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孫友聯/馬來西亞首次政黨輪替的觀察:青年、中國與台灣元素
馬來西亞反對陣營領導人馬哈迪( Mahathir Mohamad,中)與競選團隊慶祝大選獲勝任,92歲的他將成為史上最高齡回鍋首相。(圖/AFP Photo/Manan VATSYAYANA )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馬來西亞第14屆全國大選結果終於塵埃落定,由高齡92歲前首相馬哈迪( Mahathir Mohamad)所統合領導的「希望聯盟」(PH,包括公正黨、民主行動黨、土著團結黨和國家誠信黨)取得國會過半的119席在中央執政,而現任首相納吉(Najib Razak)領導的「國民陣線」(BN,包括巫統、馬華、印度國大黨等13黨)只獲得79席。

同時,希盟也在許多州政府大有斬獲,除了原本執政的雪蘭莪州和檳城以更大的優勢繼續執政之外,還拿下被稱為巫統堡壘的柔佛州,以及半島西海岸的所有州屬,包括從南到北的馬六甲、森美蘭州,以及北部的吉打州。而國陣不只失去中央政權,也只拿下兩個州的地方執政權,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敗,國陣年代宣告終結,馬來西亞完成第一次的政黨輪替。

上次大選已埋下伏筆

這次大選可謂上一屆選舉(2013年)的下半場,當時氣勢磅礡的在野聯盟(人民聯盟,包括公正黨、民主行動黨及伊斯蘭黨)無法取得勝利,許多人都認為是選舉制度不公的結果。上一屆在總得票數上,民聯獲得了5,623,984張選票(50.87%)的支持,比國陣的5,237,699張選票(47.38%)多出了386,285張(3.49%),但在國會222席次中,國陣獲得多達133個席次,而民聯卻只贏得89席。

在州議席上也看到同樣的情形,當時國陣贏了9個州政權,民聯只奪下3州,在總得票數上民聯卻以4,879,699張(51.08%)高於國陣得票4,513,997張(46.57%),總席次上國陣卻贏得274席,佔州議席總數的54.26%,而民聯只贏得227席,只佔州議席總數的44.95%。這樣結果突顯了選區劃分不公,導致票票不等值的問題極為嚴重,但從民聯總得票數第一次超越國陣的結果,其中包括所謂「華人海嘯」現象,已為反對黨陣營在這次選舉留下樂觀的伏筆。

而在這次大選中,包括解散國會前強行通過不公平的選區劃分報告,以及威脅言論自由的《反假新聞法案》,選舉委員會將投票日定於工作日的星期三、提名日突然取消反對黨候選人的競選資格,以及選舉官強行剪去希盟成員黨競選看板上馬哈迪(希盟領導人、前馬國首相)肖像等舉動,都引發在野黨聯盟和民間團體的反彈。

獲得2017年台灣民主基金會「亞洲民主人權獎」的「乾淨與公平選舉聯盟」(Bersih 2.0),就列舉了這次選舉的十大嚴重缺失和罪狀,其中包括不均勻和不公正的選區劃分及濫用選區劃分程序、無法清理選民名冊和免除幽靈選民註冊、把投票日定在星期三、設定最短競選期、肆意取消提名資格及阻止提名、無法對付選舉罪行、草率的制度和不合理的選舉條規、提前郵寄投票上的違規行為,以及不允許選舉觀察等,都將成為馬國民主的污點。

等了60年,「全民海嘯」洗出政黨輪替

檢視選舉過程,這次可謂馬來西亞競爭最激烈的一次全國大選,希盟是在「全民海嘯」的席捲下獲得勝利。這波強勁的全民海嘯,一般認為是對首相納吉的嚴重貪污事件的反撲,以及開徵消費稅導致民眾生活成本增加的民怨,進而形成絆倒國陣的重要力量。

事實上,這股反風
註:馬來西亞常用「反風」一詞,指稱對執政黨聯盟的反對風潮。
繼承了上次選舉所謂「華人海嘯」反風文化,再加上這次選舉希盟一再營造的「馬來海嘯」,幾乎無孔不入的侵蝕著國陣原本堅固的堡壘。

長期以來,馬來人的整體生活未有明顯改善,1969年推行「新經濟政策」之後,資源始終集中在少數人的身上。這次大選,馬哈迪不辭勞苦的深入馬來鄉村地區,努力鬆動馬來選票長期以來對執政的巫統的信任;都會地區中,納吉的一馬發展公司(1MDB)醜聞則引發都市選民的反感。在傳統的馬來選舉,馬哈迪這種滲透性的瓦解起了極大的作用,而都會和鄉村的反風匯集而成的「全民海嘯」,就成為壓跨國陣政權最重要的因素。無論是在華人選區或混合選票,希盟候選人都以極為懸殊的票數打敗國陣的候選人,足以證明這波「全民海嘯」的確發揮極大的作用。

青年參政、旅居海外國民投票踴

1998年,前副首相安華被革職後第一次入獄,引發了國內外學生運動的群起抗爭,包括在馬國國內著名的「烈火莫熄」(Reformasi,馬來文)學生運動,也激起了年青世代參政風潮。某種程度上,許多人也認為這一波的學生運動是對1969年新經濟政策的反思,認為在裙帶黨國資本主義之外,最後只有極少數的馬來人獲益,大部份民衆仍然身陷貧窮。

從烈火莫熄世代到生生不息的凈選盟運動,都可以看到青年的身影,而這些青年因對反對黨的親近性,並成為反對黨的候選人,形成一股青年參政的風氣,在最近兩次選舉中也都開出不錯的成績。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2013年大選
註:2013年大選時,在新加坡留學和工作的馬來西亞人曾發起抗議行動,卻遭受新加坡政府打壓,發生包括取消工作和學生簽證等事件。
或此次大選,旅居海外的馬來西亞人,不管是就業還是就學,都普遍積極投入選舉當中。除了受到馬國國內政治氣氛持續熱絡的影響之外,海外學生組織的凝聚性和居住地較為自由開放,也是原因之一。

以留學和居住在台灣的學子為例,兩次選舉都可以看到學生自發性聲援國內的各項政治和社運行動,包括凈選盟的行動。為抗議上次大選的選舉舞弊,數百名留台學生曾在自由廣場發起集會行動,而在選舉期間,更集資和募款提供經濟較困難的學生返馬投票。

在這次的選舉,為了方便郵寄選票的進行,海外學生也自發性的製作教學影片,甚至蒐集郵寄選票帶回馬來西亞,以確保郵寄選票的時效性和安全性,形成所謂的Postal Vote Runner角色。

選舉裡的「中國因素」和「台灣元素」

這次選舉的另一個有趣現象,就是執政黨聯盟大打「中國牌」,包括納吉強調中馬關係的重要性,若得罪中國將會影響中國觀光客的人數,以及馬華候選人在宣傳看板上大量使用習近平的肖像,想藉此吸引華人選票。納吉的經濟政策與中國「一帶一路」政策接軌,但過程中資訊不透明,引發中產階級不滿。一般認為,納吉只是為了引進大量中國資源來彌補他在馬國主權發展基金1MDB中的貪污坑洞,包括將國產車「普騰」賣給中國公司,以及大量公共工程和開發案由中國公司承包,卻多使用中國工人和建材、未有助馬人就業等爭議,使得在這次的選舉中,「中國因素」無所不在。

諷刺的是,馬國選舉委員會禁止政黨的選舉看板出現非該黨主席肖像,並將民主行動黨候選人看板中馬哈迪的照片強行剪除,但卻不敢用同樣的標準處理馬華候選人看板中習近平的肖像,因此遭遇在野黨候選人的群起反抗。

而在馬國過去兩次選舉中也不乏許多「台灣元素」。從2013年開始,反對黨陣營無論是選舉模式和造勢晚會,都大量的參考了台灣模式,看起來也熱鬧了許多。這次,更出現「投給某某某就是支持納吉」的看板,意謂著支持某人等同於支持被國際公認貪污的首相等。上一次選舉,執政黨的馬華更複製了國民黨的「我準備好了」廣告,音樂、表情都一模一樣,結果,慘敗收場。

總而言之,這次大選反對黨陣營在馬哈迪的領導之下,形成「馬來反風」,並匯集成一股驚人的人民海嘯,讓執政已61年的國陣跨台,也讓馬國的民主邁入另一個時代。接下來,如何有效協調新執政聯盟的各黨利益,進而組成新政府,已是馬國首度政黨輪替的重要功課。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