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屆金馬獎系列報導

金馬60圖輯

從經典走向未來──2023金馬獎星光大道
(攝影/林彥廷)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金馬60,璀璨光陰,見證了華語電影的蛻變,從懷舊到前衛,從在地到國際,一甲子的時光看似結束卻又是新的開始。

電影,透過鏡頭向觀眾展現無窮可能;而頒獎典禮的影像,記錄的不僅是榮耀時刻,更是對電影藝術的深刻敬意──

致敬為電影藝術努力的創作者與工作者,讓每格影像成為永不凋零的畫面,留下時光的痕跡。

Fill 1
導演李安時隔10年再度出任金馬獎評審團主席。(攝影/鄭宇辰)
導演李安時隔10年再度出任金馬獎評審團主席。(攝影/鄭宇辰)
Fill 1
馬來西亞電影《富都青年》劇組。(攝影/林彥廷)
馬來西亞電影《富都青年》劇組。(攝影/林彥廷)
Fill 1
林青霞:「在生我養我的地方,獲得電影界最高榮譽終身成就獎,這對我來說意義非常的重大。」(攝影/蘇威銘)
林青霞:「在生我養我的地方,獲得電影界最高榮譽終身成就獎,這對我來說意義非常的重大。」(攝影/蘇威銘)
Fill 1
林志玲擔任頒獎嘉賓。(攝影/林彥廷)
林志玲擔任頒獎嘉賓。(攝影/林彥廷)
Fill 1
以《菠蘿,鳳梨》入圍最佳女主角的中國演員胡伶。(攝影/林彥廷)
以《菠蘿,鳳梨》入圍最佳女主角的中國演員胡伶。(攝影/林彥廷)
Fill 1
《年少日記》導演卓亦謙(中)與入圍最佳男配角的黃梓樂(左),手拿著電影中的河馬玩偶。(攝影/林彥廷)
《年少日記》導演卓亦謙(中)與入圍最佳男配角的黃梓樂(左),手拿著電影中的河馬玩偶。(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林柏宏和粉絲自拍。(攝影/鄭宇辰)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林柏宏和粉絲自拍。(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攝影/鄭宇辰)
(攝影/鄭宇辰)
Fill 1
(攝影/林彥廷)
(攝影/林彥廷)
Fill 1
金馬60最佳劇情片得主《石門》,導演夫妻檔黃驥(左)、大塚龍治(右)合比愛心。(攝影/蘇威銘)
金馬60最佳劇情片得主《石門》,導演夫妻檔黃驥(左)、大塚龍治(右)合比愛心。(攝影/蘇威銘)
Fill 1
本次來台擔任2023金馬電影大師課講師之一,並擔任金馬獎頒獎人的日本演員滿島光。(攝影/林彥廷)
本次來台擔任2023金馬電影大師課講師之一,並擔任金馬獎頒獎人的日本演員滿島光。(攝影/林彥廷)
Fill 1
吳慷仁以《富都青年》中瘖啞的哥哥角色,獲得本屆最佳男主角,這也是他第一座金馬。(攝影/林彥廷)
吳慷仁以《富都青年》中瘖啞的哥哥角色,獲得本屆最佳男主角,這也是他第一座金馬。(攝影/林彥廷)
Fill 1
從《美國女孩》到《小曉》,年僅12歲的林品彤成為金馬獎最年輕的影后。(攝影/林彥廷)
從《美國女孩》到《小曉》,年僅12歲的林品彤成為金馬獎最年輕的影后。(攝影/林彥廷)
Fill 1
金馬60評審團主席李安(左)、金馬獎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右)在典禮後感謝媒體多年來對金馬獎的關心和支持。(攝影/林彥廷)
金馬60評審團主席李安(左)、金馬獎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右)在典禮後感謝媒體多年來對金馬獎的關心和支持。(攝影/林彥廷)

深度求真 眾聲同行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今年是《報導者》成立十週年,請支持我們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度過下一個十年的挑戰。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我們十歲了!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

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報導者十歲了!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