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郭力昕/一個啟迪思想與行動的學習經驗──陳界仁的《全球監禁.在地流放》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在哪裡冥想,

哪裡就是寺廟在哪裡禱告,

哪裡就是教堂在哪裡論辯,

哪裡就是學校在哪裡生產「藝術事件」,哪裡就是藝術空間

這是今年政大駐校藝術家陳界仁,為政大藝文中心節目手冊所寫的一篇「駐校藝術家計畫」短文〈逃與學〉的前言。十幾年來,政大的駐校藝術家邀請過各類望重藝壇的藝術家,多半是表演藝術領域的知名團體或個人。今年藝文中心邀來了國際當代藝術界備受重視的視覺藝術家陳界仁,在政大舉行個展並帶領工作坊。作為一名學習者與觀察者,我在他的展覽作品和工作坊裡領略到的是,陳界仁帶給學生們的衝擊,不僅來自他的藝術創作,更多的是他為我們開啟的尖銳思考、對話與論辯,及這些所可能埋下的深刻影響。 

在〈逃與學〉的結尾,陳界仁說:「藝術家既不是啟蒙者,也不是擁有什麼特殊技藝或知識之人,只是以感性方式問『為什麼』的人,而展覽也只是以感性形式提問『為什麼』的臨時場域,或是觸發觀眾提問其他『為什麼』的場所──只有作者與觀者交互提問『為什麼』,『藝術事件』才可能因此發生。」 

因此,在他帶領的工作坊裡,陳界仁並不花太多時間去教授或討論當代視覺藝術最新的美學形式,而是希望參加工作坊的校內外學員們,能夠先反思自身的處境,並且針對這樣的當代共同處境,建立認識與提問的能力,再將這些問題轉為藝術創作。因為對於陳界仁,藝術必須回應我們所生存的現實世界。 

Fill 1
《殘響世界》(攝影/陳界仁)

陳界仁對工作坊的學員們說,在談如何表達個人感性方法的藝術與美學之前,也許需要先問:「是什麼樣的體制,剝奪了我們從事感性生產的權利與閒暇?⋯⋯是什麼樣的話語策略,一再地將『剝奪』與『自由』劃上等號?⋯⋯為什麼那被『在地流放』的惶惶感受,是如此地難以說出?」為了能進入這些問題的基礎知識,陳界仁邀請了「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與「台灣通信網路產業工會」的幾位核心成員(其中好幾位也是政大校友),為工作坊的學員們分析「非典型勞動」的當代社會意義、發展現況與工會經驗。陳界仁提醒同學,在新自由主義浪潮下,台灣社會各類性質工作的雇傭關係,會愈來愈趨向日本社會之派遣型態的雇傭模式,這其實是他們即將或正在經驗的切身共同處境。 

面對這個「美麗新世界」,來自政大校內,與台藝大、北藝大、南藝大、實踐大學、師大、台大等四面八方主動報名參加的年輕學子,在兩次週末的整天課程與討論裡,齊集政大藝文中心,專注的聽課、提問,並針對各自提出的創作計畫,認真地交流、討論、給予彼此意見。他們關切的主題,從家中外勞、遊民、校園清潔工、網路小編、120元最低時薪、藝術工作者的自我剝削,到工作制服、考勤卡、觀看/凝視、網路自我展演,以及組織藝術工作者工會的計畫;創作的形式,則包括攝影、裝置、多頻道錄像、小說、行為藝術、製作臉書專頁等。 

聽工作坊裡的分組討論,是一個令我感動也感觸良多的經驗。 

學員們與陳界仁和幾位協助討論的講師群,聚精會神地投入討論與意見的交流。4、5小時的密集討論裡,沒有人滑手機或不耐煩,沒有人為了學分、成績而來;他們描述自己的計畫,也關切別人的議題,慷慨貢獻意見。我認為這是「大學」這個空間或機制可以發生的最美好的學習狀態:學生們熱情主動的學習、提問、思辨、對話。 

通過批判的理論、問題意識、田野經驗,和經由反覆思辨的創作過程,一群被各自領域裡的專業知識訓練/規範的菁英大學生,開始有機會蛻變成一群建立起獨立思辨能力、有深入問題意識、對現實世界與自身處境有關懷能力的積極行動者。所謂行動者,未必是走上街頭、或創造立即可見之改變的作為;從一種長期的「不活潑」、被遮蔽了結構問題、被現狀綁架的青年,變成主動關切、分析現實問題的人,這就是一種行動。這也是陳界仁在政大的駐校藝術活動,對工作坊的學生,也對我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上帶來的激勵與啟明。 

陳界仁的個展《全球監禁.在地流放》,在政大藝文中心面積不大的藝廊裡,做了高規格的專業製作。在這個展覽裡,我們可以看到陳界仁作為聲望崇隆的視覺藝術家相當完整的思想體系、左翼史觀、政治態度,和將這些素質轉化為「感性表述」的藝術話語能力。 

陳界仁在展場中搭建了一座鐵皮屋,將他在《軍法局》(2008)裡一段眾人緩緩推著鐵皮屋的場景,在展場的鐵皮屋裡循環播放。影片中的鐵皮屋,在滾動中發出轟隆隆的低頻聲響,震動著展場的鐵皮屋裝置。這項在國內首展之裝置作品裡的影像、聲響與震動,是一個多層次的隱喻,對我們的共同處境,與我們要往哪裡去,做了強烈的描寫和深沈的叩問。 

Fill 1
《軍法局》(攝影/陳界仁)

(陳界仁《全球監禁.在地流放》個展於5月16日在政大藝文中心5樓開幕;當晚19:00~21:00在藝文中心4樓Art Hub,舉行專題演講「從『感.覺田野』到『莫名影像』」。)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