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劉志偉/老外代言台灣風情,出了什麼問題?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自我感覺良好」似乎是多數人的通病。當我們的外表輸給情敵時,就會自我安慰:我的個性比較好,內在比較充實。課業成績輸給別人時,則會強調均衡發展比死讀書還重要。不過,自我感覺良好這碼事,除了自己講得爽是不夠的,有時還得透過外國人幫忙助陣才行。

最近某個連鎖超商為了促銷自己販賣的生鮮蔬果,特別找來郝毅博合作,以「老外的台灣農夫初體驗」為主題,拍攝郝毅博跑到雲林體驗水果玉米採收的過程。 

清晨3點半就被叫起床的郝毅博,如同參加校外教學的小學生興沖沖地跑去玉米田內。早已在玉米田工作的阿嬤們,便拿著鐮刀教導郝毅博採收玉米要注意的訣竅。毫無採收玉米經驗的郝毅博忙活一段時間後,發現阿嬤們的採收速度比他快太多了,這群阿嬤實在是好棒棒。忙了兩三小時後,終於能休息了,郝毅博逮到機會坐下品嚐自己親手採收的水果玉米。吃下去後,不禁對它的甜度連呼嘖嘖。

其後郝毅博又跟著產銷班班長前往集貨場,參觀老阿嬤篩選玉米、進行分級的功力,而這些都是累積二、三十年的經驗所致。看完玉米選別,郝毅博最後跑去西螺果菜市場,了解產地蔬菜的交易狀況。當然啦,最後一定是要以呈現蔬果的美味作為ending,大家一起讚嘆一下,台灣農村好有人情味,台灣農業好棒棒。 

不過,看完這部片,還是讓人覺得特詭異、特納悶。郝毅博在英國長大,現又常住於紐約,在美國工作。歐美農業有多進步,他應該很清楚。相較於美國使用現代化大型農機採收玉米,我們卻停留在由農村阿嬤手持鐮刀、一根一根採收的階段;當國外早已使用最先進的選別機,以及運轉效率極快的玉米脫粒機時,我們仰賴的居然是老阿嬤累積二、三十年的老經驗。而西螺果菜市場內的運菜車不斷來回穿梭,引擎不斷排放著廢氣,新鮮蔬果與其共存。說真的,現今的一切與30年前的狀態毫無二致,究竟有什麼值得說嘴的,實在匪夷所思。但我們似乎很沈浸於這種相對落後的景致,總以為內蘊著人情的美好。更重要的是,幫忙推升這股自我感覺良好氣息的還是一位金髮碧眼的阿兜仔。 

台灣人喜愛透過阿兜仔來自我肯定,讓自己感覺良好一下,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早期1950、60年代台灣的四健會組織,曾積極與其他國家四健會交流,互相選派優秀的農村青年進行參訪,這就是大家通稱的「草根大使」。每當美國四健會的草根大使來訪時,舉國上下莫不歡騰,搞得好像美國政要來台一樣,有時甚至連副總統都會親自接見。

Fill 1
苗栗縣通霄鎮農會四健會接待美國的草根大使。(圖片來源/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苗栗歷史老照片」網站)

對草根大使而言,他們的處境似乎跟郝毅博差不多。一樣來自於農業超級進步的歐美先進國家,一樣得到相對落後的台灣農村體驗。與其說草根大使是來進行農業訪問交流,不如說他們根本是參加原始生活體驗營。半個世紀前,美國農業早已高度機械化,曳引機在農田上東奔西跑。但草根大使來到台灣,別說曳引機了,農村內連輛汽車都很難看到。面對如此窘境,我們能安排他們啥呢?

於是乎,當時負責接待草根大使的農家只好帶他們去騎水牛,練習用水牛犁田;用柴生火,用灶煮菜;捲起褲管,赤腳在池塘內撒網撈魚。這種感覺就好比現在的都市小孩,跑去農村玩控窯、手工插秧一樣。你覺得都市小孩玩控窯、手工插秧後,會覺得台灣農業很進步嗎?當然不會!他們只會覺得好玩、非常好玩、有夠好玩而已。 

同樣的,阿兜仔草根大使體驗騎水牛、生柴火、撈魚蝦後,難道會認為台灣農業有啥值得效法學習的地方嗎?當然也不會。不過,這些草根大使離台前,參加Farewell Party時,總會被記者們逼問感想。草根大使身為客人,當然得講些客套話、好聽話,所以只能講台灣人很友善、很好客、很有人情味之類的空話。久而久之,「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的概念就逐漸被建構出來了,而台灣人也開始習慣用自己很有人情味的想法來麻痺自我,創造自我感覺良好的感受。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台灣人還是特愛標榜自己很有人情味、鄉村內充滿良善的人。同樣的,這樣的話最好是讓金髮碧眼的阿兜仔說出來才更有說服力。郝毅博內心真正的想法究竟是啥,我們當然不得而知。但郝毅博這位來自農業科技實力無比堅強國度的阿兜仔,在鏡頭面前展現處於台灣農村的開心笑容後,大家的自我感覺是否就開始良好了呢?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