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現場 X 一本書店】

Miru/你為這樣一部好看的小說等了多久?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有多久我不相信書腰上的推介了,但這本書的書腰寫得這麼囂張:你為這樣一部好看的小說等了多久?(老實說,我沒有在等好看的小說。)

會漠視書腰上的字句,是因為越來越氾濫的推薦人、推薦詞,叫你非得買這本書讀這本書,有時候甚至得跨過太多的介紹文、推薦序文,才能把思路再次導航到正確的路徑上開始閱讀本文。

這本小說的開頭不囉嗦,很快的就切入小說本身了。但也因此,對於旅行前4天開始要閱讀這厚厚的600多頁的書,有點猶豫不決;想說讀了就放不了的懸懸念念,但要帶著這本厚書出門,行程上也很難好好續讀下去,一定會成為累贅的。不過,我還是打開了《毒木聖經》,很快的就栽入小說裡的國度:非洲剛果,然後我4天就讀完了,非常爽快,也不用裝入行李佔空間。讀完時,把書腰塞入書本,我想起這次我可以相信書腰這句囂張的句子。確實,真是一本好好看的小說。(開書店的人,讚美好看的書,真的只有這樣一句就到底了。)

──

有時候面對一本質量足夠好的書,都感覺到自己很匱乏的文筆,怎麼能寫好對這本書的敬意,但是,內心總是有那麼多冒出來的泡泡,吆喝著:把這本書寫出來吧。

《毒木聖經》想當然爾,應該有不少跟聖經關連之處,但自己真不是很懂聖經。那如果身為一個什麼都不懂的人,是不是更有轉圜的適應力呢──因為沒有偏見,所以沒有障礙。

確實,這是一本要你什麼都不會,似乎會適應得比較好的故事。一個傳教士家庭,包括一位男士、一位妻子和四個女孩,女孩排行中間的是一對雙胞胎,一個健康一個因為懷胎生產問題半邊身體的行動思考都不太順利。這6個人,在1960年代來到非洲由比利時管轄的剛果,飛機落地之後在一個名叫基蘭加的村子居住下來,就此以傳教做為主要生活標的。

㺢㹢狓是一種看起來像穿著斑馬褲子的長頸鹿,就像遠古被傳送到現代的生物。默默的,這一家人在剛果的生活,被㺢㹢狓注視著。㺢㹢狓像個格格不入的傢伙,安安靜靜地存在剛果的河岸邊,注視這群白色的人種走過。

傳教士想改變部落人的一切,輸入歐美主流的美好生活,帶著美國物資去非洲生活。一開始的第一篇章〈我們所攜之物〉,路途遙遠帶來的南瓜種籽在非洲土地上長得繁葉茂盛,就是不結果;傳教士種下那一道道的生活荊棘,賦予這一家人上帝的考驗,倘若能知道要帶什麼來到非洲生活,預測到一丁點也好,但是什麼都帶錯了。

對上帝的信仰,在剛果是艱難的。這份艱難,來自身為妻子與媽媽,要守護一家人除了得有食物、時時的隔離並且服藥,讓全家的身體不受疾病威脅之外,從微菌到螞蟻、蛇、獅子與巫師都是危害一家人的敵因。帶到剛果的,似乎只有愛蜜莉.狄金生(Emily Dickinson)的詩能固守著一點慰藉。

小說由每個人的視角去陳述在剛果生活的困苦與衝突,上帝給的苦行與罪罰真的就會有結果嗎?輸送這份信仰在剛果是崩潰的,每次我一讀到身為妻子的視角篇章,深刻的審視思辨這一切的生活,是信仰蒙蔽了夫妻的愛嗎?每個女孩在剛果慢慢長大,由女孩的視角,則會看見剛果遇到的人、市集、食物、死亡威脅,與不顧一切信仰堅定的父親。

由愛去守護一家人的輪廓,變得越來越模糊;在孩子的視角可以讀出那越來越偏離的人生軌道。然後就在某一天到來了,生命的終結會帶來體悟;每個人跟土地上的每個動物都一樣,會進食會死亡,不管你是黑皮膚或是白皮膚,或是你擁有更進化的社會觀,擁有現代化社會的物質。

一個傳教士父親的霸道與殖民主義的優越凌駕,都是強硬附加諸於身的痛苦;這一家的女孩們,不願意繼續下去的剛果生活,卻變成一種熟悉而想追憶的記憶。如果只是一個觀光客,生活不就是路過當地而已。

──

我在小說裡灰頭土臉的閱讀著,彷彿鑽出書本空氣裡都是沙土;有時候讀著讀著去查了剛果國歌,有時候因為那剛果的生活如此絕望,而不知道書頁會帶領往哪走去,是更難或是有解脫了。

當讀到無以為繼的生活戛然而止,中斷之後,每個人從剛果各自分離,又再度聚首,女孩們長大成人了。再過了30年,或者等待了30年,等到文筆與人生足備⋯⋯芭芭拉.金索沃(Barbara Kingsolver)才把這個精采的小說寫出來。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