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米果/彷彿住在陳雪筆下的摩天大樓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好一陣子,我失去對華文小說的閱讀耐性,如土石流那樣,十分嚴重的崩解,內心空了一塊,彷彿拼圖不完整的缺角。

姑且稱之為華文小說閱讀不耐症,應該是我自己的問題,但明明在大學之前,曾經那麼喜歡華文小說,甚至狂追報紙副刊連載,蕭颯、蘇偉貞、蕭麗紅、袁瓊瓊、鍾曉陽、白先勇⋯⋯甚至每年聯合報與時報文學獎的每篇文章都讓我醉心感動,反覆閱讀,一些字句成為日常引用的辭藻,是炫耀也是安心。

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失去閱讀華文小說的興致?究竟是純文學主流風格讓我追不到小說風潮急行奔馳的車尾燈,還是我對各類輕小說羅曼史題材適應不良理解不能,導致那些文學成就非凡或暢銷賣座的小說都讓我徬徨,懷疑自己的文字味覺出了問題。

但也可能是大量閱讀日本大眾小說的關係,譬如宮部美幸、渡邊淳一、小池真理子、吉田修一、橫山秀夫、東野圭吾、湊佳苗、石田衣良、山崎豐子,甚至是風格帶著迷離寓言的伊坂幸太郎,歷經社會寫實派小說浸潤以後,非得從小說故事讀出人生醍醐味不可的死心眼,強勢壓過文學造詣的華麗需求,也就慢慢形成體內畏懼華文小說的慢性病灶,我不愛艱深絕美的文字,反倒計較故事是否足夠敲擊人心,這是我個人的問題,有點討厭的偏執,但閱讀原本就這樣,因為很主觀,因此夠資格偏執。

也曾經努力嘗試去閱讀名家推崇的著作,或至少有暢銷口碑,顯示多數人皆喜愛,但勉強不來,很快就繳械放棄,不過閱讀這種事情,很難套公式評量誰的品味如何又如何,譬如我也沒讀過《哈利波特》跟《魔戒》,再強調一次,這是個人問題。

長年疏離,我對華文小說產生難以親近的心理障礙,直到最近讀了陳雪的《摩天大樓》,厚厚一冊,欲罷不能。

我對陳雪過去的小說作品全然陌生,因而在閱讀《摩天大樓》時,完全沒有預期,因為沒有預期,也就沒有負擔。

故事場景是台灣許多地方都可見到的住商混合大樓,樓層與住戶規模彷彿城堡,建案推出當時各種夢幻的行銷手段,以及工程進行中與完工後的房價更迭,一千多家戶,以及更甚於家戶的人口複雜度,甚至低樓層的各種商業行為,以超級長篇小說規格,呈現眾多人生集合體。住戶與住戶之間,住戶與警衛之間,住戶和商家之間,那些集合體內層的人生樣態,因為互相交集,表面關係和內裡紋路,耙梳各自的人生難題,也建構了互窺祕密的他者與我之間的關連,於是,摩天大樓變成一座巨型且七彩紛亂的人生跑馬燈。

那些人,那些故事,那座硬體的水泥鋼骨,水泥牆隔絕種種看似無關卻又互相影響的生活關連,我以為自己就住在小說裡的摩天大樓,社區警衛也叫謝保羅,樓下生意不錯的咖啡館店長也叫鍾美寶,身為小說讀者,我很入戲,就那麼恰好,我住的大樓也有一位專門處理買賣租售案件的房仲同時還是管委會成員,也有這棟住戶某個已婚男人,藉故下樓倒垃圾之後,搭了另一部電梯到另一棟的愛人家裡去偷情⋯⋯故事場景過於擬真,作者究竟是透過訪談或真實在摩天大樓社區臥底,否則這些人的故事怎會如此鮮明,鮮明到讓人膽顫心驚的雷同,幾乎達到9成9。

這些年,因為錯過陳雪這麼精彩的作者因而感覺愧疚,她從1995年就在小說領域嶄露頭角,我跟她的小說之間,相隔了20年的蹉跎,但蹉跎的是我身為讀者的這一邊,她沒有蹉跎,然我從《摩天大樓》開始切入,究竟是太遲或者恰到好處的熟成,不得而知。

以前看過東野圭吾的雜文,提到小說作家對每個時期每部作品必須戰戰兢兢,畢竟誰都沒有把握,哪個讀者會從哪個時期的哪部作品開始認識這位作家,無法強制誰該從哪個切入點去評斷這個作家究竟進步或退步,但我透過《摩天大樓》認識陳雪的小說,看起來似乎是不錯的起點。

小說才讀了一半,命案才剛剛發生,前半部的人物故事就已經讓我滲入摩天大樓的隔間牆水泥毛細孔,借小說臥底,彷彿自己也是命案第一目擊者。這小說佈局頗有宮部美幸的格局,故事流速又有東野圭吾擅長的暢快節奏,但華文寫作原本就有原生文字的強項,不必透過翻譯,就有辦法呈現原汁原味的技巧與臨場感。

陳雪的文字像滑溜的梯子,用詞簡潔但意涵深邃,不必在某個字句來回琢磨,一整段讀下來,既有畫面又有共鳴的回音。尤其她寫鍾美寶跟隨愛情婚姻殘破的母親和同母異父的弟弟,不斷遷徙謀生,來到大台北之後才發現,「人多繁雜的城市才合適於他們的藏身之處,四處流離的家,進入了一個對誰來說誰出現或消失都不特別,誰也不多認識誰,對任何人來說,鄰居都是陌生人的都市生活,適合消失與躲藏。

她寫命案第一目擊者的警衛,「目睹了全部的過程,但什麼都沒看見,這種大樓就是這樣,是如此龐大,使你身在其中也感覺不到自身的存在。

我喜歡這樣的文字,沒有咀嚼的難度,但是有畫面,有情緒,有敲擊胸口的共鳴點。看似命案的解謎推理,但每一條線索都是在都會掙錢過活的眾生群像,或者是你,或者是我,這小說幾乎貼著你我的表皮,絕對不是事不干己那樣疏離。

小說還未讀完,案情尚未明朗。但我以為這小說倘若身在日本,的確有進入「直木賞」決選的實力,若在「本屋大賞」候選名單也必然成為書店店員投票的大熱門。我喜歡這部小說既是文字又有影像敘述的本能,如果改編成戲劇,也應該沒什麼超越不了的門檻,會是部好看的連續劇,如果是電影,三谷幸喜的風格或許適合,警衛謝保羅起碼該是小栗旬來擔綱,演過電影《女朋友男朋友》的林美寶一角,那麼桂綸美應該也很適合來演《摩天大樓》的咖啡店美麗店長鍾美寶。

就閱讀樂趣和推理的緊湊度與人生百態的著墨而言,這是一部迷人的小說。我還不知兇手是誰,兇手當然是關鍵,但每個登場的角色人生可能比破案還要讓人牽掛數百倍,以這本作品作為我跟華文小說重修舊好的起點,確實有歸隊的喜悅,謝謝陳雪。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