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新聞專題:戰爭與和平

我的烏克蘭朋友

曾來台灣教學的他,和我相約:戰爭結束後台北見!
(插畫/鄭涵文)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這篇新聞,你也可以用聽的】
0:00
0:00
中文讀報

【我的烏克蘭朋友】曾來台灣教學的他,和我相約:戰爭結束後台北見!

0:00
0:00
烏克蘭文讀報

Мій україньский друг. “Зустрінемося у Тайбеї після війни!”

0:00
0:00
俄文讀報

Война и мир: Рассказ для юного читателя

0:00
0:00
法文讀報

Mon ami ukrainien: Lui qui avait enseigné à Taïwan me donne rendez-vous à Taipei après la guerre

由於對不一樣的國度,充滿好奇,因此,我年輕時選擇去了俄羅斯念書。現在,我在國立政治大學擔任老師,教授俄國研究的相關課程。政大有些科系非常特別,像是我服務的俄羅斯研究所,是台灣唯一的一所。雖然是俄羅斯研究所,但我們研究所上的課程和研究領域,並不局限於俄國研究,後共產主義國家的民主化研究,也常是研究生畢業論文的熱門題目。

因為工作的緣故,我因此有機會與中東歐國家的學者交流,甚至共同發表論文。也因此認識了一些東歐的朋友,像是最近發生戰爭的烏克蘭。

那一年,他教我說烏克蘭語
地處東歐的烏克蘭,自1991年脫離蘇聯獨立以來,國家發展的方向,究竟是「脫俄親歐」向西方國家親近,或是東向親近俄國?兩股勢力的拉扯,甚至引爆2004年的橘色革命
2004年烏克蘭總統大選過程中,發生嚴重貪污、選舉舞弊等事件,烏克蘭全國發起一系列抗議示威活動,稱為「橘色革命」。
。為了讓學生更了解烏克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於是我邀請烏克蘭科學院的研究員基可倩科(Viktor Kiktenko)博士來政大客座講學。

基可倩科教授開啟了我的烏克蘭之窗,透過他,我知道烏克蘭語和俄語的差異,也更深入明瞭烏克蘭的史實。更重要的是,他讓我體會烏克蘭的國家自我認同,以及感受到他深愛烏克蘭的熱情。當年,他便希望台灣會有更多學生對烏克蘭有研究的興趣,同時也希望我能直接用烏克蘭語瞭解他的國家,他認為,已經會說俄語的我,學習烏克蘭語會比一般人更快,便利用課餘之暇,一對一教我烏克蘭語。

今年(2022)年初,當新聞報導俄國沿著烏克蘭邊境集結數萬兵力,俄烏局勢日趨緊張之際,我非常擔心我遠在烏克蘭的好朋友基可倩科教授,我曾透過社群媒體與他聯繫,當時基可倩科教授告訴我,烏克蘭首都基輔的情況大致穩定,也期盼俄軍不會入侵。

戰爭開打後,一度失去他的消息

不料,2月24日俄國大舉入侵烏克蘭,全面攻打基輔,我也頓時失去基可倩科教授的音訊,在台灣的我,接連數天的嘗試透過社群媒體和他連繫,依舊沒有他的回音。當看到電視新聞播報俄軍圍攻基輔、炮彈擊中住宅大樓的畫面,除了震驚俄軍的殘酷不仁,也擔憂友人的安危。因為我的專長在研究俄羅斯,最近也接到許多學術座談及媒體採訪的邀約,但對我來說,這一場與台灣相隔8,000公里的戰爭,已經不再只是戰事的分析,而是我的好友是否還活著的懸念。

每一天,我打開電腦,總是期待收到基可倩科的訊息,螢幕顯示的狀態,依舊停留在我們上次聯繫的時間點。日復一日,俄軍從北方、東邊、南面侵略烏國的土地,透過飛機、坦克以及艦艇的炮彈,摧毀烏國人民的家園,隨著俄軍攻勢加劇,我心中的陰影也逐日擴大。

我把來自台灣的溫暖傳遞給他、為他打氣

在一個週末的清晨,忽然聽到電腦傳來聲音,是新訊息的通知,我趕緊衝向電腦。我忍不住心裡呼喊:「太好了,感謝天,是基可倩科教授!」他還安好,基可倩科教授跟我說,他為了躲避俄軍的攻擊,不得不逃離基輔,暫時在烏國的西部城鎮避難,因為俄軍不間斷的空襲,好幾個星期以來,他和家人一直待在防空壕裡。在台灣中研院宣布援助烏國學者的計畫後,我也第一時間把這個訊息提供基可倩科教授,提議他可以申請來台灣,除了能來台避難,亦可繼續研究工作。但他的回答,讓我既敬佩又不捨。為了對抗俄羅斯入侵的戰爭,現在烏克蘭60歲以下(18到60歲)的男性都要服役,基可倩科教授只有51歲,尚未除役,他告訴我,自己準備隨時接受徵召,支援作戰,抵抗俄軍,因此,婉謝赴台的申請。

2月26日,台北101大樓點燈支持烏克蘭的畫面一出現,我立即把這個畫面傳送給他。3月5日台灣外交部召開記者會,公布援助烏國計畫,我也馬上把新聞傳給他,希望給他打氣,讓身處防空壕的他,繼續撐下去。而當他獲知來自台灣的支持,除了不斷感謝台灣的溫暖友誼,更對我說,他在台灣的日子,是人生最懷念的美好時光。我們相約戰爭結束後,還要在台北相見。

令人敬佩的國家,是因為有令人敬佩的人民。烏克蘭人民展現英勇抗俄的堅定意志,他們不但為保衛家園而戰,也為了確保他們的民主自由,不被威權專制的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踐踏而戰。衷心祈求上蒼憐憫烏克蘭人民,讓和平的曙光,早日降臨。誠如烏國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所說,光明將戰勝黑暗,烏克蘭將會蓋起全新房子,也將建立新的城市,與此同時,烏國將編織新的夢想,也將撰寫新的故事。

(設計/鄭涵文、黃禹禛)
誰幫我們完成了這篇文章

文字/魏百谷 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副教授 對不一樣的國度充滿好奇,選擇去俄羅斯念書。目前在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教授俄國研究的相關課程。除俄語外,也想要學其他斯拉夫語言,去沒去過的地方旅行,和當地人聊天。

設計/鄭涵文 曾任記者寫很多字,現下更專心畫畫。平生無大志,喜用圖像化繁為簡、嘰嘰喳喳說故事。成就感來自觀者看圖後的會心一笑。

設計/黃禹禛 從新聞系半路出家的設計師,主要任務是把複雜的資訊變成好懂、好讀的圖像。轉化故事不太容易,但我會繼續努力!

核稿/楊惠君 從沒有手機和電腦的時代開始當記者。記者是挖礦人、是點燈人、是魔術師──要挖掘世界的不堪,為喪志的人點燈,將悲傷的事幻化成美麗的彩虹⋯⋯常常會失敗,但不能放棄去做到。

責任編輯/陳韻如 新聞系畢業後,就投入編輯這份工作,非常努力讓每一篇報導都美美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希望你也喜歡這篇文章。

【讀報】本篇文章有讀報功能,中文讀報由本文作者魏百谷錄製,烏克蘭文讀報由淡江大學烏克蘭在台留學生譚莉亞(Марія Тонковид)錄製。外文讀報由合作單位中央廣播電台提供,俄文讀報者為俄文節目召集人瑪莎(Maria Ostasheva),法文讀報者為法文節目主持人華澤晏(François-Xavier Boulay)。

中央廣播電臺使用14種語言,透過新聞、節目、網站、社群等平台,將台灣的政治、社會、科技、文化等面向介紹給國際社會。

Fill 1
央廣小logo底圖白

※想看更多深度兒少新聞報導,請至《少年報導者》官網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