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現場 X 石芳瑜】

石芳瑜/老人當自強──讀《我啊,走自己的路》和《七十歲死亡法案,通過》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最近日本出現了一位最年長的文學新人,1954年出生的若竹千佐子,63歲時才以作家身分出道。據說她從小就想當小說家,自大學畢業後,一邊擔任代課老師,一邊準備正式教師考試,卻屢戰屢敗。就在覺得眼前一片黑暗時,她遇見了後來的丈夫,並結婚成家。從此相夫教子,應該是過著簡單而知足的人生。

不料55歲那年,丈夫突然中風過世。悲傷的她鎮日閉門不出,在兒子的鼓勵下,參加了寫作課程,開始創作。終於在8年後,也就是2017年以《我啊,走自己的路》獲得日本第54屆文藝獎,隔年1月,再獲第158屆芥川賞

還沒讀小說,光聽這段簡介就覺得超勵志不是嗎?真是人生永遠有奇蹟,柳暗花明又一村。

談老年心境的《我啊,走自己的路》

翻出這本只有100多頁的中篇小說,讀起來有點私小說的感覺。小說的主角桃子,喪夫、獨居,有兩名子女,完全是作者的翻版,差別是桃子74歲,而若竹千佐子寫作時60多歲,大概將自己的年齡往後十幾歲,想像喪夫至今,再過個十幾年,那時的日子只怕會更孤獨悲涼吧。

或許是設定太像了,又如此晚出道,讀者大概不會覺得作者天才洋溢,但或許如作者所言:「這全要怪我自己懶惰;但另一方面,我的小說與『如何活下去』這個問題密不可分,為了找到答案,我必須花費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行。」

通常作家的第一本小說,往往來於自身遭遇,即便故事不複雜,但那份真實感絕對觸動人心。這本談老年心境的小說,確實也只有老人寫得出來。一如川端康成寫《睡美人》和谷崎潤一郎的《瘋癲老人日記》,也是在老年時寫下,讓世人明白風燭殘年的男人性慾。

至於喪夫後的獨居老女人心境又是如何?在女人一般比男人長壽的狀態下,這可是的大問題啊!但過去卻很少人觸及。倘若是一個長期寫作的女作家,個性大概會獨立一些,很難寫出這樣的味道。而那些過去「只為先生而活」的女人恐怕都痛得寫不下去,同時也缺少書寫的練習。這時,55歲才開始練習寫作的千佐子以巧妙筆法,成功地掌握了這個題材。這無非也是機緣,或許你會說,這應了安迪.沃荷(Andy Warhol)所說「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famous for fifteen minutes)」,又恰好老年化社會來臨,以至於這本小說叫好又叫座。

獨特的「自言自語」筆法

然而作為芥川賞得獎作品,《我啊,走自己的路》雖不贏在高潮迭起,卻不得不讚賞作者的寫法獨特。小說最特別寫法,是使用了大量的「自言自語」,而這個自言自語並非只有一個聲音,而是好幾個桃子相互對話。明明只有一個人,卻寫得熱鬧非凡,這無疑是描寫孤獨最讓人感到心酸的寫法了。

再者,小說隨著桃子的心思幻想,不時遊走於每個時間,一會兒是跟女兒對話時的傷感,一會兒是童年跟阿嬤相處的記憶、一會兒年輕時跟先生在一起甜蜜時光。每一段都蜻蜓點水,卻又細膩雋永。

我是個性比較獨立的女人,即便結婚,當過很長時間的家庭主婦,但我依然我行我素(所以當家庭主婦時才會覺得痛苦)。然而有時,我會很羨慕那些鶼鰈情深的夫妻,心想自己缺少一個如此密密合合的伴侶。雖然我還不知道自己萬一老年獨居該怎麼辦?但讀了這本小說之後,反而鬆了口氣(笑)。不過也難說,總是等事情到來時,你才會知道自己真正的心情。說起來,每一種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時間課題。

談照護議題的《七十歲死亡法案,通過》

探討老年的問題,如果《我啊,走自己的路》是一本情感深刻的悲喜劇,那麼《七十歲死亡法案,通過》則是一部想像力豐富的社會寫實驚悚劇。

我們看到一些可惡的老人,或許會心想:這些人真該早點死!加上老年人愈來愈多,可能會拖垮經濟。但如果政府法律規定──70歲以上的老人一律安樂死呢?

或許有人會偷偷竊喜,例如那些看護老人的媳婦,終於解脫了。但那些即將面臨死亡,或是已經超過死亡年齡的老人,又是怎麼的心情?

除了看護者和被看護者之外,只會拿工作當藉口的丈夫、離職後已經失業3年的繭居族兒子、獨自搬出去住不願回家的女兒⋯⋯小說藉由這個家庭的幾個人物,描繪出當今社會的問題。

然而這麼有爭議性的法案,不會如此順理成章地被社會大眾所接受,能夠逃過死亡法的「地下法條」,開始悄悄地傳了開來⋯⋯

兩本小說的共同點:老人當自強

這本小說讀起來相當有意思,有著社會寫實和推理小說的閱讀樂趣。而它和《我啊,走自己的路》的小說核心,其實都是在談如何活下去?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說穿了,不管是若竹千佐子本人的故事,或是《七十歲死亡法案,通過》所要探討的生命意義與尊嚴,也許可以總結一句話:老人當自強。

說起來,我也超過50歲了,我這個歲數的人不少要面對《七十歲死亡法案,通過》裡照顧年邁雙親的問題;而想像我自己的老年,也不算太困難。至於年輕一點的你,或許你會在《我啊,走自己的路》裡,看到你母親的樣子,甚或是你未來的樣子。若你說這一切還早?想想張愛玲的話:「你年輕嗎?不要緊,過兩年就老了。」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