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專題_(攝影/余志偉)

紀錄的邊界

2018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專題

2018.5.6 最後更新
兩年前,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推出「如果紀錄有顏色:綠色小組30週年」放映單元,《報導者》以此為題,走訪成立綠色小組的前輩們,完成系列報導
兩年後的此時,再次面對這個野心茂盛的影展(根據官方資料,為期10天,共170部影片與超過200場放映),如何從高濃度的片海中撈取觀看視角,或「如何報導一個影展」,前者是給觀眾的挑戰,後者則是自問的課題。
由點鋪開成面,我們在眾多單元中拉出兩條報導軸線:
其一為焦點單元「憂傷似海:東南亞真實之浪」,除了專訪單元選片人葛江.祝鴻 (Gertjan Zuilhof) ,也首次由《報導者》的筆者在看完35部影片後,「再選出」其中15部片加以重組對照,以此與影展做出對話,並提供觀影的可能與趣味。
其二,延續前年對「綠色小組」的關注,本次以「不只是歷史文件:港台錄像對話1980-90s」單元為本,嘗試梳理港台錄像創作的過去與現在,包括訪談香港民間單位Videotage,談典藏計畫的甘苦。另因應此次《閱讀飢餓》劇場演出,邀請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吳文光撰文,談「民間記憶計畫」始末。
「我一直在乎做為2018年的策展方,怎麼看這些影像、怎麼跟當代的觀眾溝通?」這是TIDF策展人林木材思索的──永遠試著尋找新的可能。而這也是互通的命題,策展如是,報導如是,創作尤其。
在已知裡重整,也在未知裡持續踩踏,只為再一步一步,推移邊界的線。
策劃|王儀君
文字|閻望雲、張宸晧、王儀君、吳凱琳、吳文光、謝宇婷、馬曼容
攝影|余志偉、陳朗熹
論壇文字整理|余靖瑩
劇照提供|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編輯|張詩芸
Fill 1
我帶來驚喜,而非觀眾想看的──專訪全球獨立電影推手葛江・祝鴻

我帶來驚喜,而非觀眾想看的──專訪全球獨立電影推手葛江・祝鴻

「我帶給觀眾的,是我想讓他們看的,而不是他們想看的,才會有驚喜。若他們喜歡,那很好;若不喜歡,也無所謂。」
2018.5.6
Fill 1
對話TIDF:從「憂傷似海:東南亞真實之浪」到無可捕捉的全景

對話TIDF:從「憂傷似海:東南亞真實之浪」到無可捕捉的全景

這個「台灣影展有史以來最大」的東南亞專題,揭示了紀錄片的可能:可以是種介入社會的方式,或對事件不斷另類思考。
2018.5.6
Fill 1
為什麽需要劇場?因為「飢餓」──吳文光談民間記憶計劃與劇場創作

為什麽需要劇場?因為「飢餓」──吳文光談民間記憶計劃與劇場創作

16個演出者走上舞台,講述老人的飢餓回憶與自己採訪發生的故事:如何把樹皮樹葉做成食物、3歲妹妹餓死前的願望是喝口糖水⋯
2018.5.6
Fill 1
一生格鬥,拍出人的「狠」與「恨」──專訪紀錄片導演原一男

一生格鬥,拍出人的「狠」與「恨」──專訪紀錄片導演原一男

中國紀錄片導演吳文光曾形容:「(如果)小川紳介的電影是直接捅向社會的子宮,那原一男的鏡頭奔的是人的子宮。」
2018.6.19
Fill 1
在沒有先例的時候──初探港台錄像的保存與放映

在沒有先例的時候──初探港台錄像的保存與放映

手機如此發達的時代,或許什麼都是錄像。當錄像藝術從邊緣成為顯學,如何重新「再去看見」,成為一種必要的自問。
2018.5.10
Fill 1
【論壇現場】檔案之眼:紀實影像的類型邊界

【論壇現場】檔案之眼:紀實影像的類型邊界

本文整理自論壇現場,期待以此完整紀錄,提供日後對錄像藝術研究及有興趣者,留作重要的歷史參照資料。
201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