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最後一期的主題是「歷史」,談香港口述歷史保存。「我們都是小角色,做我們可以做的,看能不能找到出路,找不到也沒關係──起碼我們有努力過,歷史會記得我們。」
突被推上風口浪尖的兩岸婚姻家庭,如何應對清查政策、網路輿論?隨著中國極權擴張,台灣公民社會對待中國背景移民、對「台灣共同體」的想像是更包容或更緊縮?政府又該如何面對「保障人民權益」與「維護國家安全」的張力?
「陸委會開放具結,我應該符合條件。但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不幸被強制出境,會不會有同樣是台派的人對我喊著滾回中國?我沒辦法想像。我繳稅當兵,相信自己是這裡的一員,沒想過有一天要擔心會失去台灣人身分。」
2022年起台電以低於成本價格售電,累計虧損逾4,200億,若財務持續惡化將面臨資不抵債的破產窘境。但昨日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2025上半年電價凍漲,繼續虧本售電。學者怎麼看台灣電價的問題?有哪些調整空間?
綜觀20多年預算案,過去刪減比例最高的是同樣朝小野大的2006年陳水扁執政期間,比例達2.27%,今年(2025)刪減的比例則達到6.63%創新高。這次預算審議爭議案有哪些?學者怎麼看再一次的朝野激戰?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