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送中:強權與反撲.絕望與希望
騷動的4月週末:香港大搜捕,台灣「保護傘」開張
首家為在台流亡港青開設、提供工作的餐廳「保護傘」4月19日正式開幕。(攝影/楊子磊)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籠罩下,反送中運動似乎一度消失在大眾視野,卻在4月一個悶熱週末,在港台兩地重登輿論焦點。4月18日,港警大動作拘捕15位泛民主派人士,包括兩位知名政治人物、首次被落案檢控的資深大律師李柱銘和吳靄儀,引發國際震驚。4月19日,透過港台人士募款、第一家為了流亡者開設的餐廳「保護傘」,在台北正式開幕。

去年(2019)6月爆發反送中運動後,許多30歲不到的香港年輕人,為避免被港府檢控被迫逃亡來台,直到2月初台灣因疫情關係限制港人入境。《報導者》過去10個月來持續追蹤和報導,不久前也陸續採訪在台流亡的年輕港人,估計目前他們的人數已突破300人。

一直為被捕抗爭者擔任義務律師的黃國桐,在2020年初發起「保護傘」計畫,透過港台間的募款,從開辦餐飲店舖著手,希望幫助流亡港人透過合法工作取得居留權,也把自己專才貢獻給台灣社會。在這樣的前提下,第一家為了香港流亡年輕人開設的餐廳「保護傘」,歷經2個月的籌備及試營運,員工終於在4月16日取得工作證,餐廳也於4月19日在台北公館正式開張。

雖然台灣因疫情發布了社交距離建議指南,但開張首日,店內20多張桌椅座無虛席,店門口待位的人潮幾乎未曾中斷。有不少在台港人前來,人們在等候入店時也不忘拍照,想對香港反送中運動及因運動流亡至台灣的年輕人,表達支持。

流亡者想留下來工作,並貢獻台灣
開幕首日中午豔陽高照,記者現場觀察,到了下午3點多待位人潮仍不曾中斷。排隊的民眾多數是從網路上慕名而來的香港人,年齡層廣泛,有四口家庭、白髮長輩、時髦青年。一位去年11月來台工作的香港女士,在開幕第一天就從桃園專程上來光顧,她表示自己定期會前往餐廳附近的教會,剛好昨天透過香港的朋友得知餐廳開幕消息,因此決定今天立刻來捧場。 餐廳裝潢布滿了香港特色,內部有「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標語,牆面上有反送中運動人群full gear的插圖;店內供應全日早餐,其他菜色以義大利麵、焗烤料理、炸物為主,其中也有港人熟悉的西多士
台灣稱「法國吐司」。
。即使客人絡繹不絕,店員在接待客人、餐飲製作的工作上仍不失條理。

店裡的員工全是香港來台抗爭者,早前港、台有民間聲音希望台灣政府能夠通過《難民法》,讓流亡在台的抗爭者可以「名正言順」地留在台灣生活。對此,黃國桐曾表示:「香港人不是難民,我們將保護我們自己的孩子不讓他們流離失所。」他認為,這些抗爭者來台灣前均屬於不同專業領域,「他們不是那些不求上進不務正業的人。他們沒有任何被捕紀錄,完全是為了共同信念而走出來抗爭。」

用合法工作機會,助流亡港青取得台灣居留權
Fill 1
保護傘餐廳開幕當天,客人重現反送中運動的特色:用便利貼留下打氣字句。(攝影/楊子磊)
保護傘餐廳開幕當天,客人重現反送中運動的特色:用便利貼留下打氣字句。(攝影/楊子磊)

「保護傘計畫」的Facebook粉絲專頁自2月成立,至今已有超過4萬人追蹤。被問及公開餐廳開幕資訊,對於在此工作的流亡者是否有安全之虞,回覆是:「台灣是法治地區,保護傘店舖依法成立,一切接受法律保障。手足決議,公開營運,光明正大,立場堅定,寸步不移。」就《報導者》了解,工作者都已取得合法的居留。

粉絲專頁上也明列6大目標:

  1. 開設餐廳及公司僱用手足,依法律途徑讓手足在台合法工作和謀生;
  2. 設立溫暖窩,讓在台手足能留宿和暫住,安心讀書和就業;
  3. 支援手足,提供法律援助和其他需求,繼續成長;
  4. 支援在台和外地手足,在港親友的需要;
  5. 處理不同形式的申請在台居留個案,助手足在台落地安居;
  6. 鼓勵和支援讀書手足,在成長路上過得好點,溫暖點。

目前流亡者順利留台有兩種方式,就是拿到學生簽證或工作簽證。《報導者》之前追蹤在台年輕流亡港人的生活後,不少海內外讀者寫信來希望以實際行動支持。但幫助他們有正式身分,在台長久居留,最好的方法是提供合法的工作機會。然而,根據台灣《就業服務法》規定,有「外國人必須從事專門性或技術性之工作,平均薪資須達新台幣47,971元」的要求,這樣的求職門檻對年輕港人來說是高門檻。黃國桐表示,之後打算再開設貿易公司、服裝店等。

香港15位泛民主派遭捕,驚動國際

因不再信任香港政府及警方,這些抗爭者流亡來台。但反送中運動將近一年以來,港警被批為濫捕、濫暴的狀況未稍有停息,至今已有7千多名抗爭者被捕,超過120人仍被扣押在各個收押所。

保護傘餐廳開幕前一日,在香港發生了418大搜捕,港警逮捕了分屬不同政黨和組織的15位民主派人士,包括民主黨創黨元老、有香港「民主之父」之稱的李柱銘,以及工黨副主席李卓人、民陣副召集人陳皓桓,還有梁國雄、區諾軒、何秀蘭、何俊仁、楊森、單仲偕、蔡耀昌、黃浩銘、吳文遠,以及現任立法會議員梁耀忠。

而18日上午,香港警方也在上午10點左右前往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的住處,但因為黎智英不在家,警方下午二度上門才將他逮捕。港警同時前往公民黨前立法會議員兼資深大律師吳靄儀的住所,但當時吳靄儀也不在家。下午,72歲的吳靄儀主動到中區警署接受預約拘捕。

這是反送中運動以來第四次、也是人數最多的針對多名政界人士搜捕,這讓港人十分憤怒,此次更引起許多外媒關注。英國外交部發表聲明指出,關注香港一些政治人物被捕,期望所有拘捕與司法程序會以公平及透明的方式進行。聲明也強調和平示威的權利受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保障,呼籲香港當局避免採取激化緊張局勢的行為,並透過有意義的政治對話去重建信任。前港督彭定康批評「這不是法治,這是威權政府的行為」,一國兩制距離被埋葬又近一步。前英國外相聶偉敬(Sir Malcolm Rifkind)則形容,這場大搜捕無疑於直接攻擊香港自由的核心、法治以及自治。他說自己與部分被捕人士私下認識,亦知道他們並非「暴徒」,而是受國際尊重的政治家;國際社會必須向北京發聲,闡明這些拘捕不能接受,這會被視為不僅是對香港自由的攻擊,也是對國際規條的攻擊。

李柱銘是香港最知名的民主派,也是當今香港資歷最久的資深大律師,本次以81歲高齡第一次當被告,他表示不感後悔,「終需是做被告人」,甚至慶幸終於有機會和一班優秀年青人一起走被捕的民主路,不必繼續因眼見「好青年」全被捉去告而「過意不去」。對此,香港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回應,「有一名在法律界有崇高地位的被捕人士」表示與年輕人一同被捕感到光榮,對此感到驚訝和擔憂,認為應勸喻年輕人守法,應感到羞恥而不是驕傲。

Fill 1
香港大搜捕、保護傘、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壹傳媒、黎智英、香港、反修例、REUTERS、達志影像
2019年3月31日,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左)與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右)在香港一場反修例活動。(攝影/REUTERS/Tyrone Siu/達志影像)

根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這次的大搜捕是因為2019年8月18日與10月1日的集會活動而發起。

2019年8月18日是反送中運動首次「流水式集會」,當時大批民眾在維園集合之後,往銅鑼灣、中環等地散去,因為人數眾多,馬路被人潮癱瘓。當日李柱銘、黎智英、何秀蘭等人皆有被拍攝到於馬路上行走的畫面。

另外,在10月1日中國國慶當天,香港警方對於該日民間人權陣線申請的「沒有國慶只有國殤」集會遊行,發出反對通知書,當時李卓人、何俊仁、梁國雄與陳皓桓等人皆以個人身分呼籲民眾上街。當天港警在香港各地出動防暴警鎮壓,其中一位防暴警察在荃灣近距離開槍射傷一位中五的男學生,被稱為「最血腥的國慶」。這也是反送中運動裡第一次港警以實彈射傷民眾的事件。

民陣照準備七一遊行:「這是無可退讓的時代革命」

黃之鋒在民主派人士被捕之後,隨即於Facebook發文;他認為這次的逮捕未必會讓他們罪成判刑,「但單讓黑警取得這十多人的電話,能夠讀取所有Whatsapp和Telegram的對話,以及看到所有手機照片,定必大大增強黑警情報網的完整程度,」他認為這次逮捕的目的是要搜集民主派人士的通訊紀錄與資料,作為未來檢控參與反送中人士的罪證。

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也在Facebook發文,他認為警方的大搜捕不會達到嚇阻民眾上街的目的,反而會使公民抗命成為常態。他還指出:「香港警隊淪落至此,終有一天要向香港社會問責。」

而香港民間人權陣線表示,不會因為大搜捕退縮,他們已遞件申請今年的7月1日大遊行,強調這是「無可退讓的時代革命」。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