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柏逸/《微光闇影》──不止於紀實:肉身表演與陰翳詩意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北美館的《微光闇影》聚集了不同世代的人對攝影的想像。我們可以發現,《微光闇影》主要聚焦在被主流意識形態壓抑的「剩餘物」。

這展覽不是關注攝影的形式技法,而是更加連結在地與文化脈絡的關係。由上文張乾琦脫離傳統紀實的語言,開啟新感知的形塑後。緊接著,我們將轉向「身體的表演」、「日常瑕疵的啟動」以及「陰翳空間的營造」。

文化的身體表演:侯怡亭、邱國峻、侯淑姿

如果說張乾琦將他者身體姿態的不可能性帶到現場,那麼侯怡亭與侯淑姿則是用一種不同的姿態,展演「女性身體」跟「權力」之間的關係。

Fill 1
沈柏逸、北美館、微光闇影、紀實、攝影評論、侯怡亭、歷史刺繡人
北美館《微光闇影》展覽侯怡亭作品《歷史刺繡人》。(攝影/北美館提供)
侯淑姿的《Japan-Eye-Love-You》,主要是她2000年在日本駐村的經驗,透過表演的方式,對日本的色情文化(父權),將女性身體如傀儡般操弄,提出激烈的批判。(註)
《Japan-Eye-Love-You》在今天看來或許有點過於直接的控訴,而忽略更多複雜結構的思索。
侯怡亭的《歷史刺繡人》同樣關注女性身體,但她更傾向關注「女性勞動的身體」。(註)
值得一提的是,侯怡亭過去的許多作品都跟他自身的身體表演有關。
相較於侯淑姿直接又露骨的對父權批判;侯怡亭則是用幽微的方式,替老照片刺繡,重新賦予這些檔案新的生命。有趣的是,侯怡亭對影像的考慮方式是《微光闇影》當中的「特例」,她更傾向於《當下檔案:未來系譜》將老照片視為「檔案」,在當代重新賦予新生命,而不只是攝影家塵封已久的美學或藝術表現的再度展示。(註)
我覺得美術館的展覽或許不只是館藏或過去作品的再展示,我期待還能有新意的以當下角度詮釋(像是《舞弄珍藏》)。

《歷史刺繡人》是侯怡亭在耿畫廊《代工繡場》個展的作品之一。在《代工繡場》展覽期間,侯怡亭雇用工作夥伴,一起在作品展示期間縫補這些照片。這種細膩的工程,就像是無盡的勞動(她還設立上下班打卡的規則)。如果說那些照片的女工也處於某種勞動狀態(做女紅、上花藝課、家政等等的課程),那侯怡亭則是在今天用「刺繡」的方式「重複」勞動過程。

此外,她還特別選擇刺繡那些女紅們勞動生產中生產的物件,以及身上穿著的衣服,而不選擇對照片的人臉或肉身進行刺繡。藝術家這種對物件的選擇,也讓我們感受到,那個時代的人身著的衣服又或是生產的工藝物件,同樣是在高度不斷「重複勞動」下所生成的產物。

關於勞動的不斷重複,漢納.鄂蘭曾說過:「勞動總是在相同的循環裡進行,該循環是由生命的生物歷程規定的。」(註)
漢納·鄂蘭(Hannah Arendt)著。《人的條件》(林宏濤 譯)(台北市:商周,2016),頁162。
換句話說,我們在《歷史刺繡人》不只是看到精美的美學物件,而是感受到那不斷不斷重複的「勞動過程」。
要言之,《歷史刺繡人》不只是靜態攝影的美學物件,(註)
當《歷史刺繡人》抽離藝術家跟僱員在場縫製的脈絡,而收編到美術館的展示脈絡時,很容易變成某種純粹美學物件,而少了「機制批判」的力道(藝術家有如受雇的勞動者)。
而是「動態的行為表演」。相較於邱國峻《神遊之境》浮誇的後現代台灣民俗文化符號秀(繡),探討人與神的關係;《歷史刺繡人》內斂雅緻的影像,還有藝術家在黑白歷史照片上所刺上的色彩,更加啟動我們思考勞動無窮的循環,還有過去與當代社會的關係。
肉身的分裂與遮蔽:洪政任 、李元佳、侯鵬暉

相較上述外拓到社會、歷史、文化的表演,接下來的作者則更傾向直接表演自己的肉身。換句話說,他們更私密地考慮在環境中的「個人處境」與呈現「內心的不安」。

洪政任的《憂鬱場域》極端的將自己肉身分裂,控訴紅毛港的拆遷與現代化的無奈。在這不斷崩裂又激烈的扭曲肉身,還有當中的扮裝表演,都讓我們感受到不只是洪政任本人。他在《憂鬱場域》中不斷幻化成各式各樣的人,以極端的方式對城市的拆遷提出直接控訴,並把人類扭曲變形的焦慮,以影像的拼貼方式呈現(有點陳界仁早期影像創作的影子)。(註)
《憂鬱場域》的巨幅拼貼,還有平面照片的立體質感,都跟侯怡亭與邱國峻的刺繡作品互相呼應。他們都不滿足於影像的平面性,而是試圖透過不同的手段,將平面照片轉譯成立體。

如果說洪政任是非常極端又激進的劇烈控訴,並呈現某種在場的分裂;那麽,早期觀念藝術家李元佳的《無題》自拍照,則是透過拍攝自己掩蓋在白布下的樣子(有的是蓋著布在表演自己讀書),讓自己的面容缺席,並在底片塗上一些詭異的色調。

相較於洪政任直接的吸引觀者目光並讓我們感到「震撼」;李元佳則是幽謐的把自己面容隱藏,徹底迴避觀者目光,但恰恰是在這迴避的過程,我們感到面容的缺席,並開顯出某種新的主體。用讓.呂克南西(Jean-Luc Nancy)的話說「面容並不在影像那,面容是缺席的,面容僅僅從缺席出發才顯露」。(註)
讓・呂克南希(Jean-Luc Nancy)著。《肖像畫的凝視》(簡燕寬 譯)(桂林:灕江出版,2015),頁27。
這種在場與不在場的幽微迴盪,進而召喚新的主體出聲。

這種幽微與曖昧,讓人想到侯鵬暉的《自畫像》。侯鵬暉在展場的佈置上,更為詩意的啟動某種人體的不斷流變。他的自拍有某種男性的陰性狀態,而觀者也難以區分這種中性模糊的未明狀態。

北美館《微光闇影》展覽侯鵬暉作品《自畫像》。(取自侯鵬暉臉書)

侯鵬暉的空間佈置也值得一提。他將兩側白牆,用不連續又大大小小的隨機方式擺放影像,呈顯某種影像與肉身支離破碎的流變(攝影對身體局部的特寫)。但是,在中間黑牆上,他卻用十字符號編排影像,將自拍的影像釘成永恆靜止的十字架符號,並在旁邊插一朵白花(有點像悼念逝去的青春)。

當我們進入他佈置的場域,恰恰感受到黑牆/白牆、跳躍/靜止、隨機編排/制式十字符號、男/女、流變/永恆,等等「之間」、「中性」的曖昧詩意。

綜合來說,上述作者都呈現某種對僵化身體的抵抗,不斷地摧毀或遮蔽自己的肉身(就像不斷自殺),解放僵化身體的限制,進而呈現不斷流變的狀態。洪政任較為直接的表現肢體的分裂,相較來說李元佳與侯鵬暉則是更為曖昧模糊地邀請觀者對影像本身進行思考。

日常剩餘的詩意:張雍、陳以軒、李國民

在狂亂與曖昧的肉身展演後,我們將進入日常場域的關注。這邊的作者不再關心攝影向外的見證歷史、揭露現實、對抗不義、討論社會議題、又或者激進的形式表現等等。他們用攝影關注當下,考慮日常的詩意,並在瑕疵中提煉出新的可能性。陳以軒的《若有手指》與張雍的《胎記》還有李國民的《動物與人的蘊與界》,在展覽呈現有趣的互文組合。他們不再用「完美」的心態看待作品,反而是開放性的接受攝影「偶然」出現的瑕疵。

Fill 1
沈柏逸、微光闇影、紀實、肉身表演、北美館、攝影評論、陳以軒、若有手指
北美館《微光闇影》展覽中陳以軒作品《若有手指》。(攝影/余志偉)

陳以軒的《若有手指》,是蒐集日常拍攝狀態下,不小心手指出現在鏡頭前的失敗照片。此外,他也搜集許多一般拍照時會刪除的無用照片──被攝者眼睛閉上的瞬間。也就是說,陳以軒將一般人視為無用的照片(在正常狀態下視為瑕疵與必須刪除的照片)重新復活,並透過編排呈現某種日常又微妙的詩意。另一方面,張雍的《胎記》,也同樣是底片拍攝日常時所產生的殘缺與瑕疵。

他們都是在偶然與意外中生成的影像,而不是創作者在拍攝前的刻意為之。換句話說,他們都是後來才從過去無用的日常照片中蒐集整理,而不是一開始就想好要發展成系列。

至於李國民的《動物與人的蘊與界》,也是拍攝一般人打噴嚏的樣子,嘗試將人類最自然又毫不遮掩的瞬間呈現出來。此外,李國民的展場佈置也值得一提,他脫離照片上牆的傳統,反而是將肖像擺在立體小方塊的裝置內,而觀者也可以從不同角度觀看肖像的不同模樣。

雖然這些作者都用自己的巧思,從影像的瑕疵與殘缺中察覺創作的可能性,這讓人想到接受無常、不圓滿、殘缺的日式美學「侘寂」(Wabi-Sabi)。然而,這很容易再次淪為作者刻意安排的視覺趣味,而較為缺乏影像本身的可能性。或許,我們可以不要只關注自己所拍攝影像的瑕疵,而是從他者影像的瑕疵中例示出某種新的可能。

陰翳的空間:陳彥呈、李佳祐

在《微光闇影》中最黑暗的兩位,莫過於陳彥呈的《看海的日子》與李佳祐的《在黑暗中》。前者還有文字指引這些隱約可見的黑暗照片,而後者則是幾乎能跟極簡主義比擬的全黑狀態。值得注意的是,這兩者都不只是照片掛牆的展現,而是整個空間場域的佈置。

Fill 1
沈柏逸、北美館、微光闇影、紀實、攝影評論、陳彥呈、看海的日子
北美館《微光闇影》展覽陳彥呈作品《看海的日子》。(攝影/北美館提供)

李佳祐的《在黑暗中》展場佈置,讓人一進去就喪失視覺的感知。在眼睛慢慢適應近乎全黑的展場後,我們才約略能看到一排展牆上掛著近乎全黑的框,而走到空間的盡頭又會發現一張森林的照片。我們這時才在這片黑色叢林中,找到線索的猜測這些黑框內或許是森林影像。然而,當我們細看時卻完全無法辨識影像的內容,但卻感受到身體跟空間不斷猜測互動的感知(這些黑框是森林?是我內心的投射?)

相較來說,陳彥呈的《看海的日子》則比較有頭緒地給予某些線索。他將近乎全黑的照片佈置在圓形場域的牆上,並在這些照片前加上一段可以翻開的日記敘述(翻開後就是近乎全黑的照片)。值得一提的是,陳彥呈用第三人稱(他)寫作的日記內容,大多是他在當兵時,對自我的質疑,與對愛人的期待,還有日常平淡的荒謬與對國家權力徵招的無奈等等。這些文字跟翻開後近乎全黑的日常照片(還是可以看到輪廓)成為有趣的補充對照。而這些個人內心的想念與私密,跟不可見的回憶照片,也幽微的讓人感到國家權力對個人的控制。

大抵來說,他們都更傾向內心的觀照某種不可見的東西或私人回憶。並同時用近乎全黑的影像還有空間佈置。這些對於攝影語言的考慮,都不斷遠離傳統攝影的再現方式。

結論

我們可以發現,《微光闇影》的攝影前輩偏向往外探索的跟社會碰撞,而年輕一代又過於私密的挖掘日常詩意。然而,在解嚴後百花齊放的媒體中,攝影見證語法在媒體上的過度氾濫,也失去過去被意識形態遮蔽而不可見的抵抗力道。另一方面,過於往內挖的複雜情緒也極有可能陷入唯我論的窘境,只在乎自己的內心感受或體悟而忽略世界的參與。

然而,在《微光闇影》中的張乾琦與侯怡亭,都不只停留在上述兩邊的窠臼,反而透過藝術本體的彰顯,打開某種新的可能性。張乾琦用冷冽的紀錄方式,抽離的展現讓我們「被凝視」的肖像本體;而侯怡亭則是透過過去檔案的重新召喚,質疑作者靈光的侷限,重新用彩色的線縫補出往未來投射的感性。他們都在在的挑戰既有的攝影思維,擴展見證/內心二元框架的新可能。

回顧一下《微光闇影》中歷史的回望、紀實攝影的挑戰、身體的表演、日常剩餘物的重視與黑暗空間的營造,我們不斷追溯逝去的痕跡,並從中感受到不同時代的人對攝影的想像。

最後,我們又要如何面對《微光闇影》?關於時代不可見的一面,跟當代人的關係,阿岡本(Giorgio Agamben)認為:「當代人就是要調動自己全部的敏感性去感知,感知時代的黑暗,感知那些無法感知到的光,感知注定錯過的光,感知注定被黑暗吞噬的光。」(註)
阿岡本,〈什麼是當代人〉
《微光闇影》也將引導我們繼續敏銳的察覺那些被線性進程排斥的「黑暗與剩餘」,進而以當代人的目光,復活那些「潛藏的檔案」。
後記:潛在的想像
在《微光闇影》的策展論述中,關於對底片物質性的重視、對塵封已久的老照片回望、攝影的時間性、在場跟缺席的關係、對黑暗陰影的重新啟動等等,不禁讓人回憶起一些陳傳興或杉本博司等人討論攝影的方式(註)
請參照《憂鬱文件》《銀鹽熱》《未有燭而後至》等等。當然,我們可以感覺到策展人以自己方式重新脈絡化,讓這些作品產生新的對話關係。
。或許最潛在的闇影,不只是在場展示的作品;而是那些缺席又潛藏於作品內的(不)可能性(需要觀者開啟的)。

此外,本文雖然偏重攝影的紀實轉向。但是,我們不能忽略傳統紀實攝影,而不加批判的擁抱當代攝影的擴張。我不想只是停留在世代的對立框架(強調傳統比當代好或當代比傳統好),而是轉而考慮「我們如何觀看影像的方式」。換言之,不只是攝影家拍的好不好或操作手段夠不夠當代,而是我們既有閱讀習慣的扭轉與改變。

我們也得用自己的閱讀方式,鬆動這些檔案靈光,重新的再脈絡化、再敘述這些紀實檔案。恰恰是有這些檔案的建立基礎,我們才能更積極的逃逸出既有疆界。雖然,《微光闇影》不是激進的僭越攝影界線,仍然在攝影框架內發展。但這種質樸回盼過去的態度,也搭起「傳統-當代」之間的橋樑,進而啟動我們想像攝影的未來可能。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