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al Story【S2E175】

變裝跟蹤、私訊騷擾別再來!當他的「浪漫」追求成惡夢來源,《跟騷法》怎麼嚇阻?
今年6月《跟蹤騷擾防制法》上路,法律對過當的追求有了定義,也給予公權力介入可能。(攝影/余志偉)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我以前走路很正常,現在會東看西看,看『她』是不是又出現。」家豪(化名)從3年前開始被公司已離職職員跟蹤、盯哨,在公司門口等他下班、變裝跟著他坐公車回家,美其名為「約會」;雪片般的告白信外,對方還曾潛入公司男廁送巧克力,不勝其擾的家豪報警了20多次,但受限於無肢體接觸、地點都是公共場合,警方除了幫他脫身,其餘無解。

浪漫求愛與恐怖追求之間的界線到底是什麼?過往無「法」可行,警方協助有限,發生數起女性被跟蹤後遭到殺害的不幸案件,今年6月《跟蹤騷擾防制法》上路,法律對過當的追求有了定義,也給予公權力介入可能,包括家豪報案在內,至10月底,全台累積1,413起跟騷案,被害人男女比約為1:9,最常見的三大跟騷行為是通訊騷擾、盯梢尾隨、監視觀察。

婉拒已婚同事追求的品妍(化名)面對奪命連環扣與職場造謠,在今年7月同時提告跟騷、性騷擾和妨害名譽,最初對方曾恐嚇「告不成就要弄死我」,但在警方核發書面告誡,再也沒有收過對方傳來的訊息。而家豪,在經歷書面告誡、聲請保護令都無效後,正式進入刑事訴訟階段⋯⋯

無論性別,都有可能成為被跟蹤騷擾的被害人。這集,你將聽見被害者吐露心聲,《報導者》記者琴宣與國內最早關注跟騷議題的NGO現代婦女基金會,則將進一步解釋《跟騷法》三大防線與未竟之處,並分享求助管道,以及親友如何提供有力支援,一起讓跟騷犯罪退散。

(來賓|現代婦女基金會研究員王秋嵐、《報導者》記者洪琴宣;主持|詹婉如;製作團隊|藍婉甄、陳思樺)

訂閱The Real Story

感謝您的收聽!邀請您透過apple podcastspotify或其他收聽平台免費訂閱《The Real Story》,及早接收更新通知,節目資訊不漏接!

深度求真 眾聲同行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今年是《報導者》成立十週年,請支持我們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度過下一個十年的挑戰。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我們十歲了!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

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報導者十歲了!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