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柏逸/重估溫度的景觀:《島嶼的溫度》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我們如何對島嶼風景提出新的想像?另外又要如何重新地思考「溫度」這個題目?島嶼景觀跟溫度的關係又是為何?

松菸自辦的展覽「原創基地節」,今年以「溫度」為題,聚集各種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展開相關的探討。當中不乏各種溫暖、感動、療癒人心的溫度,但是也不乏對於溫度反思、重新提問的力量。其中,由曹良賓和我所策劃的展覽《島嶼的溫度》,即是透過藝術家吳政璋、劉芸怡、李浩、李岳凌,以及跟Lightbox攝影圖書室合作,集結不同時代與類型的攝影書,來引領我們重新思考島嶼景觀與溫度的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島嶼的溫度》雖以攝影為基底,但也試圖挑戰我們對「有溫度的照片」的刻板印象,試圖開啟另一種對溫度的新感知可能。舉例來說,本展充滿大量冷調、詭譎、虛擬、抽象的攝影作品,而少有「再現現實」或「感動人心」的影像。 也就是說,這些藝術家都跟直接「呈現溫度」保持距離,他們更多是在作品中展現「溫度在內部運作的方式」。

重估溫度:熵(Entropy)

一直以來我們都難以迴避地運用台灣島嶼的自然資源來建立文明社會。但是,在這不斷「毀壞──建立」的現代進程中卻不可避免地加速環境的混亂,除了島嶼之外更是持續升溫全球的溫度。 相較溫暖又療癒的溫度;《島嶼的溫度》更著重同是意指溫度的「熵」──這個出自熱力學但又延伸到資訊科學、經濟學、科技等領域使用的詞,邀請我們以不同的角度來重思溫度的意義。

「熵」更多是聚焦在能量間互相運作、協動交織的過程,也就是人跟環境的連帶關係。重要的是,「熵」預示了現代性發展對島嶼環境造成的影響。人類產生的「熵」所代表的隨機、亂數、破壞、不可逆性、以及持續加速的過程,正不斷將島嶼帶向可預見的單一消亡未來──「熱寂」(Heat death of the universe

然而,影像、攝影等各種創作,都在試圖逆轉這種不斷步入消逝的方向,進而開展多元的未來可能。本展試著透過關注島嶼或影像本身的創作,進入關於「溫度」(熵)的討論,這些作品多是在「個人美學」與「文明批判」間擺盪,它們不單面呼籲保護自然的警世論調,更非美學上的純粹愉悅。這些作品,更多是試圖逆轉單一的未來方向(熱寂),邀請我們積極思考或投入轉化現實的行動。

「人造物與自然」的矛盾:吳政璋、劉芸怡
Fill 1
沈柏逸、島嶼的溫度
吳政璋作品《台灣美景──噪音計畫》。(攝影/余志偉)

第一部分的《島嶼的溫度》試著討論島嶼上「人造物與自然」的矛盾。吳政璋走進台灣社會各種奇觀,以自身空無而蒼白的面孔,反襯島嶼在現代化過程中所遭受的人造災難;劉芸怡造訪大小金門戰地,拍攝昔日兩岸對峙下所興建的各項軍事設施,及其於歷史進程中逐漸衰敗,並與自然融合的樣態。

踏入展場,映入眼簾吳政璋三頻錄像的大幅作品《台灣美景──噪音計畫》,並搭配生祥樂隊的曲目《慢》,以及他在台灣採集的各種聲音。他呈現不同於過去攝影作品的錄像,以水平垂直的冷冽構圖方式,來拍攝他平常上班經過的稻田與工廠並置的矛盾景觀。儘管他是冷靜地凝視台灣風景,但內在卻充滿熱情地引發大家重新思考土地的問題:「為何理應自然的稻田,會有這麼多加蓋的工廠?」

除了稻田與工廠並置的風光外,他也同時呈現墾丁的海景與相關的人工污染。我們也可以注意到,一直以來他作品中充滿著「自然與人造物」的衝突與矛盾。但是,吳政璋卻不是單方面的說教,他更多是以「美景」的方式讓我們主動思考環境的困境以及解決問題的可能。

Fill 1
沈柏逸、島嶼的溫度
劉芸怡作品《歷史造景》。(攝影/余志偉)

相較吳政璋帶有批判意識的面對台灣景觀,劉芸怡更傾向以美學的角度切入位於金門的廢棄軍事設施。而她這次燈箱的呈現,也讓我們以更幽微的視角進入作品猶如夢境般的風光。值得一提的是,有畫家背景的劉芸怡在以攝影為主要創作形式時,更多是以畫家而非攝影家的方式思考。比方說,一張作品以約40多張照片合成、高度節制工整的拍攝方法、長軸型的展示方式等,都讓攝影遠離一張片再現現實的窠臼,而是結合「繪畫──攝影」的創造性表現。

回到作品本身,過去國軍撤退到金門時所創建的防禦碉堡或相關措施,也因為時間的變化漸漸融合成自然景觀的一部分。此外,國軍所帶到金門的掩蔽植物,也逐漸地佔領人造建物。而這種「人造⇄自然」的交互作用,恰恰是她展現的主題之一。換言之,若說吳政璋是帶著「批判意識」觀看台灣,那麼劉芸怡更多試圖捕捉「時間」,以及在時間的催化下所改變的景觀。

現實與虛擬的交織:李浩、李岳凌
Fill 1
沈柏逸、島嶼的溫度
李浩作品《連續階段》。(攝影/余志偉)

如果說吳政璋、劉芸怡的作品專注在實際島嶼的環境景觀。那麼李浩與李岳凌的錄像作品則更是呈顯了「現實與虛擬的交織關係」。李浩透過對影像的後設探討,凸顯島嶼地圖各時代的變化,以及藉由重複疊加的模式來揭露我們習而未察的媒體本身(影像本身的雜訊),並且結合自身家族與台灣認同的探討;李岳凌則是透過內在性的微觀感知,拋棄意識性,更直觀地貼近島嶼自身的神聖與世俗。也就是說,假如說李浩有如物理學家般,分析與解構影像的基本元素;那麼李岳凌則是有如動物般,靠著不帶意識的身體感,捕捉那些奇異又神祕的片刻。

相較吳政璋、劉芸怡記錄島嶼景觀的熵化狀態;李浩、李岳凌則是啟動影像中隨機又亂數的複雜運作,而這兩組作品蘊含的「複調聲景」,也進一步跳脫視覺中心的單一想像,引導我們「重思攝影與現實間複雜的關係」。

此外,他們的作品都在不斷地於現實跟虛擬間流變。比方說,李岳凌透過獨特的敘事編排,將影像從較為具象的台灣景觀,轉化到抽象又曖昧的存在狀態。另一方面,李浩的作品則是透過不斷重複或疊加能辨識的具象影像到抽象的雜訊狀態,激進地呈顯影像自身的不穩定性。也就是說,他們的作品同時彰顯了島嶼景觀「穩定/不穩定」的雙生模式。

《島嶼的溫度》展覽,李岳凌《Raw Soul》。

若說他們的作品都關切到這種雙生狀態,那麼「雙頻道的布置」也更多是關於這種互補共生,而不只單純強調單一面向的狀態(只強調現實或只強調虛擬),更非用同一框架的螢幕限縮兩種異質影像與思想的作品。 恰恰是因為兩種不同的「影像宇宙」在雙頻道佔據各自的「空間」,而形塑出逃離觀看傳統電影時間敘事的觀看經驗。也就是說,空間的切換本身也形成了另類的空間敘事,而這種空間的改變,就像是給予人有如親臨劇場的體驗。

要注意的是,雖說他們的作品共同關切到現實與虛擬的交互過程,但並非是李浩的作品代表了島嶼或影像的物理現實,或是李岳凌的作品代表了內在的虛擬。而是他們作品的內部,同時都在進行「現實⇄虛擬」的能量流轉。而這種雙生的流動過程,也外溢到呈現錄像的框架本身。

這種異質能量在雙螢幕之間不斷轉換的過程,也讓我們同時意識到「溫度」恰恰是在「兩種能量之間」不斷轉化的過程中發生。而這種「雙生共織」的溫度,也讓我們跳脫單一面向或同一框架局限的思考,更是引導我們以更具實驗、彈性、纏繞、共生的態度,直面我們所處的島嶼日常。

島嶼景觀的流變:攝影書展
Fill 1
沈柏逸、島嶼的溫度
《島嶼的溫度》攝影書展區。(攝影/余志偉)

最後的文件閱讀區,則是呈現各年代島嶼景觀的多種攝影書,不管是過去殖民視角、台灣傳統攝影家的目光、或當代攝影家的實驗,都讓我們在翻閱這些書籍文件同時,重新想像島嶼景觀的未來。

這些書籍也都透過他們獨特的方式回應著時代的變遷,以及我們對台灣地景理解的改變。他們有的勾勒出「文化建構的地景」、有的呈現「個人內在性的景觀」、有的寫實地「記錄島嶼過去的風光」、有的更進一步的「重思攝影」、有的以獨具創意的方式「重新詮釋過去的文件檔案」。總之,這些散落在書中的景觀,也讓我們能以新的目光重新思考島嶼地景的流變。

小結:逆熵的可能

本展以攝影結合了多種重新面對島嶼景觀的新可能,並在美學與批判之間矛盾弔詭的擺盪。而藝術家們也重估了我們習以為常的「溫度」,提出熵對島嶼的消耗(吳政璋)或時間的流逝(劉芸怡),同時也探討現實與虛擬(超現實景觀)的互相交織(李岳凌),以及後設的思考影像自身的隨機混亂維度(李浩)。

無論如何,這些作品都試圖逆轉「熵」對環境、生態、人類存在狀態的耗損(比方說李浩作品最後一段「逆轉」了混亂雜訊),進而集中激進能量,啟動面對未來現實的多重可能。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