文化局長陳文彬,歷經野百合學運,現在推著社運新世代上台磨練。(攝影/吳逸驊)

1986年鹿港反杜邦運動,盧思岳是重要參與者,出身鹿港的陳文彬自然跟著老師衝鋒陷陣,解嚴前的鹿港大遊行風聲鶴唳,陳文彬擊戰鼓壯聲勢,「我爸就在對面,在鎮暴警察後方。」陳文彬和林冠甫一樣來自警察家庭,成功把杜邦趕走後,1988年他又跟著大人參與救援湯英伸行動,街頭總是比教室好玩,脫韁野馬差點回不去,「盧思岳跟我說,你還是要讀書,因為地方混混無法改變社會。現在的我很像當年盧思岳的角色,我對冠甫說,帶學弟不能一天到晚把人抓去抗爭場合,也要開讀書會。」

「彰化磺溪協會成立,如果又是我和周馥儀在弄,子賢、冠甫永遠是小朋友,我跟他們說:『現在換你們上台,你們要有肩膀承擔。』」

暑假的街頭宣講,陳文彬盡量不到場,讓年輕人獨挑大梁,但建議他們用Go Pro記錄,「這樣我看直播也知道現場狀況,結束之後我才去找他們吃臭豆腐,順便做事後檢討。」

「來嗆聲的人年紀跟他們差不多,為什麼會這麼不友善?我跟他們說,你書讀得比較多,辯贏他們沒有用,你所使用的繁瑣語言他們聽不懂,你的語言並非比較文雅,而是和他們罵你的三字經一樣是髒話。你需要去同理知識階層上較弱勢者,不要沉溺在同溫層的鼓勵中,要聽不同的聲音。」

彰中老師長年推廣「行動閱讀」,點燃賴和精神火種
Fill 1
地方青年、亡國感、菜市場、資訊戰、總統大選、香港青年
10月初,透過楊子賢引介,香港反送中青年到彰化高中與台灣學生交流。(攝影/吳逸驊)

關於行動,楊子賢還有另一個啟蒙。10月初,他引介兩位香港大學生回到母校彰化高中,在圖書館演講今年夏天的反送中抗爭,圖書館主任呂興忠熱情接待,由彰中台灣文學研究社的學生幹部主持,現場座無虛席。學生們熱切盯著台上18歲香港女大生,比在場的高三生大不了幾個月,今年夏天卻已成為前線full gear的戰士。

楊子賢始終記得恩師呂興忠的話:「沒有行動的閱讀,是無效的。」呂興忠以彰中圖書館為基地,長年推動「行動閱讀」,圖書館原本一年只有10萬元經費,買書報雜誌都不夠,2003年呂興忠寫信向素昧平生的彰中校友施振榮募款,以一年400萬專款補助「行動閱讀」國際交流計畫,持續至今。楊子賢高一時,甄選上「非洲國際志工」,16歲的少年責任重大,要為史瓦帝尼
舊稱「史瓦濟蘭」,2018年4月19日,該國國王恩史瓦帝三世宣布將英語國名由「Kingdom of Swaziland」改為「Kingdom of Eswatini」;其中「Eswatini」的史瓦濟語原義是「史瓦濟人的土地」。台灣中文譯名也由「史瓦濟蘭」改為「史瓦帝尼」 。
蓋一座飲水灌溉水庫。

不像其他學校刷海外經驗的方式,繳了錢誰都可以出國擔任志工。彰中的非洲志工計畫,甄選的條件是讓高一學生到街上賣書,義賣超過一定門檻,旅費由圖書館全額補助,義賣所得則回捐慈善團體。呂興忠說:「同學們走出舒適圈,在街頭賣書時更能觀察社會百態,他們發現西裝筆挺的斯文人往往裝睡,咬檳榔的工人、目不識丁的阿嬤反而會耐心聽他們說話,阿嬤說我不識字,買回去給孫子看。」

楊子賢高一甄選上非洲志工並擔任總召,高二接手國際青年社社長。他說:「高一賣書的經驗讓我克服對陌生人攀談的害羞,我第一次發現自己有推銷的才能,為後來的街頭宣講打了很好的底。」

呂興忠在來到彰中任教之前,待過私立高職,深刻體驗階級不平等。電工科的學生每週有兩次工廠實習課,會先讓他們跑5,000公尺,操到全身無力,宛如行屍走肉才進工廠按表操課。畢業後,高職生不是爬電線桿就是躺在車子底下弄得一身油汙。

Fill 1
地方青年、亡國感、菜市場、資訊戰、總統大選、呂興忠
彰化高中圖書館主任呂興忠,以圖書館為基地,長年推動行動閱讀:「讀書人要懂得用行動回饋社會。」(攝影/吳逸驊)

「常聽到其他老師對學生訓話:『你不用功讀書以後就淪落去爬電線桿。』我反而跟學生說:你揹彰中書包覺得好光榮,是你比較會讀書嗎?或者你來自比較好的家庭?高職的學生多來自工農家庭,有時間教小孩嗎?你的註冊費有國家補貼,只要幾千塊;他們家境不好,註冊費卻要幾萬塊。階級就是這樣輪迴下去。」

「左翼的工農文學,我要教給在社會上相對優勢的孩子,讀書人要懂得用行動回饋社會。」1992年呂興忠在彰中成立台灣文學研究社,被教官以「台灣沒有文學」頻頻刁難。學校在蓋大樓時,呂興忠帶著台文社學生去和當建築工人的原住民聊天,當課本上都是朱自清、徐志摩,他自印講義,教學生賴和陳虛谷等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學。賴和在彰化開診所,總在年終將窮人賒欠藥費的借條通通燒去;陳虛谷出身彰化大地主之家,將土地捐出去給貧農。在兩位彰化作家的作品中,都呈現對於工農底層階級的悲憫。

「我剛到彰中時,發現彰中的孩子和高職生沒什麼兩樣,都喜歡風花雪月,那些文章總是寫著:『一朵花落下,於是傷春悲秋。』這不完整,沒有看見這朵花落在一個將要餓死的人身上。我帶學生讀賴和讀陳虛谷,這些都是在相同的土地上,有血有肉的人,遭遇不同的歷史,可能會遇到相同的人性選擇,我們自問,要不要站在真理的這一方?」

給運動者的補給站:紅絲線勾連文化思想空間

在賴和小說〈一桿「稱仔」〉,日本殖民下的台灣,底層的無力者在面對日本巡警的壓迫,最後選擇的不是順服,不是認命,賴和隱晦地用文學的曲筆,暗示起身反抗殺警的結局。

協會為什麼用「磺溪」命名?楊子賢說:「賴和曾籌組磺溪學會,當時他也在街頭廟埕宣講,關心社會上弱勢的處境。」

文化是協會的另一個面向,彰化街區活化訪調由周馥儀規劃,周馥儀說:「希望能讓年輕人離開網路,實際走到街上,了解彰化的傳統產業如何轉型。台灣要轉型,不只是自由民主的轉型,還包括生活方式,例如彰化綠能風電的議題,是不是能有政治經濟學的分析。」

周馥儀曾擔任賴和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長達10年的時間。賴和基金會舉辦的活動,是許多彰化人重新認識故鄉的重要起點。包括彰化紅絲線書店的主人林虹汝,台大畢業後原本留在台北工作,2013年因為想多陪伴家人而回鄉,一開始參加賴和基金會舉辦的文學小旅行,進而成為文化訪調的志工,採訪彰化的老書局。

Fill 1
地方青年、亡國感、菜市場、資訊戰、總統大選、林虹汝
林虹汝開了彰化第一家獨立書店「紅絲線」,不僅賣書,更要做思想上的基地、給運動者的補給站,在這裡可以療傷,與不同意見者對話。(攝影/吳逸驊)

林虹汝成為賴和基金會志工後,愈認識家鄉就愈覺得疑惑,她說:「日治時代這麼精采的彰化,為什麼和現在有這麼大的斷裂?」日治時代由台灣人組成的重要政治組織:台灣文化協會,800多名成員中,就有四分之一來自彰化,賴和更是其中的核心人物。

2014年太陽花運動之後,林虹汝也和喚彰青的夥伴們一起辦活動,強烈想為故鄉做點事,找到自己的戰鬥位置,於是租下一棟五層公寓,一樓開設彰化第一間獨立書店「紅絲線書店」。她說:「書店的設定,從一開始就不是單純賣書,而是思想上的基地。做運動不能一直衝,我開書店像是給運動者的補給站,在這裡可以療傷,與不同意見者對話。」

彰化磺溪協會成立後,林虹汝將書店四樓分租給協會,作為協會平時討論開會的空間。三樓是紅絲線書店辦講座的場所,當初沈伯洋資訊戰的講座就是以這間小書店為起點核爆出去,書店時常舉辦的讀書會、講座活動,成了協會重要的思想彈藥來源。

林虹汝說:「紅絲線是個象徵,連結人與人、人與土地的緣分。你會發覺幾年前一起為家鄉議題熱血的夥伴們,離鄉讀書工作後,就淡了散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再回來。我希望可以一直開著這間書店,等著大家回鄉。」

索引
離開同溫層的起點
社運抗爭田野傳承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