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現場 X 三餘書店】

鍾尚樺/實體書店能否跳脫零售業窠臼,轉型重生?
走過零售業化的時代,許多獨立書店開始嘗試「書+X」的經營模式。圖為三餘書店自製《高雄時行》人文故事節目的錄影工作照。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最初在書店學習的時候,前輩指導我,要懂得與書對話,要堅持書的品味;得學習擺放的方式、陳列的技巧、分類的邏輯,透過操作書籍的位置,前輩一直告誡我,書是整家店的主角。

當時因為在大型書店裡學習,才得以操作過各種類型的書,從雜誌到人文、藝術、生活等都接觸過,進而增進了自己的眼界,也認識了各種出版社的特色及專長──在還沒有完全引進銷售數據分析的時期。

我們用手寫單據,將想要補進的書,一本一本書寫下來。每個同事身邊都有一本本厚厚的待補書冊子,再依照出版社作為分類:哪些出版社有我一直注目的書?也得時時提醒自己去確認書是否已經到店。

雖然我沒有什麼機會認識到這些出版社的編輯或行銷,但出版社感覺離我並不遠,因為透過這些小冊子已經讓我們彼此認識了,就在那手寫小冊上,有前輩們留給我的足跡,將這些書及出版社一一留給了我。

在書店持續學習一陣子後,為了增加效率與準確性,引進了零售業常用的POS銷售統計系統。對我來說,這等於正式的進入了書店零售業的分水嶺,以前仰賴書店同事的直覺與偏好所補進的書,從每月每月累積的報表中,對業績的幫助與否一覽無遺。

對於習慣操作數據的人來說,這是多了個輔助的依據;對於強調經典與必備書單的人來說,這是個照妖鏡,若是無法有銷售數字來支持,那反而變成了一種偏執,一種妨礙書店進步的概念。

我們曾像是華爾街的操盤人

初期累積的數據並不明顯。我曾協助將書店內的網路串連建立起來,加速數據化的回報機制。每台店裡的電腦成為辦公室裡採購的神經,我們各自將對報表的分析回傳給負責的同事,分析的對象當然總是針對銷售出去的商品。

報表上賣出1本、5本、10本、30本,不同的數量有不同的應變方法。每一次新出現的創新數字,代表一個書籍明星的出現,在銷售量未下滑的情況出現前,都將會是讀者嘴上最常提到的書名。至於其他沒有被提及的書,彷彿就是退到戰線之外,只能靜靜的等待有緣人。

這樣的操作對於能大賣的書籍,基本上是不會錯過的。書店進入另一個狂歡的時期,我們像是華爾街的新銳操盤人,每個人不停報出新的銷售數字,哪些強勢股起漲了、又創新高了、帶動族群拉高整體指數,出版社不停回報更新更有企圖的書,每支都像是潛力股,等待我們認購,好擺放在最顯眼的地方,給它們冠冕,加上錦袍,上面寫著股王、股后。

就在那樣歡欣鼓舞的日子裡,書店真的充滿了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好像沒有什麼做不到的,我們將讀者當下想要買到的書,沒有遺漏的都放進書店裡,然後說出我們引領了讀者方向,創造了書籍銷售的新時代。

就這樣,書店開始一家家的增加,同事們慶祝哪裡哪裡又將會有新店進駐,哪些書被我們掌握到買氣,出版社也將這視為市場重要指標⋯⋯卻未發現到,這樣的消費擴張的心態上頭,正隱隱布著即將到達頂點的暗雲。

書籍老兵、前輩清單、讀者面孔逐漸模糊

數據開始一年年的累積起來了,同事不管新舊,得先學會的是如何詮釋報表,採購不會漏掉好賣的商品,預期的營業目標也越訂越高,每個人的目光也得越放越遠,這一切拜引進銷售數據分析所賜,直到我的書櫃開始容納不下更多的書了。

我才發現我得揮棄那些不曾在報表上出現的書,那些跟不上銷售大軍腳步的書。逐漸地,我還得開始斟酌前輩當初語重心長留給我的書單,若不再讓這些書有成績出現,它們也得下架離開;若要留下,我得思考如何讓這些老兵再次重返榮耀。

在一片銷售術語與折扣聲浪中,要試圖爭取讓塵封已久的書被購買,其實並不容易。為了符合周轉率,檢核的期間還開始被要求縮短,從一年、半年、三個月、一個月,每次的校閱就是這些老兵回報戰果的期限,或許老兵真的只剩下凋零。

我的工作檯早隨著資訊化,已經沒有空間留下當初的手寫單小冊子了,前輩留下的書單也逐漸失去意義,為了彌補汰換掉的書籍,我得去網羅更新的同類書進來補強隊伍的強度,曾經那些前輩的身影也就逐漸地模糊,那種與出版社的默契也離我越來越遠。

我曾是經歷斷層的一代,我發現研究銷售數據並不是書店的專業而已,這是零售業的必備工具,到哪都聽得到、看得到這樣的機器投入,只要有足夠多的數據與預算,初期爭奪銷售量並不難。

但大數據讓客人的面貌在電腦前變得更單一,我們開始用一成不變的服務方式去面對被我們視為方塊臉的讀者,店鋪的重點逐漸從人的交流轉為刺激消費,各式的服務指標是為了更多消費行為而建立。

有了這些數據,我們得以區分出幾種不同的方塊臉,這樣的方塊戰場於是開始轉移到了結帳櫃檯,在那個戰場,提供的不再是閱讀書的趣味,而是種種加值後的消費滿足感。

所謂文創產業的誕生

這一切直到網路消費的興起,這個時代又被迫提前進到嚴冬。熊來了,一個更了解大數據分析的機制出現了,結合各種消費商品與模式的平台產生了,這頭強大的熊讓實體書店面臨了無與倫比的考驗,成本更低、流通更快的網路書店,讓這個零售產業一一萎縮。

書店的人員不斷更替,無法提高的薪資相對節節升高的租金,書店的規模只能逐漸壓縮,變得寸土寸金,早先對書與人的關係多少已經變形,當新人還來不及理解這層人際關係該如何重新建立時,只能更加仰賴數據建立信心,被迫接受這個對手更會玩耍的工具,然後繼續面對挫敗而離開,直到收拾店鋪,bye bye sale。

曾經書店被視為一個城市的文化指標,出版透過各種大大小小的店鋪將知識銷售出去,這是一個國家的知識流通之血脈,也是作家得以尊嚴地持續創作的重要支柱。

經過這十幾年的演變,大型連鎖書店透過資金的投入,打造出優質的閱讀空間,讓更多人進到舒適的環境,享受閱讀的樂趣,這是我之前曾經提過的書店2.0時代,一種更城市、更菁英的布爾喬亞式人生。

這樣的生活型態曾經是我輩年輕人的嚮往,而這背後得以支持的就是將零售模式帶入文化的概念,時下的文創商品也是在這樣的店鋪找到了合適的展示場所,「文創產業」正是為這樣結合下了時代的註解。

「書店3.0」:終結零售的文化體驗實驗

當我轉到經營微型書店後,正逢這幾年獨立書店風氣興盛,我們提供另外的服務方式,試著滿足有個人化需求的讀者。不同店主的喜好與選書概念,剛好提供更多的選擇,書店的環境還會再結合「書+X」的模式,成為一種複合式的空間。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13
三餘書店企畫在鹽埕區商場櫥窗的影音物件展,並與「叁捌地方生活」合作小旅行導覽活動。(攝影/三餘書店提供)

這樣的模式讓書店有更多元的獨特性,進而吸引更多不同類型的人一同加入,書店從中得以建立出版與讀者之間的橋梁。這樣人與人的關係或許是店主辛苦創業的最好報酬,大家試圖打造出一個文化據點,並在台灣各地繁花盛開──我稱為在台灣對於閱讀的盛大實驗場域,也是我所提出的書店3.0模式。

然而在大環境的改變下,大眾閱讀行為逐漸改變成其他同質性的習慣,大小書店彼此廝殺,針對那還願意購買書籍的閱讀重度者,所謂的大眾其實已經變小眾了。

而對傳統銷售模式的慣性思考,讓我們只能被侷限在熱銷書與特色書中搖擺,前者是在紅海與各大通路折扣思維中爭論不斷,後者是考驗選書能力及挑戰碰到伯樂的相遇機率。受限於書的利潤太低,在時間成本下,不管何者都是極為艱困的經營方針。

所以獨立書店得開始結合展覽、音樂、座談打造另一種空間氛圍,接著與城市對話,要有更多的在地性、主題性,透過自己策劃的展覽與活動,鼓勵獨立出版及在地發行進駐書店,讓書店所座落的城市得以擁有這樣一座書店而自足且自豪。

「如果有天我的書店要結束營業了,就代表這座城市不需要這樣的書店。」

這是我常在分享中作為結語的標題。書店與城市的結合,是我們所想到的一種活路,也許能成為終結書店長期以來「零售模式」領軍的新實驗概念。書店的下一步或許能朝向「文化體驗」的模式,成為一個向世界推廣台灣價值的場域,也成為遊歷各城市時必去的文化地標。

期待政府可以理解這樣的場域,絕不亞於自然環境的好山好水,或是各地的大眾藝文設施。期許有一天書店能成為大家稱羨的工作環境,到時候的實體書店才能真正得以浴火重生。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