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售「國營夢」的舞弊集團
3年近200考生靠作弊集團擠入夢想窄門,國營事業著手「拆彈」
(泛)國營事業員工所展示的工作、生活,成為不少年輕人嚮往的「國營夢」。這也使得作弊集團看準「商機」,想出以各種作弊方式協助考生提高錄取機率。圖為中鋼公司冷軋鋼品儲區的工作人員。(攝影/楊子磊)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過去3年間,高雄地檢署起訴兩起大型國營甄試作弊集團,並正進行第三起的調查。作弊錄取的考生接近200人,未錄取人數則是黑數,其中舞弊集團幹部不乏國營事業員工,更有作弊者在錄取後成為仲介。他們向考生兜售了怎麼樣的「希望火柴」?而面對作弊集團接二連三的突襲,(泛)國營事業怎麼接招拆招,避免再次成為目標?

7至20噸重的冷軋鋼成品堆疊在中鋼廠房內的兩側,上方2層樓高的廠房頂部橫跨了一台形似夾娃娃機的黃色「天車」。每當空的拖板車進場載鋼,操作天車的僱員得在天車運作時耐住巨大聲響,保持低頭往腳下看的姿勢,看準鋼捲,再操控大夾子將鋼捲一一夾取至拖板車上。過程中的安全,靠的是在中控室指揮調度的員工,以及天車的駕駛,他們都是中鋼裡基層但重要的僱員。

進到中油煉油廠裡,在第一線操控儀表、儲油槽,確保管線順暢的,也是僱員。他們多半每一週要適應3種不同的班次:先是兩天日班,工時從早上8點到下午4點;接著是兩天小夜班,工時自下午4點到凌晨0點;之後是兩天大夜班,工時為凌晨0點到早上8點,接著休息一天半。他們的工作在3種班次反覆交替,班表的計算超脫一般人一週7天的節奏,被劃分成「一週8天」。

中油發言人張瑞宗解釋:「這個原油運回來以後,你要卸收,怎麼卸收?就有浮桶、有碼頭,這些所有的作業人員,都是第一線招考進來的僱用人員,他們的專長有機械的、有化工的、有電機的、有材料的,全部都要有⋯⋯他們要在第一線,接受工程師的指揮,讓這整個系統運作可以非常非常順暢。」

這是中油、台電、台糖、台水等國營事業裡的「僱員」,以及中鋼等泛國營事業裡「員級」員工的工作。在國營事業和泛國營事業裡,他們都是撐起第一線現場運作的基層工作者,每天工作都需要待在工廠或工地,每隔幾天就要調整不同的作息;但即便是基層工作,還是有大量考生投入,每年每一家的考試,總有上萬人報名,但錄取名額只有數百名。例如2021年中油僱員甄試錄取率僅有6.1%
12,168人報名爭取754個錄取名額。
,同年台電更是只有3.6%
21,097人報名爭取766個錄取名額。
的錄取率。
國營夢,夢什麼?根植人心的穩定與老牌榮耀

究竟國營事業的魅力是什麼?《報導者》採訪身在其中的國營事業員工、管理階層,以及研究國營事業制度的教授、偵辦國營事業作弊案件的檢察官、代考國營事業甄試的槍手,所有人不約而同回答了「穩定」。

畢業於勞工所、有過參與中鋼工會的經歷,在中鋼工作已34年的行政副總黃一中深知勞工心中的穩定是什麼:

「國營、泛國營的企業,給人家的感覺是工作是穩定的。它的待遇不能夠跟高科技產業去比,但也算是比較中等的待遇。」

中鋼員工從董事長到基層員工都擁有一組專屬於自己的崗位編碼,由一個英文字母和3個阿拉伯數字組成。行政部門的英文代碼是A、業務是C、技術部門是T⋯⋯共有7個部門,例如,行政副總黃一中的編號就是A000。阿拉伯數字是部門別以及部門下的二級或三級單位代碼。員工們在拿到編碼的那一刻,就像嵌進了一個完整的體制中。

國營事業的安穩來自於「國家」是最大投資者,即便外界景氣波動,國營事業的員工也不容易受到影響。例如2022年台電、中油年度虧損都超過2,000億元,但在國家增資的挹注下,國營事業不會像一般企業一樣面臨倒閉危機,員工更不用擔心因此被裁員。

長期研究國營事業制度的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特聘教授張玉山表示,國營事業會遵守《勞動基準法》等規定,員工相比在民營企業更有保障,不用擔心被資遣、換工作、遇上「慣老闆」,還有各類獎金、福利可以領取。

Fill 1
中山財管系特聘教授張玉山認為,國營事業遵守《勞基法》又具穩定性,因此長年吸引眾多民眾報名,考試競爭激烈。(攝影/林宣佑)
中山財管系特聘教授張玉山認為,國營事業遵守《勞基法》又具穩定性,因此長年吸引眾多民眾報名,考試競爭激烈。(攝影/林宣佑)

除了穩定性,(泛)國營事業在南部地區,尤其還保有一種「老牌的榮耀」。不只公司本身有早年流傳下來的口碑,這種口碑還緊跟著每位員工。例如記者在高雄訪談到的許多專業工作者,談到中鋼普遍有「看到中鋼的藍襯衫就會覺得是個滿有能力的人」、「有實力可以考進去在那邊服務,就覺得可以信賴」。

經年累月,國營事業員工所展示的工作、生活,形成了一種令不少年輕人嚮往的「國營夢」。這也使得作弊集團看準前仆後繼投入國營事業甄試的考生,想出以各種作弊方式協助考生提高錄取機率的生意。

鎖定基層考生,作弊集團以無良話術招攬生意
Fill 1
「看到中鋼的藍襯衫就會覺得是個滿有能力的人。」(泛)國營事業的「老牌榮耀」與穩定生活,讓不少年輕人為之嚮往。(攝影/楊子磊)
「看到中鋼的藍襯衫就會覺得是個滿有能力的人。」(泛)國營事業的「老牌榮耀」與穩定生活,讓不少年輕人為之嚮往。(攝影/楊子磊)

國營事業一般將職位分為職員、僱員兩個等級,但在目前高雄地檢署查到的3起集團作弊中,受作弊集團操作和影響較大的重災區──中油、台電2間國營事業,以及泛國營事業的中鋼,前者的作弊個案普遍出現在僱員,後者出現在員級。

中油、台電主要有兩種考試,職員的報名要求是專科以上畢業,通過經濟部所屬事業機構新進職員甄試(俗稱國營聯招)錄取;僱員則要高中職以上畢業,通過國營事業自行委外辦理的甄試錄取。中鋼則將職位分作「師級」與「員級」兩個等級,師級要有學士以上學位,員級則是與中油、台電的僱員相同,僅需要高中職畢業,兩者都由中鋼自行委辦甄試。

學歷、能力要求不同,相對的薪水也不同,職員、師級的起薪4萬元,僱員、員級起薪3萬元左右。僱員與員級員工領著比基本工資高出不多的起薪,卻是(泛)國營事業運作的基石。以中油、中鋼為例,中油約16,000名員工中,有7成左右是僱員,而中鋼的員級員工,也占了總員工數的6成5。

僱員本就用人需求大,加上近年國營事業正值退休高峰,甄試開出的名額多。例如今年(2023)中油甄試預計錄取828人,台電暫定錄取名額更高達1,078名。對作弊集團而言,僱員的考生多,作弊「市場」大,考題範圍又多是高中職的課本內容,題型以選擇題為主,要作弊相對容易。

而被集團引誘走上作弊一途的考生,年齡普遍落在20到30歲之間。有些本來從事不穩定、更操勞的工作,希望轉換跑道到相對輕鬆又有保障的國營事業;有些是交往或結婚對象的父母,希望考生進入公職體系或國營事業;又或是父母希望孩子們有穩定的生活,於是主動接觸作弊集團。

偵辦槍手代考舞弊案的高雄地檢署檢察官范家振,曾在偵辦時遇到一位母親坦誠:

「我不能陪這個小孩子一輩子,我只求一件事,就是他有一個穩定的工作。」

曾經協助集團代考的槍手俊瑋(化名)在接受我們訪問時也表示:

「有個考生是某國營事業的承包商。裡頭(指國營事業)的技術員會把比較累的工作丟給承包商,他就是做那些(比較累的工作)。他看到技術員過得滿開心的,就也想要考進去,但知道自己考不上,所以找到這個(代考)。」

承辦電子舞弊案的法務部廉政署南部地區調查組的廉政官,過去3年偵訊了許多考生後發現,作弊集團在招攬考生時,最常使用的話術就是:「你就算再怎麼認真讀書,還是考不贏那些作弊的人。」眼看前來招攬的仲介,就是靠著作弊錄取國營事業,考生再難相信甄試是憑實力的公平競爭。

從管理者觀點來看,舞弊者如「不定時炸彈」、打擊團隊士氣與名譽
Fill 1
中油發言人張瑞宗認為,若同事們得知有同僚透過作弊錄取職位,「心理上應該會有不公平的感覺。」(攝影/楊子磊)
中油發言人張瑞宗認為,若同事們得知有同僚透過作弊錄取職位,「心理上應該會有不公平的感覺。」(攝影/楊子磊)

以2020年高雄地檢署起訴的第一案槍手代考集團為例,首腦黃耀進就曾任中油員工。中油發言人張瑞宗回憶此案表示,中油有上萬名員工,很少有機會接觸到個別以舞弊通過考試的人員,但他認為,當同事們知道,「你隔壁這個人,他可能出了一筆錢,透過不正當的管道,進來跟你做同事,我覺得同事心理上應該會有不公平的感覺。」

在中油工作34年的張瑞宗認為,如果連考試都要透過舞弊,就不太可能是好好學習、融入組織的人,那未來有異常情況怎麼處理?

「對我們來講,這是一個不定時炸彈。」

而2018年以作弊錄取中鋼的林宗逸也是另一個例子。他先靠作弊錄取,再成為作弊集團的仲介,為電子舞弊集團招攬考生。每位考生支付集團約120萬到160萬的費用,扣除雜費與設備費,首腦平均可從每位考生拿到近百萬,仲介則是20至30萬不等。

林宗逸作弊進到中鋼後,開始兜售自己的「成功之路」,但一直到2022年高雄地檢署發出新聞稿,中鋼才驚覺竟有員工靠著作弊錄取,甚至成為作弊集團的一員。更意外的是,林宗逸3年來的工作表現根本沒有任何異常,不會有人懷疑他一邊領著泛國營事業的薪水,一邊破壞中鋼的名譽,將作弊員工送進包括中鋼在內的(泛)國營事業。

林宗逸所在的電子舞弊集團,用打電話向考場的考生播報答案的方式作弊,在中鋼、中油、台電分別協助了30幾名考生錄取。

對國營事業來說,舞弊集團和極少數的作弊考生破壞公平的考試制度,不但影響了聲譽,新聞被揭露後多少也打擊內部士氣。

鼓勵員工自首、考場監測電波,國營事業努力見招拆招
Fill 1
中鋼公司副總經理黃一中表示,他們曾在檢察官提出可疑名單後,在公司內部鼓勵作弊同仁自首。(攝影/楊子磊)
中鋼公司副總經理黃一中表示,他們曾在檢察官提出可疑名單後,在公司內部鼓勵作弊同仁自首。(攝影/楊子磊)
高雄地檢署在過去3年陸續進入中油、台電、中鋼,三家被作弊集團攻擊最慘烈的(泛)國營事業提訊相關犯嫌後,各家國營事業也積極處理。特別是中鋼,其行政部門副總經理黃一中指出,他們曾在檢察官提出可疑名單後,在內部公告,鼓勵作弊同仁自首。「(有同仁)一直想要出來(自首),可是一直踏不出那一步,心裡也有壓力,不知道什麼時候要煏空(piak-khang)
台灣閩南語,指事跡敗露、東窗事發。
,他會覺得不知道什麼時候要被查。」

黃一中解釋,對於自首的同仁,公司不會進一步求償,但會召開獎懲委員會,終止勞動契約。而後來的確有一名作弊進廠的考生說:

「進來後心理壓力一直很大,說出來後終於可以安心睡覺。」

除了亡羊補牢,中鋼、中油也更積極地預防被舞弊集團下手的可能。雖然國營甄試不屬於國家考試,但先前他們先請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的電波偵測車,在考場監測訊號,布設電波偵測器;接著,讓監考老師巡場時,配備金屬探測器,偵測考生耳道裡幾乎看不見的微型藍牙耳機。而更新的方式是將考生交付管理的手機以電磁波遮蔽布蓋住。

除了電子式作弊,國營事業還飽受代考槍手作弊的攻擊。2020年,檢方查出中油員工黃耀進組織的代考集團,發現從筆試、面試到體檢,通通可以由槍手代勞。中油副發言人張瑞宗表示,為了確保考試和報到的是同一人,他們也規定考生雙證件應試外,還要求考生抄錄文字留存筆跡,並開始在面試時錄影。

其實早在2016年,中油就曾接獲考生舞弊的檢舉,隨後在報到日要求部分考生重寫筆試題目,發現其中16名僱員成績產生明顯落差,甚至都沒到錄取分數。這16名僱員最後被開除,而監察院對此事件做出的調查報告指出「舞弊集團早已鎖定國營事業考試,尤以南部地區為甚」,要求經濟部檢討、建議行政院進行跨部會試務交流。中油也撤換了原先承辦甄試的機構──金融研訓院,並要求考生應試時要攜帶身分證及另一個有照片的證件。

不過,每場考試監考人員的警覺性、巡場用的探測器使用密度和普及性不等,很考驗國營事業能否在考試這一關徹底阻擋作弊者。所以近年來,國營事業有意將3至6個月的實習試用期當作最後一道防線,比如中油和中鋼都在這個階段開始加入小考,除了當作試用期考核的一環,也可以觀察員工小考表現和甄試成績是否有明顯落差。

國營事業在設法化解舞弊集團的招數外,還要處理已經錄取的作弊考生,並面對作弊氾濫帶來的名譽傷害。過去中油、中鋼都曾主張作弊行為已經造成民眾對公司選才、管理的不信任,使公司名譽受到嚴重損害,因此向集團成員請求賠償及登報道歉。而對於已經錄取的作弊考生,中鋼和中油代表受訪的黃一中和張瑞宗都宣示「一定解僱」,甚至可能向考生請求賠償,藉此嚇阻其他想要作弊的考生。

增加法律規範,才能從根本消滅火苗
Fill 1
法規的缺失,不僅為作弊集團辯護提供理由,還讓許多考生缺乏違法意識。圖為中鋼公司冷軋鋼品儲區。(攝影/楊子磊)
法規的缺失,不僅為作弊集團辯護提供理由,還讓許多考生缺乏違法意識。圖為中鋼公司冷軋鋼品儲區。(攝影/楊子磊)

近3年檢方查出的槍手案與電子作弊案集中在中油、台電2家國營事業,以及泛國營事業的中鋼,但其實在過往14年間,除了上述3家,台銀、中華郵政等也都曾發現在甄試上的零星作弊。

作弊會如此猖獗,是因為國營甄試的作弊不像在國家考試作弊,屬於違反《刑法》第137條的犯罪。中鋼就曾經遇過舞弊考生聘請的律師主張「作弊只是行為不妥,沒有犯罪,所以不應該被開除」。

「但是很抱歉,即便你認為不觸犯(刑法),我還是要因為違反考試簡章開除你,」黃一中說。在國營甄試作弊被納入《刑法》之前,國營事業要自救只能在考試簡章上寫清楚,即便進用後才發現是作弊錄取,也會立即終止勞動契約。

(延伸閱讀:〈從槍手代考到電子作弊,揭露兜售「國營夢」的舞弊集團模式〉

法律規範的缺失,不僅為作弊集團辯護提供理由、加大檢方辦案難度,還讓許多考生缺乏違法意識,直到被帶走詢問,才知道自己可能已經違法。「一個人不知道自己有犯法,跟一個人知道自己正在犯罪還繼續做,是不同的門檻,」承辦電子舞弊案的廉政官受訪時說,只要有考試就會有人作弊,但如果法律明確規範國營甄試作弊是違法行為,讓考生能意識到自己要跨越的是法律紅線,得承擔相應處罰,就比較不會實踐作弊的念頭。

過去3年已經有5個版本的《刑法》第137條修正草案,送交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查。但截至目前為止,國營事業依然只能引用簡章解僱作弊考生,檢方也只能使用詐欺得利起訴作弊集團。

在即將到來的4、5月,中油和台電都將舉行僱用人員甄試,中鋼也正在盤點今年所需招募的人數。受訪的國營事業都表示今年還有新的防弊手段。面對作弊集團接二連三的突襲,國營事業嚴正以待,持續與作弊集團對弈。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