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吳濬彥/3億元國旅補助,會不會搞垮台灣觀光?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行政院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與觀光局擬定3億元擴大國民旅遊補助方案,主要補助對象為原本接待中客團的旅行業者。此政策美其名為協助業者「轉進國旅市場」,實際上是以差別補貼,懲罰深耕台灣的本土業者。

林全內閣要擴大國民旅遊,卻不思在需求面刺激消費者旅遊需求(例如增加假期、消費端補助),卻以供給端差別補貼的方式,鼓勵原本接待中客團的旅行業者,削價競爭,投入已屬競爭激烈的國旅市場,製造更多供給者在同一個場域裡捉對廝殺,這是要搞垮台灣觀光業嗎?

台灣的旅遊產業中,專門經營國民旅遊的旅行社與專門經營中客團之旅行社,向來壁壘分明,兼營二者的為數甚少。前者以員工旅遊、社區旅遊、校外教學、畢業旅行、機關團體旅遊為主要客源,後者則擔任中客團的地接旅行社,其中又有約4成中客團為少數幾家業者所壟斷。承接中客團的業者們,如今遭遇「本可預期」的政治變化,卻未提早分散分險,佈局拓點各國,而林全內閣所做的應變政策,亦無長遠規劃,慌亂無章,令人瞠目結舌。

2008年開始,帶有中港資色彩或遊走兩岸政商權貴的特定旅行社,即壟斷了中國遊客來台生意,並非真正公平競爭。此一「盛況」到2016年1月大選,民進黨贏得多數後,中國開始調整對台觀光政策,限縮中客來台。透過業者高舉「只要九二,不要久餓」,以商逼政,要求民進黨政府在主權上對中國讓步。幾個月來,業界已發生原本專跑中國遊客團的遊覽車業者,在中國限縮中客團下,回頭吃國內旅遊市場,以低價車海戰術,狠狠擠壓了台灣本地遊覽車業者的生存空間。如今惡況未解,惡政又來,政府變本加厲,要補助原中客團業者,在國旅市場削價競爭。

不食人間煙火的林內閣,忽視本土遊覽業者的生存,不禁令人質疑,深耕國民旅遊的本地業者,在被政府漠視、放生多年後,為何還要遭受政府不對等補貼的懲罰打擊。

檢視林內閣公布的補貼方案,我們要問:

一、補助方案中,特定業者可領取雇用華語導遊1天補助1,500元,4天以上最高1萬元的補助。

「華語導遊」原本的設定就是服務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使用華語的國家,華語導遊除了每日出勤基本底薪,還有透過購物退佣來賺取薪資;而原本經營國內線服務的導遊領隊,若是服務校外教學、畢業旅行的「學生團」,薪資平均一天1,500,服務員工旅遊、社區旅遊、機關團體的「社客」一天約2,000。若觀光政策不是輔導華語導遊轉往接新、馬,卻補助華語導遊轉進國內線,未獲任何補助的國內線導遊領隊恐因此失去工作機會,這樣只會造成國旅陷入更嚴重的紅海。

二、補助方案中,特定業者可領取每團每人每日600元住宿費,每日300元餐費,以及租賃遊覽車、船舶等交通費用補助二分之一,1日遊最高補助1萬5千元,每團最高補助4萬5千元。

若我們以「2017年跨年3日,台東綠島雙湯之旅,太麻里迎曙光」的旅遊行程為例,原本這種綠島雙湯之旅跨年團3天2夜的收費行情,一個成人是6,800元,若經營中國遊客線的旅行社轉進國旅團,他可以透過補助最高4萬5的情況下,打對折賣一個成人收費3,400元,但國旅不可能做到這種售價,因為沒有在政策補助對象中。這樣的價格破壞作用可能逼死本土旅遊業者。

這幾年價格透明到三不五時在賠錢的台灣本地旅行業者,政府有沒有想過要怎麼協助推廣與補助?沒有。林內閣要用不對等補貼,製造更多的競爭者。

我們在此嚴正呼籲,3億不是小數字,補助要補助對地方,而不是「買兵器給業者廝殺」。3億可以做以下的事情:

一、加強觀光景點停車場與動線規劃,普及外語標誌

台灣不缺觀光工廠,並非所有隨著時代沒落的製造、加工工廠,最後都得轉型成同質性的觀光工廠來個解說外加DIY。

台灣多高山又近海,國家開始重視觀光發展,卻在整體交通規劃上,仍跟不上觀光產業脈動。到如今還是非常多的道路難以讓遊覽車、22人座寬度的車輛行走,甚至是9人座車體都嫌勉強,許多觀光景點要到達都得冒著九死一生的情況比如貼緊懸崖方能到達;也有許多熱門景點,到達後無法停車,因為停車場位置不夠,於是光上車下車就造成旅客及業者諸多不變甚至危險,而這些都是降低旅客消費意願的原因。

台灣一再強調國際化,在道路標示以及景點解說上對外國遊客不夠友善,政府缺乏整體觀光發展目標,外語標誌就像是沙漠中的綠洲般珍貴。尋求不同國家的旅客來到台灣的同時,卻沒有足夠的友善旅遊經驗,如何讓外國遊客好好停留。

二、加強外語導遊與解說人才,輔導業者真正與國際接軌

台灣這幾年大量接待使用「華語」之團客,因此導遊考照皆以華語導遊為主。政府欲亡羊補牢,補救中國限縮來台遊客之政策因應,竟然不是加強輔導第二外語專長導遊,即刻創造「外語導遊」生存土壤!台灣,以往從來無系統性的「培育」同時具備「文化歷史專業」、「旅遊服務專業」、「外語能力」的導遊,考照淪為類科舉形式、不重視實務經驗,現在正是痛定思痛的轉型好時機。

國家要確保外國遊客來到台灣在旅遊體驗及知識獲取在品質之上,除第一線面對旅客之導遊之外,更應同時輔導旅行社、遊覽車業者、餐廳、景點等相關旅遊從業人員及單位,有能力提供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團優質服務。

三、增加國民旅遊需求,提供消費端的補助津貼

事實上,國旅線業者及中客線業者都不應該補助。台灣需要的是更好且公平的旅遊環境,不再以削價為前提,用「品質」及「服務」自由競爭。

政府如果真要提出政策,反而建議以增加連假或增加基本薪資的方式,刺激消費者數量增長,以無特定身份可獲取的旅遊津貼方式,落實在消費端,剩下的讓業者自由發展。而非將不同路線的業者全轉進「國旅市場」,造成「中國遊客線」及「國內旅遊線」恐全體覆滅之危機。

四、讓觀光局官員到業界實習,與真實世界接軌

觀光局官員此次拋出補助原承接中客團之業者轉進國內旅遊,顯見對觀光產業認知與業界經驗大相徑庭。政策更無長遠規劃,走一步算一步。觀光局官員應至業界實習,隨時掌握市場脈動。

遊覽車業從今年1月到11月已經示範了中客團線轉進國旅團線的慘狀,結果就是三個和尚沒水喝。若補助中國線旅行社政策一拍板落實,那就是政府帶頭再次重演一模一樣的悲劇。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