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中的「安寧」課
《急診安寧緩和醫療指引》上路一週年

急診中如何「安寧」:老化台灣須提早開始的對話

2025.7.1 最後更新
急診,作為醫療最前線,每天都在與死亡碰面,但在這生死前哨站,並沒有給死亡太多空間與準備。2024年,台灣急診醫學會提出首版《急診安寧緩和醫療指引》,希望急診不只有救命,也是能陪伴病人好好離開的地方,指引鼓勵醫護及早啟動生命末期照護的對話,試著為病人創造善終條件。
近一年來,急診人力出走、壅塞加劇,「急診安寧」進行式可還順利?我們走訪北中南幾家醫院,看見推動者的熱情,也撞見現實的粗礫,川流不息湧入急診的病人、筋疲力竭的醫護,更確定在急診推動安寧緩和醫療,是勢在必行──由源頭減量、減少無效醫療,降低急診醫護與醫療資源的耗竭。
因為台灣的現實是:高齡者人口激增,慢性病與多重共病成為常態,而安寧與長照體系尚未接住大量末期病人,醫療現場持續以處理急症的方式去應對慢性病與末期照顧的漫長與反覆,急診就成了生命尾聲的集中地──不只得接住病人的痛苦,也承擔了原本不屬於它的照顧責任。一旦什麼都往急診送,遲早會把這個本該「救命」的系統壓垮。
這不只是醫療體系的壓力,更反映我們對「老化」和「死亡」缺乏公共討論與制度設計的結果。生命末期的醫療照護選擇跟死亡,已是老化台灣無法迴避的課題,這些對話應該更早開始,病人跟家屬都需要知情、理解與專業陪伴,才可能做出真正清楚與篤定的選擇。
急診安寧,只是一個開始。
監製|梁玉芳
文字|陳玉梅
封面攝影|楊子磊
攝影|楊子磊、黃世澤、陳曉威、林彥廷
資料整理|林奕甫
設計|黃禹禛
編輯|張詩芸
社群企劃|林彥伶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開創組織永續經營之路
報導者支持方案上線,用你的方式支持報導者!

瞭解更多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