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新台漫時代
在日漫與韓漫夾擊下,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2022.6.19 最後更新
對於台灣漫畫來說,這可能是最壞的時代,也可能是最好的時代。
文策院今年公布
數據
,台灣漫畫書市裡9成5為翻譯作品,大多為日漫。韓國條漫也勢不可擋地成功搶佔市場,在台灣已有至少百萬名讀者。
與此同時,台灣在歐陸市場有不小的斬獲。2022年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上,法國出版社紛紛對台漫展開授權洽談;2年間,法國佔台漫對外授權從2.44%拉高至16.67%。
回望台灣漫畫兩次輝煌時代,1950年代葉宏甲、劉興欽等作者帶起的第一波黃金期;1980年代敖幼祥、朱德庸、蔡志忠、林政德、游素蘭等作者迎來台漫二度復興。但前者因漫畫審查制無疾而終,後者因日漫大舉入侵以及中國招手漫畫家西進而中斷。
如今,在日漫、韓漫的夾擊下,台漫可能正在迎來第三波黃金期──多樣且國際的讀者、漫畫家豐富的選題、政策有意識的扶持,不免讓人聯想到1980年代台灣電影的新浪潮時代,台漫,似乎也正在迎來自己的「新浪潮」。
《報導者》走入法國安古蘭漫畫節、台北國際書展現場,訪談漫畫節藝術總監、法國出版社、資深版權經紀人,試圖一揭歐陸市場為什麼開始看向台灣漫畫?而在主流日漫、韓國條漫的強勢壓境下,Pam Pam Liu、曾耀慶、劉倩帆等台灣漫畫家如何在商業夾縫中撐出創作空間?高妍、榖子、左萱、薛西斯和鸚鵡洲等一眾35歲以下的年輕創作者,又是如何貼近當代題材,把小眾主題鋪成通往大眾出版的路,在低迷中找到出口。
我們也深入韓漫平台LINE WEBTOON、KAKAO WEBTOON,探討他們如何以全新漫畫載體,開拓原本不看漫畫的新讀者,又讓讀者「不棄不離」。
這場新浪潮,對台漫是考驗,也是機會。台灣漫畫產業如何定錨,能否描繪出清晰的「台灣漫畫」樣貌?
報導獲獎紀錄
2022卓越新聞獎
【藝術與文化新聞獎】《新台漫時代──在日漫與韓漫夾擊下,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監製│李雪莉
記者│陳怡靜、陳德倫、洪琴宣
攝影│楊子磊
設計│黃禹禛
編輯│張詩芸
社群企劃│陳思樺、汪彥成
封面圖畫提供(由左上至右上、由左下至右下) 《神之鄉》左萱,蓋亞文化 《不可知論偵探》薛西斯、鸚鵡洲,獨步文化 《瘋人院之旅》PAM PAM LIU,慢工文化 《T子%%走》穀子,大塊文化 《說故事遊戲》曾耀慶,蓋亞文化 《綠之歌》高妍,KADOKAWA CORPORATION
Fill 1
亞洲不只有日漫──在歐洲試圖找到定位,「複雜又迷人」的台漫面貌重塑中
台灣的國姓爺、台北都會女子、殯葬業禮儀⋯台灣新銳漫畫家的創作在法國市場漸漸發光,台漫授權法國比例在兩年間從2.44%提高至1…
2022.6.19
Fill 1
法國安古蘭漫畫節亞洲區藝術總監法舒婁:台漫缺乏一個現象級的作品
「台灣身分認同的一種力量,就是非常的混雜,所以變成一種非常有趣的標誌⋯台灣漫畫應該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更加耀眼,但它必…
2022.6.19
Fill 1
新生代台灣漫畫家的突圍戰鬥──品牌化、在地化,用新題材為產業拓荒
你最近看過台漫嗎?即便漫畫產業尚未健全,在官方和民間多方協力下,這一代從同人誌起家的創作者仍奮力突圍,百花齊放。這一…
2022.6.19
Fill 1
網路條漫世代崛起!韓國平台如何打造跨國漫畫生態系、黏住8千萬讀者?
近8年韓國網路條漫平台前仆後繼登台,以貼近手機原生世代閱讀習慣的方式,開發大量新讀者和商業模式,打造創作者、平台業者…
2022.6.19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