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襲台3週年系列報導【警示篇】

中國大解封對台灣防疫的衝擊和考驗──新冠病毒會再變異嗎?變異後我們抓得到嗎?
12月27日,中國宣布防疫大解封,2023年1月8日將開放邊境管制。圖為當天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旅客。(攝影/REUTERS/Tingshu Wang/達志影像)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2020年1月21日,一名武漢返台的民眾被確診為COVID-19病例後,新冠病毒自此襲捲全台。疫情襲台3年後,防疫原本已將收尾,卻再一次面對由清零快速躺平、全面解封的「中國病毒」新變數,台灣要真正與「病毒共存」,還有哪些挑戰?

3年來,病毒幾經變異,但科學家亦快速研發出疫苗、藥物,病毒成功「與人類共存」,但人類也將病毒的致命威脅大幅限縮──新冠的致死率由最初的武漢株致死率4%,一路降至Omicron的1%。

不過,正當包括台灣的全球多數國家,開始與病毒共存之際,防疫政策一直與全球主要國家「逆行」的中國,在全球逐步開放時、堅持清零,引發人民「舉白紙」後,短短一個月內,竟由全球最嚴格轉而原地躺平,快速放寬防疫政策,並宣布2023年1月8日將解封邊境。

各國都是視國內疫苗覆蓋率、重症控制率及各種防疫人力與物資狀況,逐步開放;中國在「收」與「放」之間無接軌的快速轉換,確診病例增加的實際狀況、病毒株變異的演進,對全世界都是一團謎。中國的「開放」,反令其他國家開始緊張,繼美國、日本、韓國、義大利等多國宣布重啟邊境防疫政策,台灣的防疫指揮中心也於下週日(元旦)起,針對中國返台民眾進行入境PCR。

新冠疫情3年後,除了再一次的「中國病毒」變數外,台灣要真正與「病毒共存」,還有哪些挑戰?

一個月內從清零到躺平、開國門,還更名為「新冠感染」
12月27日,中國外交部發表《中外人員往來暫行措施》,宣布將於2023年1月8日起「邊境大解封」,未來入境中國只需要48小時內PCR陰性證明,不再需要入境全面檢測,也不必申請健康碼
中國的定位追蹤系統,作為個人的電子通行證使用。分成綠、黃、紅三種顏色,綠色為正常通行、黃色、紅色則包含密切接觸者、疑似病例、發燒患者等,不可正常通行。
。中國可說是全球最後與病毒共存的國家之一,但卻不同於各國小心維護醫療量能、儲備快篩、抗病毒藥物,採「漸進式開放」減少死傷,而是在短短一個月內,從最嚴格的動態清零,到原地躺平,不再通報確診個案數,也將「新冠肺炎」更名為「新冠感染」。

台大臨床醫學教授、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指出,「對中國現況來說,上億人感染可能造成百萬人死亡,這是很可怕的數字。」根據《路透社》統整多方統計,中國在這一波疫情恐有超過200萬人死亡。

境內棄守、邊境又開放,中國大開病毒控管的大門,人民受害,全球驚駭。李建璋表示,中國疫情大爆發,會讓感染者立刻佔滿醫院量能,讓原本可以得到救治的其他疾病病患失去就醫的機會,超額死亡將會大量增加。

不僅如此,「中國的醫療體系與台灣不同,診所非常少,所以民眾大小病都要擠到醫院,如今冬天除了COVID-19,還有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也正流行,容易造成交互感染,」李建璋說。

尤其,中國採用自己國內製造的減毒疫苗科興、國藥疫苗,疫苗以武漢病毒株來製造,對Omicron的效果未知,且多數接種時間已在一年多前,體內的抗體可能已大幅下降。

李建璋說,Omicron並非真的如感冒般無害,共存的條件有很多,以防疫做得好的新加坡為例,有充分的醫療量能、高疫苗覆蓋率、無虞的抗病毒藥物,Omicron的死亡率才能降為0.01%;但在南美洲,即便仍有接種mRNA疫苗,死亡率仍為0.4%,兩地就相差40倍。

中國威脅1:境內疫情不透明,各國邊境反向控管
Fill 1
動態清零持續3年後,中國迅速「與病毒共存」。圖為2022年12月20日,在北京上午通勤的高峰時段,戴口罩的民眾在兩個地鐵站之間的人行道上行走。(攝影/AP Photo/Andy Wong/達志影像)
動態清零持續3年後,中國迅速「與病毒共存」。圖為2022年12月20日,在北京上午通勤的高峰時段,戴口罩的民眾在兩個地鐵站之間的人行道上行走。(攝影/AP Photo/Andy Wong/達志影像)

中國疫情及病毒發展一直令人猶如霧裡看花,無法精準掌控判斷,這種情況下,中國又宣布大開國門,其他國家最擔心的是,再一次由中國「輸入」變異病毒,衝擊自己的境內疫情。因此多國第一時間皆以「反向控管」,針對中國入境民眾重啟邊境篩檢。

中國的確診人數、死亡人數、疫苗接種數據、疫苗保護力等相關資訊並不透明。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對於確診統計只到2022年12月23日,且當日全國確診人數僅4,000多例、無新增死亡病例。

中國不僅境內防疫政策放寬,也在12月27日宣布將在2023年1月8日起,入境中國僅需檢附48小時內PCR陰性證明,並恢復受理審批中國公民旅遊簽證。這代表中國民眾將可自由出入國境,不需受到隔離限制。當日下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中國感染的詳細情況難以掌握,日本國內不安情緒正在增加(註)
日本於10月宣布,入境日本者需接種3劑日本認可的疫苗,或提供出發前72小時內PCR陰性證明即可。
,因此緊急宣布,自12月30日起,自中國入境、或7天內有中國旅遊史者,將全面進行入境篩檢。

不止日本,美國也在29日宣布,自中國(含港澳)入境旅客將需提供48小時內PCR或抗原陰性報告;義大利也同樣重啟對中國入境者的邊境檢疫。而與中國經貿往來密切的印度,則在境內發現中國目前主流變種病毒株BF.7(Omicron亞型),即開始隨機檢測入境班機,也重新整備醫院量能。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則在28日宣布,將於2023年1月1日至1月31日,針對目前中國(不含港澳)4個直航點、金馬地區民眾春節交通專案來台的旅客,將在入境機場或港埠進行唾液PCR檢測,若陽性則採現行隔離規定「5+n」
居家照護隔離5天即解除隔離,但若快篩仍陽性則持續自主健康管理至檢測陰性,至多7天。
,陽性檢體則送往疾病管制署昆陽實驗室定序,藉此邊境攔截確診者,也及早揪出變異病毒株。

長期聯繫福建沿海、金門、馬祖的「小三通」,2020年2月疫情開始後停航,直到今年12月22日行政院宣布,小三通將在2023年1月7日到2月6日第一階段復航,對象僅適用金馬民眾與中國配偶,以專案申請方式進行。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表示,各國會如此積極祭出措施,是因為中國現在是感染旺盛的地方,突然開放代表有大量人口將在短時間內被感染,從中國入境各國的旅客感染比例高,又可能帶有新病毒,所以各國要依照自己的資源能力,進行適度的風險控管。

「如果一個國家相對疫情穩定,就應該加強防疫,避免造成新一波疫情;但如果現在疫情已在延燒中,相對影響就較小。」

黃立民說,撇除中國因素,台灣現階段就在疫情上升期,中國是增加的風險變項。

中國威脅2:大量病例恐成為病毒變異的溫床
Fill 1
中國防疫鬆綁後,境內確診病例急速增加。圖為2022年12月26日,民眾在上海同濟醫院的急診病房旁等待看診。(攝影/VCG via Getty Images/China News Service/Yin Liqin)
中國防疫鬆綁後,境內確診病例急速增加。圖為2022年12月26日,民眾在上海同濟醫院的急診病房旁等待看診。(攝影/VCG via Getty Images/China News Service/Yin Liqin)

各國積極對中國入境者加強邊境防疫,最大的擔心在於:中國境內病毒大量感染,是否會催生病毒變異,產生更具威脅性的病毒株?目前中國境內主流的BF.7,現在資料看來,並非特別毒的病毒株,但是否會持續變異,仍是各國病毒學者和防疫人員高度關切的事。

Omicron BF.7特性是什麼?更毒嗎?

目前在中國作為主流病毒株的BF.7,是BA.5.2.17的縮寫,為BA.5的子系。在美國、英國、印度、法國、丹麥等國家都有出現。

根據國外報導,BF.7的R0值(basic reproductive number,基本傳染數,即未做任何防護措施下,一個感染者可傳播病毒給幾個人)落在10~18.6;而Omicron的平均R0值為5.08。

BF.7是一支高傳播力的病毒株,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涕、疲勞等,與其他Omicron病毒株沒有太大差異。少數人有胃腸道症狀,如嘔吐和腹瀉;但也有無症狀感染者,亦是中國疫情難以控制的原因之一。

此外,BF.7和BA.5最大的差異,是在受體結合域 RBD 有R346T位點突變,能增強免疫逃脫。英國10月一度列為關注變異株,但觀察至12月認為其威脅性不大,因此取消列名。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也認為,BF.7以及中國境內檢測出來的Omicron變異病毒株,目前尚未看到殺傷力高、需要特別關注的變異株。

不過,《美聯社》引用感染症專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 Hopkins University)醫學系教授斯圖亞特.雷伊(Stuart Campbell Ray),他指出「每一次感染,都為病毒提供變異的機會」,擔心除了變異出Omicron的子系外,也可能出現全新的變異株,最壞的情形是傳播力提高、致病力也增加。

專長病毒演化的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王弘毅表示,因為中國實際感染人數、疫苗效果都未明,很難有機會進一步確認病毒變異機率。

「這麼大規模感染的話,確實有可能產生新的病毒株,但是可能性有多大?真的沒有人能估計得出來。」

王弘毅解釋,打疫苗可以讓體內產生抗體,若感染到病毒,體內的病毒量也會下降,人體就有較多的時間讓免疫系統清除病毒;但若沒有打疫苗,人體內病毒量太大,免疫反應來不及應對,病毒留在體內一代代複製,就可能造成突變。

不過,王弘毅認為,雖然中國採用的國藥、科興疫苗效果,產生的抗體效價可能不高,但仍比完全沒打疫苗來得好,「產生全新變異株的機會應較低。」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則認為,過去Alpha、Beta的演化,跟當時感染規模並沒有成正比,且Omicron已出現、作為強勢病毒株超過一年,病毒趨於穩定,「中國目前境內為Omicron為主要變異株,我預期短期之內、至少農曆過年前,都還會是Omicron為主。」

施信如與李建璋都提及,台灣感染過Omicron如BA.2、BA.5的人還是可能再感染BF.7,但症狀通常會愈來愈輕微;而病毒為了適應人體,通常致病力會隨著演化愈變愈弱。

黃立民則有不同想法,他認為Omicron不會是最後一個變異病毒株,「演化愈來愈弱通常是數萬年的結果;況且,即便是Omicron的子系,也不代表病毒比較弱,也可能出現一個新子系造成較高的致病力。」必須要持續觀察中國的變異株發展。

台灣的挑戰1:國內病毒定序效率低,恐令新病毒監測不夠即時

病毒在中國境內的演化狀況,無法從公開資訊得知,因此當中國旅客前往其他國家時,就需靠各國的病毒定序情形,來確認本土流行的病毒變化。指揮中心也表示,會將中國入境的確診者檢體,抽樣送往實驗室進行定序。

但王弘毅表示,台灣歷經3年疫情,定序的效率並沒有增加。「從GISAID開放平台看到台灣上傳的病毒全長定序,只有兩千多例,英美大流行期間,是以每個月幾十萬條定序上傳,以台灣的定序能量速度,不太確定是否能即時抓到新的變異株。」

施信如則不認為需要全數定序,她表示,台灣的定序量能是足夠的,不見得一定要做到每一株都定序才有意義。「疫情應是全球性的,入境採取抽樣定序,也許可以因應中國目前疫情升溫,而增加定序的比例監測,但不需要針對性採取措施。」她認為,更重要的是定序結果要「公開透明」,台灣要將定序的結果上傳,才能跟世界的監測系統接軌。

黃立民認為,定序的意義在於即時掌握中國病毒株的流行情況,應盡可能定序中國入境的感染者,搭配了解臨床症狀是否嚴重?有沒有免疫逃脫情形?「這是每一個國家都要監視的。」

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回應,目前病毒定序的抽樣對象,入境者是針對機場有症狀且確診者、本土案例則是抽樣重複感染者。以本週一(12月26日)公布的數字,一週定序39例。未來中國入境的個案,仍會採抽樣方式進行。他也表示,因為定序結果多數重複,因此指揮中心決定將特殊、有意義的全基因定序病毒株,才上傳到GISAID平台。

台灣挑戰2:多種病毒齊發,如何與新冠做鑑別?
Fill 1
台灣仍處在COVID-19疫情高峰期,冬天還有各種呼吸道病毒交錯,雖然戶外口罩令解除,多數民眾仍選擇戴口罩自我防護。圖為2022年12月20日,台北街頭戴口罩的民眾走過耶誕節的裝飾拱廊。(攝影/AP Photo/Chiang Ying-ying/達志影像)
台灣仍處在COVID-19疫情高峰期,冬天還有各種呼吸道病毒交錯,雖然戶外口罩令解除,多數民眾仍選擇戴口罩自我防護。圖為2022年12月20日,台北街頭戴口罩的民眾走過耶誕節的裝飾拱廊。(攝影/AP Photo/Chiang Ying-ying/達志影像)

事實上,台灣的COVID-19疫情也處於上升期,12月29日確診人數已超過2萬7千人,比過去一個月確診數多出約3、4成。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政務次長王必勝表示,台灣這一波疫情預估將在農曆春節後,即2月達到高峰,粗估約在單日3萬多人左右。

同時間,還有冬季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多重病毒夾擊,今年冬天疫情將格外複雜。黃立民表示,冬天適合呼吸道病毒生長,因此各種病毒都會在此時齊發,COVID-19很可能在每年冬天都迎來一波高峰。而且困難的是,呼吸道病毒的鑑別困難,單從臨床症狀來看,醫師難以直接診治民眾感染了哪一種病毒。

要區別病毒,黃立民建議民眾在出現症狀時,先以快篩採檢,是較好的方式。而面對中國疫情對台灣的影響,指揮中心應了解中國入境者有多少比例被感染、有沒有造成家庭群聚,就能藉此資料瞭解未來防疫要趨嚴或放寬。

李建璋表示,未來要透過精準管控、治療來面對COVID-19。

「經過了3年,如今台灣已經有各種武器,可以更有信心面對疫情。」

針對外有中國疫情外溢的可能衝擊、內有尚在高峰的疫情,專家建議:

第一,民眾可接種次世代雙價疫苗(即原始武漢病毒株混合BA.1或BA.5變異株)自保。李建璋認為,以抗體保護力3到6個月來看,「現在接種次世代疫苗,是最有效益的!」他認為,以前接種疫苗只需考慮覆蓋率,但未來要考慮接種時間,在每一波疫情將起時接種,才能精準提高保護力。黃立民也認為,接種疫苗是目前的關鍵:

「這3年來的防疫方向沒有變,都是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如果打疫苗得輕症,那也不是壞事。但現在很多人補打疫苗情況較不踴躍,就可能讓感染症狀變嚴重。」
第二,政府應擴大抗病毒藥物使用範圍、提高庫存量。根據「公費COVID-19治療用口服抗病毒藥物領用方案」規定,抗病毒藥物Paxlovid目前的適用條件為年齡12歲以上、體重40公斤以上、發病5天內且無使用氧氣、具任一重症風險因子
包括:年齡≧65歲、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不含高血壓)、孕婦與產後6週內婦女、慢性肺疾(間質性肺病、肺栓塞、肺高壓、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病)、結核病、慢性肝病(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與免疫性肝炎)、失能(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腦性麻痺、先天性缺陷、發展或學習障礙、脊髓損傷)、精神疾病(情緒障礙、思覺失調症)、失智症、BMI≧30(或12~17歲兒童青少年BMI超過同齡第95百分位)、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HIV感染、先天性免疫不全、實體器官或血液幹細胞移植、使用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
的輕中症確診病人。李建璋說,根據目前研究,Paxlovid在早期症狀出現吃,可以減少9成重症機會,也能減少長新冠,因此政府應該儲備更多藥物,並擴大適用對象,而此藥價格昂貴,也可採用部分給付來提供。
「防疫是不分國界的,不能置身事外,保護別的國家也是保護自己,」李建璋說,各國的防守都應該積極且互相幫忙,包括可以捐贈mRNA疫苗
美國、德國都表示願意提供mRNA疫苗,但中國並未接受。
、藥物,才能讓疫情真正穩定共存。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