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熱愛法律、文學與戶外活動。教了很多年法律,寫了幾百篇論文,讀了上萬則判決,發現最有趣的可能還是人性。
〈不萊梅城市樂手〉是格林兄弟筆下最少血腥暴力、性別偏見和階層歧視的故事之一,但卻傳遞了最深刻的人權觀念:無論你是誰──哪怕是像故事中老驢、病狗、落毛貓、破嗓公雞處境的人──你都享有生而為人的生命價值,也都有追求尊嚴與自由的權利。
〈灰姑娘〉揭露了許多值得反思的文化與社會現象。在嘲諷「女人靠臉蛋才能晉身王宮貴族」之際,我們不如想想,這正是當時階級流動滯如死水、平民百姓翻身無望的忠實反應。
黑死病蔓延、十字軍東征、兒童販賣、移民隱喻⋯⋯童話〈吹笛捕鼠人〉背後,隱藏了許多中世紀的歷史線索。回到那個充滿混亂的年代,「一整代年輕人都憑空消失」的情節在指涉什麼?「契約精神」為什麼會成為故事中的核心?
「我可以幫妳撿回金球,但妳要承諾和我上床!」回顧初版〈青蛙王子〉,浪漫親吻約定,原來是要求性行為。這則故事在講述「一諾千金」價值之外,如何透露出救贖男女有別的性別刻板印象、又如何暗喻了少女性啟蒙中的叛逆與反抗?
援引〈藍鬍子〉童話及其城堡密室等意象的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大受歡迎。藍鬍子究竟是恐怖情人,還是精神病患?法學教授林鈺雄說:我們與藍鬍子的距離,或許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遙遠!
看見改變
看見改變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