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王雲慶/不只是地標,大巨蛋如何成為承載台灣棒球文化的聖地?
2020年3月4日,正在建設中的台北大巨蛋全景。(攝影/AFP/Sam Yeh)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從2004年遠雄開始著手設計以來,遠雄集團在老董事長趙藤雄的雄心壯志下取得了現今稱作「台北文化體育園區」的BOT案,風風雨雨走過將近20年,眼看著大巨蛋似乎終將挺過政治的浪潮與多舛的命運,有望在2023年7月領照、年底破繭而出。這座20幾年前被期待「亞洲最棒的巨蛋」,在十幾年後將會以什麼樣的面目與世人見面?是否能達到遠雄所期待的「爭取讓重要國際賽事與演唱會活動重回台北、強化國際定位、創造台北體育運動場館進軍國際的合作機會、行銷台北、展現台灣軟實力」的目標?

不要忘了,棒球才是巨蛋的核心

「一座地標、改變一座城市」是遠雄集團表示對於這座場館的期許,熟悉中華職棒早年篳路藍縷的球迷對於這一段文字也應該非常熟悉:

1991年台北市立棒球場舉辦中華職棒二年總冠軍賽,統一獅對味全龍。賽事進行到一半突然下起了大雨,在滂沱的雨勢下不得不暫時停賽,全場觀眾按捺不住情緒向來到現場觀賽的行政院長郝柏村一起高聲吶喊:「我們要巨蛋!」郝院長在同年11月21日迅速指示,盡快籌辦巨蛋,開啟了台灣巨蛋時代的序幕。

儘管大家總會以玩笑的語氣談到大巨蛋將來的用途可能「都是演唱會」、「只有五月天才租得起」、「可以辦宗教集會」等等,但是大家不要忘了,這一塊土地之所以會有這座場館,追根究柢就是因為「棒球」兩個字。

美國職棒大聯盟在2006年曾經來台,在當時還是一片空地的大巨蛋基地上舉辦台灣第一次的「棒球嘉年華」,把美國職棒的遊戲與特色原汁原味地介紹到台灣,也預告棒球與這片空地未來的密切關係。

在大巨蛋招商與設計的過程當中,遠雄「延攬7個國家的一流設計營造團隊,致力於打造具國際規格的巨蛋園區」;整個園區有體育場館、辦公大樓、旅館建築、商場等項目,不論從外型來看、或是面積來算,整個園區重心當然還是運動場館,整個園區的設計也是圍繞著運動場館來發展。說穿了,不管這個園區蓋了多少商業設施,園區的重心永遠都是這座運動場館。而這個場館不論將來有多少演唱會、多少展覽、多少宗教集會,當觀眾走進去場館的那一剎那,都會是以一個走進棒球場的模式進入這個場館。棒球,絕對是這個園區最重要的核心。

沒有球隊進駐,更要主動出擊做「台灣棒球」的主場

我們當然可以站在遠雄巨蛋(遠雄「建設」是建造場館的單位,遠雄「巨蛋」則是將來要營運場館的單位)的立場提出「台北大巨蛋沒有進駐的棒球隊」這樣的觀點;但「沒有主場球隊」這件事不但不能作為理由或藉口,恰恰反而給營運單位帶來更大的揮灑空間。遠雄巨蛋應該要主動出擊,正因為台北大巨蛋不是某一支球隊的主場,所以遠雄巨蛋要把大巨蛋變成「台灣棒球」的主場。

園區的開放空間要放什麼樣的公共藝術作品?跟棒球有關的;觀眾一走進場館要看到什麼樣的裝飾?跟棒球有關的。本壘後方的入口可不可以用紅葉來命名?場館空間裡的集合點可不可以用金龍、穀保、平鎮來點綴?諾大的迴廊上可不可以有40位台灣棒球名人堂的銅雕展覽?每一根柱子上可不可以有中華職棒跟台灣大聯盟每一年球季的回顧與簡介?善用每一個空間跟機會,製造進場的球迷與台灣棒球文化的連結,讓大巨蛋的每一個角落都是打卡熱點、讓每一次的造訪都留下特別的懷念。

幾年前樂天桃猿率先把桃園球場的貴賓席以桃園的鄉鎮命名,就是一個與屬地結合的絕佳範例。大巨蛋作為台灣棒球的主場,有各式各樣的方法來製造各種類型的歸屬感。36間包廂扣除遠雄集團保留的部分,論商業可以尋求企業冠名(譬如「輝達人工智慧包廂」〔NVIDIA AI Suite〕,聽起來就很厲害不是嗎?);論棒球文化可以選擇球隊(例如某一年威廉波特冠軍球隊?)、選手(例如某幾位名人堂的選手或教練?)、甚至某個讓人刻骨銘心的賽會(例如某年經典賽?)來命名、設計;再不然台灣有22個縣市,讓各縣市的市府或棒委會提供相關的內容來妝點包廂,甚至進一步尋求該縣市的企業認養贊助等等,無一不是建立大巨蛋與棒球文化歸屬感的構想。

要建立一個場館與周邊甚至整個文化產業的歸屬感,有太多太多的方法,也有太多太多的期待,如何建立歸屬感、營造感動、讓球迷在各種感官上都獲得滿足?這是即將開始扛起營運重任的遠雄巨蛋責無旁貸的任務。

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財:延續集體記憶的台灣棒球博物館

在大巨蛋的BOT案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文化資產的建立,就是台灣棒球博物館的規畫。一般大眾可能不知道的是,遠雄其實一直以來都有在積極尋求棒球文物,民間或捐、或借,遠雄或買、或代為保管,許多文物都儲存在專有的倉儲設備中,表示在營運端一直以來就有這樣的雄心壯志,希望建立這座場館與台灣棒球之間屬於有形以及無形的文化財。

Fill 1
2014年11月16日,堪薩斯市皇家隊的傑瑞米・格思里(Jeremy Guthrie)在美日明星賽第四戰前參觀野球殿堂博物館。(攝影/Getty Images/Atsushi Tomura)
2014年11月16日,堪薩斯市皇家隊的傑瑞米・格思里(Jeremy Guthrie)在美日明星賽第四戰前參觀野球殿堂博物館。(攝影/Getty Images/Atsushi Tomura)

就如同造訪東京巨蛋的球迷必須要去參觀「野球殿堂」的概念是一樣的,在觀看比賽之餘,透過參觀博物館、名人堂、甚至還有專屬的棒球圖書館(這座棒球圖書館收藏了中華職棒出版的每一本職業棒球雜誌,以及許許多多台灣的棒球書籍),讓棒球文化在每一次的觀賽行程中帶來更多的薰陶,久而久之,台北大巨蛋也會變成台灣棒球的聖地,台灣棒球博物館也會變成世界球迷前來朝聖的標的。這也才是這塊基地當年之所以變成現在這座場館最主要的目的,也呼應台北大巨蛋所提到的「一座地標、改變一座城市」的期許;因為這座地標不僅僅是一個提供比賽的場館,它還是乘載著文化與理想的聖地,它要改變一座城市的氣質、要延續台灣人在棒球上的集體記憶。

觀眾進球場的需求是「體驗」與「感動」

選手與教練、主辦單位與媒體的最低需求基本上都可以從硬體的配置來滿足,配置上的選擇頂多就是以便利與科技上的要求為主,但觀眾的需求是來自更加微妙的、不容易量化的標準。觀眾進來這個場館,要享受的是感覺、要期待的是驚喜、要珍惜的是回憶。觀眾進來這個場館,要的是「體驗」。

對營造或經營這個場館的業主來說,各種「台灣第一」(第一個大巨蛋、最多席位、最新草皮、最大螢幕等等)的頭銜是在介紹場館的時候可以作為形容詞、像是個榮耀一般的特色。對「遠雄建設」來說,取得綠建築標章說不定才是營造團隊最在意的成績(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場也只有7個球場獲得綠建築標章);但是對「遠雄巨蛋」而言,如何把這個場館經營得有聲有色,才是這個BOT案在剩餘的30幾年裡最重要的挑戰。

你要帶給大家什麼樣的大巨蛋?
Fill 1
即便東京巨蛋不是棒球專用場館,但透過建築設計與陳設,走進場館的人都能清楚感受到,這是一個屬於棒球的聖地。(圖片提供/王雲慶)
即便東京巨蛋不是棒球專用場館,但透過建築設計與陳設,走進場館的人都能清楚感受到,這是一個屬於棒球的聖地。(圖片提供/王雲慶)

從走進園區開始,你要大家對於這大巨蛋有什麼樣的體驗與感受?這個大巨蛋的特色在哪裡?毫無疑問的,棒球是絕對必要、甚至可以是唯一必要的元素。

我們在看美國職棒球場也好、日本職棒球場也好,都會覺得球場的設計到處都有特色、無處不是巧思。當然,絕大部分的職棒球場都是由將來使用的業主(職棒球團)在建案初始之際,與設計與營造單位一同討論出各種需求,把屬於球團的特色直接挹注在設計當中,讓場館本身成為不僅僅是一個比賽的場地,還是一個可以串聯過去與現在、讓觀眾可以產生連結的、在歷史上帶有感情的地方。

舉例來說,甫於2020年才落成的德州遊騎兵隊的主場「全球人壽球場」(Globe Life Field)運用全場不同距離的全壘打牆,向隊史上赫赫有名的選手致意:左外野334英尺代表的是退休背號34號的傳奇投手諾蘭・萊恩(Nolan Ryan);中外野407英尺是代表的是退休背號7號的知名捕手伊凡・羅德里格茲(Ivan Rodriguez);左中外野的372英尺則是紀念遊騎兵隊來到德州阿靈頓的1972年球季,諸如此類,都是巧思。

明尼蘇達雙城隊在2010年開幕啟用的「標靶球場」(Target Field)使用了大量該州特產的石灰岩作為建材、亞特蘭大勇士隊在2017年開幕啟用的「儲億球場」(Truist Park)運用了美國東南地區磚造建築物的傳統砌法、即便是邁阿密馬林魚隊在興建新球場之際擺明了要屏除Populous過去十餘座復古主軸的設計,但還是把邁阿密當地的文化特色:古巴、帳篷、粉彩視覺等納入了設計中,讓場館與座落的城市有著密切的連結。

台北大巨蛋有什麼樣的特色是可以跟台北結合在一起的呢?它有像「沛可球場」(PETCO Park)一樣在設計的當下是圍繞著基地上的百年建物西部金屬供應商大樓(Western Metal Supply Building)而發想嗎?整個台北文化體育園區裡有哪一片是向著過去的松山菸廠借意或致敬呢?你可知道2009年落成啟用的「花旗球場」(Citi Field)的外牆其實是另一座紐約老球場「艾貝茲球場」(Ebbets Field)接近100%的翻版,完全把紐約屬於國家聯盟時代的棒球歷史(註)
Ebbets Field是布魯克林道奇隊1913-1957年間的主場,道奇隊之後西遷到洛杉磯至今。
移植到新球場裡來?我們有看到大巨蛋的裡裡外外有任何屬於「台北市立棒球場」(1957-2000)的身影嗎?

我們連在現在的小巨蛋都看不到這裡曾經樹立著一座載滿台灣人棒球記憶的棒球場的憑弔。美國職棒的老球場拆除之後,後人都會知道原來的本壘板在哪裡,球場的遺址會有銅雕、會有立牌、會有歷史的回顧(Ebbets Field拆除之後蓋了國宅,某一戶的門口就有銅牌鑲在地上告訴你這裡以前是本壘板!);有誰知道原本台北市立棒球場的本壘板,在小巨蛋裡的對應位置是哪裡?

棒球在台灣是具有歷史意義的運動,口耳相傳與媒體記載的點點滴滴是讓我們今天會比昨天更加關注棒球運動的原因之一;棒球已經不是單純的運動,而是一段集體共有的文化資產。如果在大巨蛋的興建過程中,建築師沒有把台灣棒球的歷史化為設計的元素、建築與營造端專注於工程而忽略了建築物可以帶來的意義與使命;今天座落在忠孝東路4段上的這個龐然巨物沒有辦法讓觀眾一靠近園區就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座代表台灣的棒球場」,那麼這就是一座與歷史沒有連結、空有4萬個觀眾席位、設備新穎、看球舒適的空間而已。球迷要的是更多。

舒適的球場,全世界都有,比大巨蛋更進階的球場也絕對比比皆是,但是「屬於台灣棒球」的大巨蛋只有一個而已。所以「遠雄建設」沒有做到的事情,「遠雄巨蛋」要接著去作。

有去過東京巨蛋的球迷應該都知道,球場中央入口的兩側有兩座階梯通往上層看台的入口。右邊通往一壘側的階梯上的浮雕是OH GATE,左邊通往三壘側的階梯上的浮雕是「NAGASHIMA GATE」,讀賣巨人隊把這兩個重要的入口以王貞治(Sadaharu OH)長嶋茂雄(Nagashima Shigeo)命名,分別表彰兩人在巨人隊史上的卓越貢獻。即便東京巨蛋不是一個棒球專用場館,但是任何人走進場館的範圍中,就能夠很清楚的感受到,這是屬於棒球的一個聖地。更不用說當你走進東京巨蛋或世界上任何一個其他的棒球場,你就立刻被滿滿的棒球意象給包圍起來。很多時候,當你第一次造訪過去只在文字上曾經了解過的球場時,你真的會在步入通道、走向可以看到場地的那一剎那,不由自主倒吸一口冷氣,那是一種感動、一種「我來了」的感覺。

把老球迷找回來,看看30年前大雨中的願望是否成真
Fill 1
2023年1月16日,台北市政府團隊至大巨蛋視察工程進度。(攝影/林彥廷)
2023年1月16日,台北市政府團隊至大巨蛋視察工程進度。(攝影/林彥廷)

蓋房子難(或許不難?),但是賣感覺、賣感動,那是難上加難;這完全不是同一個領域的本事。先進、安全的硬體規劃、寬敞、舒適的環境配置,這樣的條件運用在房地產上,基本上就是產品的一切,但是對於來體驗棒球文化的球迷來說,這些硬體設備、環境只是經驗的一部分而已。兩相比較,最不同的部分其實或許就是在「裝潢」以及「體驗」。屋主買了房子,自己去裝潢成喜愛的樣子後住進去過著他們的人生,但是運動場館的經營在裝潢這個部分,是要由營運端來負責,然後期待進來場館的球迷會喜歡這樣的「裝潢」、享受這樣的「體驗」。

單以中華職棒的觀賽氛圍來說,早就不是十年前、甚至大巨蛋剛剛開始擘畫設計時的模樣。所有的硬體設備,包括乾淨明亮的廁所、選擇性足夠的餐飲與賣場、早已變成基本需求。除此之外,營運端必須要去了解觀眾對於現在的棒球賽事的期待,還要進一步地走在一般觀眾的期許與需求之前,在滿足觀眾需求的同時,把自己做成業界的標竿、提高業界的服務水準、提升觀眾的視野。

30年前那群在台北市立棒球場大喊「我們要巨蛋」的球迷們,年輕人可能已經兩鬢微白、年近半百,自己的孩子在假日時早就可以自己到新莊球場看看比賽;當時正值壯年的人們可能早就已經遠離球場,說不定也開始摸索手機上的串流影音,看著各種平台、各種語言的棒球轉播。大巨蛋即將開幕,30年前那一群在滂沱大雨中向郝院長「許願」的人們,眼看著願望已經快要實現了,他們會不會想要踏進大巨蛋,看看這個被蹉跎了大半人生時光的願望?或者,大巨蛋的本壘板或投手板會不會是當年台北市立棒球場最後一戰之後被中華職棒挖起來保存到現在的那兩組文物呢?或者,大巨蛋的開幕戰使用的紅土,就是當年很多球迷跳進場中挖了一罐又一罐的台北市立棒球場的紅土呢?有沒有球迷願意把紅土斗內
源自英文「donate」的流行語,指贊助、捐獻。
一半出來,倒在2024年中華職棒在大巨蛋的第一場比賽裡呢?

把30年前那群球迷找回來,喚醒他們的回憶、點燃他們的熱情,然後讓他們跟新生代的球迷一起創造新的體驗、新的回憶,棒球文化於此生生不息。這顆巨蛋,在這些年的政治浪潮的洗禮後,或許已經不是當年擘劃者曾經期待的「亞洲最棒的巨蛋」,但它絕對還是可以有機會成為一個「美好的巨蛋」。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