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al Story【S2E59】

與土地仲介的電話、與議員對抗的地方線人:從一座露營區的買賣,看見上萬公頃的原民保留地是如何「流失」的?

新竹縣五峰鄉天湖部落一帶的山坡地被開發的情形,其中許多是露營區及民宿業者。(攝影/陳曉威)
文字大小
分享
加入書籤

連假剛結束,炎炎暑氣中,許多人選擇上山露營,但你有沒有想過,腳下這些山林地,是怎麼變成露營區的?

《報導者》以圖資套疊,發現全台至少有580座露營區都坐落在「原住民保留地」上。依法大多屬於農牧用地、只能在原住民間買賣的原保地,怎能被外來業者取得並開發?

《報導者》記者化身為買家,和土地仲介阿娟接上了線,她熟練地告訴我們「解套」手法:原來,原保地用人頭買就好,仲介可以幫你找人頭,頂多4萬紅包就能了事⋯⋯阿娟保證,不用擔心人頭買賣的風險,「你們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事實上這樣的做法當然是在知法玩法。目前全台已有超過1萬公頃原保地被如此「操作」到非原民手中,許多成為五星級露營區、溫泉飯店。在這集Podcast裡,《報導者》記者何柏均、嚴文廷直擊仲介的音檔首度曝光,我們看見背後利益盤根錯節,有當地原住民地主因不願賣地而被人打傷、甚至有議員家族牽涉其中。

(來賓/《報導者》記者嚴文廷、何柏均;主持/趙子琳、劉致昕;製作團隊/洪琴宣、趙子琳、劉致昕)

訂閱The Real Story

感謝您的收聽!邀請您透過apple podcastspotify或其他收聽平台免費訂閱《The Real Story》,及早接收更新通知,節目資訊不漏接!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您的支持將有助於《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促進多元進步的社會對話。請與我們一起前進,共同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