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

【COVID-19災情盤點】10個數字快速掃描後疫情世界

文字大小
分享
加入書籤
前往專題

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自2019年12月在中國傳出案例,疫情像燎原大火,世界各國為減災而全面上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宣布,6月7日台灣將大解封:取消活動的人流限制,維持社交距離下可脫口罩、台鐡高鐵也上可以飲食;日、韓、歐洲各國也開始邊境解鎖。

疫情橫掃後的世界,是什麼面貌?疫情前的日常生活,解鎖後回得去嗎?《報導者》從實證數據、文獻研究、專家訪談,整理10個COVID-19關鍵數字,從每一個數字總結,至今這場世紀之疫整體的殺傷力與後遺症,以及不同地區國家與族群的差異性。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您的支持將有助於《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促進多元進步的社會對話。請與我們一起前進,共同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