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野島剛/漁業戰爭下走調的秋刀魚滋味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2016年的秋刀魚「日台戰爭」,勝負已成定局,是由後起之秀的台灣獲勝。

2016年日本的秋刀魚捕獲量創下過去以來的最低水準,對日本漁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全球的漁業資源爭奪戰,正在海域上如火如荼地展開,而台灣在捕撈秋刀魚的這一塊,成功地奪走主角的位子。當然,捕撈秋刀魚的漁船,在日本是以小型漁船的沿岸漁業為中心,而台灣是大型漁船在公海捕撈,完全無法匹敵。可是,日本漁業界對台灣漁船的反彈聲浪,卻越演越烈。

在日本,秋刀魚的捕撈作業提早被迫結束了。

東北地方首屈一指的漁港是宮城縣的氣仙沼。因為2011年發生的311東北大地震導致漁業嚴重受創,現在逐漸走向重建之路,可是去年11月底的某日上午,明明還在秋刀魚的漁期裡,就已經看到許多漁船在港口停泊,沒有出海捕撈秋刀魚,船員們已經在打掃船艙或進行維修,為明年的捕撈作業做準備。與往年相比,這個時間點未免太早了。

原本,秋刀魚的漁期固定是8月到12月,照理說11月應該還在繁忙的階段,但是2016年8月開始捕獲量就不多,到了9月終於有點爬升,可是一進入11月秋刀魚的漁獲量驟然下降。這樣下去,連漁船的油錢都不敷成本了。加上,臨時船員採用的是以月為單位的僱用契約, 11月底日本各地的漁船陸續出現停止捕撈的「歇業」狀態。

位於氣仙沼的水産公司老闆,嘆氣地說道:「漁獲量完全被那些不遵守規定的外國漁船奪走了,我們卻無可奈何。」

從去年開始到今年,日本的秋刀魚捕撈狀況呈現一片慘澹,很多日本的漁業人士,一致把矛頭指向這是因為台灣等外國漁船濫捕的緣故,事實真是如此嗎?

為了找到解答,筆者來到知名的漁業都市──八戶(位於青森縣東南部),訪問在日本研究秋刀魚的第一人,擔任東北區水産研究所主任研究員的巢山哲。

他表示:「日本主要是在沿岸地區捕撈秋刀魚,可是魚群不來了,這是最大原因。雖然不能否定外國船的增加對日本漁業產生影響,但不至於成為主因,秋刀魚的總體資源量(意即最大持續生產量)估計大約200萬噸,但是實際的情形是即使將各國的捕獲量加總,才不過60萬噸而已,與沙丁魚或鯖魚等其他魚類相比,就資源量與漁獲量的比例來看,秋刀魚實在是偏低。」

論及原因,巢山對於歸咎外國船濫捕的說法抱持否定的意見。

根據他的說法,秋刀魚的分布與洄游從2010年左右開始發生很大的變化,本來廣泛分布於北太平洋的秋刀魚,會沿著日本近海的兩條路徑南下,其一是從北海道東岸往東北、北關東的太平洋海域的「親潮第1分流」;其二是從俄羅斯、日本的專屬經濟海域(exclusive economic zone,簡稱EEZ)外公海的「親潮第2分流」。然而,位在第1分流通道上的北海道東側,發生巨大的暖水塊,海水溫度超過15度,秋刀魚忌諱高水溫,因此被阻擋在那裡,無法南下。

日本漁業的優勢就是捕撈秋刀魚,尤其是把重點放在第1分流的沿岸漁業,並且限定200噸以下的漁船。在第1分流捕撈到的秋刀魚生鮮冰藏,運抵到數小時至半天內可以抵達的漁港,可以用來做生魚片的新鮮秋刀魚,最後分散到日本各地的餐桌上。

另一方面,在第2分流的公海上進行捕撈作業的主要是台灣、中國、韓國的外國漁船勢力,因為這條通道沒有受到暖水塊的影響,所以經過第2分流附近南下的秋刀魚數量並沒有減少。因此才會形成日本的漁獲量減少,可是外國漁船維持漁獲量的現象。

秋刀魚掀起日台漁業戰

從數字來看,日本在秋刀魚的捕獲量上明顯輸給台灣。

直到2000年左右為止,日本一直占上風,而台灣還處於成長階段。可是,差距逐漸縮小,直到2013年台灣成功逆轉(日本14.7萬噸、台灣18.2萬噸)。2014年在激烈競爭下,日本險勝一籌,可是2015年卻再度屈居劣勢,以4萬噸之差輸給台灣(日本11.2萬噸、台灣15.8萬噸)。

那麼,在秋刀魚產業嶄露頭角的台灣,是如何捕撈到秋刀魚,又是怎麼食用的呢?現在,台灣南部的高雄被視為世界最大的秋刀魚基地,尤其高雄市郊外的前鎮漁港就是中心地,筆者特地飛到高雄一探究竟。

訪問之前,先品嘗秋刀魚的味道吧。漁港內有間名叫「順億」的海鮮餐廳,是由專門捕撈秋刀魚和鮪魚的水産公司直接經營的,中午時來自漁港內外的客人絡繹不絕,找位子坐下後,我點了「烤秋刀魚」。兩尾肥美的秋刀魚,魚身切半,表皮帶點焦黃色,吃了一口還熱騰騰的,魚脂飽滿,魚肉也很新鮮,光是醬油和檸檬就非常美味了,沒一下子,盤子上就只剩下魚骨頭了。

漁港裡面,有個「台灣區遠洋魷漁船魚類輸出業同業公會」,這是由秋刀魚捕撈業者組成的團體。原本是以捕撈「魷魚」為主而成立的,因為秋刀魚和魷魚都需要使用集魚燈來捕獲,所以改為「秋天秋刀魚,春天魷魚」的捕魚型態,這樣的收入甚至遠比每年到阿根廷附近捕撈魷魚的漁船還要豐厚。

台灣的秋刀魚捕撈作業屬於遠洋漁業,北太平洋的漁場從台灣出發的話,需要2天2夜,全部的捕撈作業是在日本或俄羅斯的專屬經濟海域外的公海進行,所以不像日本可以當天運回鮮魚,而是先在船上依照大小分類,再裝箱冷凍後,返回漁場,將魚貨送交給大型的專用搬運船。僱用的船員很多是外籍漁工,原則上在捕撈期間漁船不會回到台灣。

至於捕撈秋刀魚的漁船大小,日本最大的是200噸,可是台灣出動1,000〜2,000噸級漁船是稀鬆平常的事,透過搬運船運載的秋刀魚總量甚至一次就可以超過1萬噸,簡直是大巫見小巫。大量捕撈、大量冷凍、大量運往台灣,這就是台灣流的秋刀魚產業。

面對日本捕魚業者批評的濫捕,魷魚船同業公會理事長的雷祖綱理事長強調:「事實並非如此」,一邊猛力地搖頭。

他說:「日本方面不時在說『提前捕撈』、『濫捕』,可是我們每年和日本一樣都在8月出港,年末回港。因為在8月以前,秋刀魚不會南下,所以根本無法提早捕撈。(他一邊用手指著地圖上的第1分流與第2分流)還有,日本與我們的漁場也不同,說我們的捕撈作業影響到日本的秋刀魚捕獲量,這樣的主張完全沒有科學根據。」

另一方面,關於近年中國漁船的增加,他也憂心忡忡。從他的談話裡,可以明顯感受到台灣的競爭對手不是日本,而是中國。

他接著說道:「在漁業管制有所行動之前,中國漁船為了達到更多的實際漁獲量,一直投入新漁船的建造。」

漁業管制指的是現在各國之間正在討論的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NPFC),由日本水産廳發起,兩年前在漁業相關國之間開始進行討論。目前正在著手進行漁業資源評估,用來決定明年各國的「總容許捕獲量」(Total Allowable Catch,簡稱TAC),會根據前一年的捕撈實績,再設定今年的適當配額。因此,中國為了累積更多的漁獲量,投入大量資本積極建造漁船,速度相當驚人。

實際上,對台灣民眾而言,秋刀魚是再熟悉不過的魚料理,在超市或菜市場等到處都有販賣,也是便當的主菜之一。因為是冷凍保存的方式,所以一整年都吃得到,尤其是入秋的台灣,在中秋節固定登場的烤肉活動裡,秋刀魚與肉類一樣是不可或缺的食材,可以看到秋刀魚在烤肉爐上滋滋作響,家家戶戶瀰漫烤肉的煙,非常熱鬧。

雷祖綱理事長補充說道:「大尾的秋刀魚,也就是『特大』級的幾乎都被日本公司買走,我想日本超市裡的秋刀魚應該有很多都是台灣漁船捕撈到的。」他露出了笑容。

而且,現在吃得到秋刀魚的不只是台灣,中國近年來的秋刀魚消費量也呈現成長趨勢,另外在香港或新加坡、澳洲、加拿大等地,華人居住的地方也有一定的消費量。在俄羅斯,秋刀魚製成的罐頭相當受到歡迎。最近就連中東、阿拉伯地區,吃秋刀魚的風潮也逐漸普及開來。

秋刀魚的魅力就在於物美價廉,又有營養價值。

全球都在品嘗秋刀魚滋味

過去,大概只有日本人吃秋刀魚,現在世界各國都知道其魅力所在,秋刀魚晉身為全球共通的魚料理,這也和日本食物在世界上帶動流行風潮有關吧。

關於「秋刀魚」的名字由來,聽說是因為在秋天可以捕獲的像刀狀的魚,壽命是2年左右,活動範圍是從近海到沿岸一帶的表層海域。

在日本,光是回溯歷史,就知道300年前在熊野灘(三重縣南部)就開始捕撈秋刀魚,不久之後普及到關東,江戸時代在千葉的外房地區捕獲到大量秋刀魚。從佐藤春夫的詩〈秋刀魚之歌〉或是落語〈目黒的秋刀魚〉便可知,秋刀魚從很久以前開始在庶民階級就相當普遍了。戰後的日本面臨糧食不足的問題,當時秋刀魚的漁獲量大幅成長,立即成為國民食用魚,奠定穩固的地位。

一直以來秋刀魚是由日本人捕撈、日本人食用,但是當國際上的秋刀魚消費量急速成長,外國船在公海上的捕撈情形增加,已成為無法避免的時代趨勢。只是,不管是在日本或台灣,都面臨到相同問題,透過在日本與台灣的採訪,可以知道秋刀魚的魚體尺寸和以前相比,相對地變得比較小。原因目前尚未明朗,也許是氣候變動的緣故,或者是大肆捕撈也可能是潛在原因。

氣仙沼漁業協會出示了記載秋刀魚的捕獲量和價格的本子,捕撈到的日期旁有3個數字並排,例如「3、5、2」或者「2、4、4」等,不管是哪一組數字加起來都是10,這是共通的。

氣仙沼漁業協會的秋刀魚部門員工,做了下列的說明:「第一個數字是160公克以上的大型秋刀魚,是要放在超市販賣的;接下來是130公克以上,這是用來做罐頭的;第三個是130公克以下,主要作為飼料。今年捕獲的,很多都是非常小型秋刀魚。」

這個數字是用來表示秋刀魚大、中、小的比例,在漁期開始的8月左右是「5、3、2」或者是「4、5、1」,這樣的比例似乎還不錯。但是,漁魚期越是往下,就變成「3、4、3」或「2、5、3」的居多,最後就來到了「1、4、5」或者「0、4、6」這樣的數字,從這樣的比例也可以了解到業者選擇提早結束漁期的理由。

魚類生態系統正在改變

可以確信的是,日本的海域肯定發生了異常變化,不只是秋刀魚正從沿岸一帶消失,還可以看到魚類的生態環境正在面臨考驗。

根據先前訪問到的巢山的說法,原本日本海區域的富山或新潟特產的鰤魚相當有名,現在在日本的太平洋沿岸也可以捕撈到,一年四季在超市都可以看到身影。還有,包括一時消失的沙丁魚或鯖魚也逐漸恢復資源量。曾經只在南方才有的黑鮪魚也北上到了北海道。一般在日本南方活動的條紋石鯛、三疣梭子蟹、日本的鯛等,也可以在東北沿岸捕撈到。然而,若說北方海域變熱鬧了,其實不然,因為北方的鮭魚明顯減少。這些日本列島周遭的「魚類生態系統」正在發生改變,原因是面臨了以幾十年為單位的海洋環境週期轉變,同時也可能和全球的地球暖化有關。

總之,日本人一味地將捕不到魚歸咎到外國漁船身上,也不會出現任何轉圜的可能,與其單純把視線放在與外國漁船的漁獲量差距,不如思考如何找到轉機。對於只在沿岸海域捕撈秋刀魚的日本來說,只要暖水塊存在,就會影響到秋刀魚南下的機會。因此,作為對策的一環,也可以仿效台灣建造大船,一樣在公海捕魚。雖然,當日捕撈的鮮魚是最受消費者青睞的,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一般人討厭的冷凍味道似乎也獲得有效解決。總之,比起吃不到秋刀魚,到公海捕撈再冷凍起來,亦不失為良策,如果能夠輸出外國就輸出,也可以打出日本漁業的知名度。如果眼前面對的是新的海洋環境,就應該能夠摸索出新的商業模式來應變,可惜的是目前日本漁業仍然看不到自我改革的出路。

對日本人而言,鮪魚也是一樣,秋刀魚變成進口外國産的時代也即將來臨了,日本擁有捕撈秋刀魚的悠久傳統,要這樣繼續衰退下去,抑或是與台灣站在同個平台上公平競爭,將是日本的一大課題。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