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al Story【S5EP50】

立委都在國會說什麼?450+議題質詢逐字稿,《報導者觀測站》整理好了,開發歷程與實測分析全公開
《報導者》副採訪主任嚴文廷(左)、數據記者簡毅慧(右)分享《報導者觀測站》開發歷程。(攝影/賴育辰)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說起國會監督,過去常以出席率等指標進行立委評鑑,立委缺席而流會的情況因而大減,但有量化指標,就有拿高分訣竅,在數字之外,如何多元監督立委問政品質?

《報導者觀測站》,是《報導者》新推出的國會問政監督平台,透過AI技術將立法院公報逐字稿按議題分類,經專家學者、記者與工程師抓蟲,打造一般民眾也能輕鬆搜尋、檢視立委發言內容與頻率的網站。在這裡你可以「查立委」:看選舉時主打的政見,選後是否真的持續關心;也可以「查議題」:看你所關心的議題如居住正義、能源轉型,哪些立委最多發言、關注點跟你是否相同。

這集,由《報導者觀測站》的團隊成員文廷與毅慧分享,耗時一年的開發歷程、操作小撇步,還有我們未來要做的事。

本集重點: 02:05 報導者觀測站的服務內容有哪些? 08:58 平台最大特色:450+項議題分類、延伸閱讀補脈絡 15:57 記者使用觀察:「居住正義」這題北市8立委誰說到做到?社會住宅進度最關心的是他! 25:48 總編公然追殺新企劃?為何最新會期資訊還未上線? 30:56 不只監督國會,加碼預告觀測站2.0進化方向

(來賓|《報導者》副採訪主任嚴文廷、數據記者簡毅慧;製作團隊|方德琳、賴育辰、陳思樺)

訂閱The Real Story

感謝您的收聽!邀請您透過Apple Podcast、Spotify或其他收聽平台免費訂閱《The Real Story》,及早接收更新通知,節目資訊不漏接!

深度求真 眾聲同行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今年是《報導者》成立十週年,請支持我們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度過下一個十年的挑戰。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我們十歲了!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

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報導者十歲了!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