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歌時光

耿一偉/替英國行銷文化的人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今年是莎士比亞逝世400週年,英國以全球文化推廣的角度,規劃了「永恆莎翁」這項活動。我也去參加了4月14日,台灣英國文化協會於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辦的「永恆莎翁在台灣」的記者會,並利用這個機會,訪問英國文化協會的藝術與文化創意長賴淑君,請她談談英國是怎麼行銷莎士比亞與他們的文化。

Fill 1
《永恆莎翁》系列活動開跑記者會後合影,左起為英國文化協會處長蘇小真(左2)、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左3)、英國文化協會藝術暨文化創意長賴淑君(右3)。(英國文化協會提供)

賴淑君是台大外文系畢業,後來到紐約大學讀表演藝術行政。我最早認識她是在巴黎,那是2012年4月,我受邀法國在台協會之邀,去參加一個當代歐洲新馬戲節的活動,在眾多國際代表中,賴淑君也是其中一員,當時她是廣州大劇院的節目總監。

原來她在紐約實習時,恰好碰到北京國際音樂節的人,畢業後就被找去北京工作,那裡待了5年(2004~2009),並當上節目總監,之後又被挖角到剛成立的廣州大劇院(2010~2012)。我問她為何會想回台灣,她說:「我想重新認識自己。」實際上在加入英國文化協會之前,她也在誠品松菸與優人神鼓工作過。

「英國政府在2014年特別針對台灣的藝文產業進行了一份調查,發現台灣藝文活動很活躍,但英國的內容卻很少。於是我在2015年進入英國文化協會,負責推廣英國藝文的計畫。之前並沒有這個職位,也是因為2014年的調查報告,英國才想更積極引進他們的文化強項到台灣,特別是表演藝術。」賴淑君一面喝著咖啡,一面說。實際上,她過2天就要去英國出差半個月,這個記者會是我們近期內唯一可以碰到的機會。

今年國內有很多單位,如高雄春天藝術節、台北藝術節、台灣莎士比亞學會、金馬影展、中興大學與靜宜大學等,都參與了英國文化協會的「永恆莎翁」的活動。記者會上,英國文化協會的處長蘇小真(Susan Galván)表示,台灣應該是全球最早啟動這項計畫的國家,因為去年底台灣文學館就已經舉辦了「世界一舞台:莎士比亞在台灣特展」特展。

英國行銷莎士比亞的特色是什麼?我好奇地問。

「我覺得他們能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向大家介紹這位很容易被當作高高在上的人物,還有他的經典作品。」賴淑君回答。的確,英國利用了很多當代大眾熟悉的手法,比如電影、漫畫甚至是臉書活動,來紀念這位大文豪逝世400週年。其實,莎士比亞已成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莎士比亞逝世400週年,英國文化協會以動畫呈現莎翁人生與作品。

莎士比亞逝世400週年,英國文化協會以動畫呈現莎翁人生與作品。

根據英國文化協會的統計,全球的小學有50%會在課堂上學習到莎士比亞。在這全球化的時代,莎士比亞、聖經或老子,都是全人類共享的文化遺產,已不能再用地域觀念來限制人們對莎士比亞的接受與詮釋。

莎翁作品的普世性,除了文學價值與人性議題之外,多少也是因為莎士比亞開始密集創作的25年間(1589~1614),恰好是英格蘭碰觸全球化的歷史時刻。

當時德雷克爵士(Francis Drake)才剛環球一週歸來沒多久(1580),英格蘭大敗西班牙無敵艦隊(1588),莎士比亞見證了英國海上勢力崛起。我們可以在《仲夏夜之夢》(1596)中讀到愛麗兒誇耀:「我可以在40分鐘內,替地球圍上一圈腰帶。」

莎士比亞所屬劇團於倫敦新經營的劇院於1599年開幕時,用當時最時髦的流行語取名,命名為「環球劇場」(Globe Theater)。

以上種種都暗示了,莎士比亞之所以未被時間淘汰,在於他碰觸到全球化現象中各種複雜的種族(如《奧賽羅》)、國際政治(如《哈姆雷特》)與資本現象(如《威尼斯商人》)等議題。

不過我也很好奇,在英國文化協會工作的賴淑君,是怎麼看待英國行銷文化的特色?

「我覺得英國厲害的地方,在於他們的開拓的視野,還有精準的判斷力。比如針對台灣,他們制訂了一項3年計劃,鎖定表演、設計與創意這三個領域與台灣交流,一方面也是留意到台北即將舉辦「世界設計之都」的活動。比如在你比較熟悉的表演藝術領域,英國特別想推動無障礙藝術(disabled arts)與老年劇場(aged theatre)等較具社會意義的演出到台灣。」賴淑君一口氣說了一堆名詞。

「你不覺得這背後也有某種帝國主義的面向嗎?」我直接問。

她緩緩地回答:「這我也不否認,但是他們用的方法並不是帝國主義式的。英國在進行文化輸出時,會從分享的角度出發,而不是一種強迫的接受,還要考慮到必須跟在地文化交流。我覺得他們真的很會用說故事的方式,用文化的軟實力,來包裝與推廣英國的產業。這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長期在文化藝術領域工作,待過不同的國家,我也很好奇她對台灣文化的觀察與看法,賴淑君說:「我覺得我們要開拓認識別的國家,擴大我們的視野,這會讓我們更認識自己。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花太多時間在說,做得卻很少。」

為了舒緩話題,我請她點一首歌。賴淑君拿出手機,滑了滑,接著秀給我看,原來是芭芭拉史翠珊的《我的一生》(All of My Life)

我問她為了會何想挑這首歌,她頓了頓,然後說:「這輩子到目前為止,我的人生都奉獻給了藝術。」

接著賴淑君解釋說,她小時候是學音樂的,但覺得自己技巧不夠好到可以成為偉大的音樂家,卻忘情不了這個領域,所以投身表演藝術行政,希望為創作者打造更好的藝文環境。

「全世界是一個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過是一些演員;他們都有下場的時候,也都有上場的時候。一個人的一生中扮演著好幾個角色⋯⋯」
莎士比亞

雖然知道她的觀眾不多,但賴淑君真實面對自我,決定了自己要演的角色。我覺得她是個幸福的人。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